安全用药之我见——评药物、患者和医师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论坛报
中国医学论坛报于今年3月24日至4月21日连续五期发表了题为“安全用药,临床实践的永恒主题——由COX-2特异性抑制剂引发的争论”的研讨会纪要和文章。尽管这些报道的起因源自新一代抗炎药罗非昔布和塞来昔布在防治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的长疗程中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但它给人们的忠告则说明,在临床上使用任何药物都必须以安全为前题,不应给患者带来伤害,安全用药应成为临床治疗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如何做到安全用药?如何在安全用药的前题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及将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或者简单地说,如何做到取药物之利防药物之弊?这些都是临床医师在给每例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中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问题。近几年因第一代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SCOX-2I)的问世,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下称抗炎药)领域引发的新旧抗炎药之争,几乎都围绕着对药品的评议,完全忽略了另外两个重要的因素,即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和决定药物治疗的医师。药品、患者和医师是构成安全用药的三大要素,如果只谈药品不谈人则会陷入片面的唯药物论,必将导致药物滥用的不良后果。本人愿将三要素中各个要素的地位,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如何影响安全用药提出以下看法。
药物自身的双重性
众所周知,迄今为止,“没有无不良反应的药物”,“药物既能治病又能致病”,“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总之,药物的双重性使其在人类社会中的功和过兼存。尽管如此,人类离不开赖以治病的药物,并始终不逾地研发疗效更好和不良反应更少的药物。从抗炎药的百余年发展史中可见,阿司匹林、保泰松和吲哚美辛等药物都有很好的抗炎、止痛和解热功能,但又引起高发和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对许多关节炎和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不得不依靠这些高疗效和高毒性药物。虽然一些患者的原有疾病经这些药物治疗得到改善或恢复,但一些患者又因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导致听力障碍,胃肠、肝、肾、血液及神经系损伤以及过敏反应等,不少患者重新陷入新的病态、致残甚至死亡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