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28507
中药现代化十年回顾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22日 医药经济报
     回望中药现代化的历程,可以说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药产业发展浓墨重彩的一段,然而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中药现代化探索只是刚开头,而经历了20多年的当代中药产业发展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中国人喜欢在逢五逢十的年头上进行总结。

    2005年,中药现代化轰轰烈烈地跨进它的第10个年头时(注:本文从“中药现代化”一词正式提出为时间起点),我国政府宣布,已经确定中医药发展的总体思路,把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把中药产业作为中国的战略产业。

    10年中药现代化的实践结论是:对中医药的评价、管理和应用的问题应该遵从它自身的规律。国家有关部门亦开始酝酿一个新的动议:从头开始建立一套属于中药自己的“标准规范化体系”。

    事实上,10年来,来自方方面面的声音一直在对实践中的中药现代化的历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和总结。中药现代化的内涵逐步在业内形成共识:就是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传统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通过知识创新完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医疗保健模式,使中医药学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升华,从而引导医学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国际医药市场的潮流,以满足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的过程。

    回望中药现代化的历程,可以说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药产业发展浓墨重彩的一段,然而所有人心里都明白,中药现代化探索只是刚开头,而经历了20多年的当代中药产业发展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产业复苏

    日历纸撕下了上世纪70年代的灰暗和沉重的记忆,80年代新的一页格外明媚清新。接下来的10年,中国百废待兴,强烈盼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刚刚走出10年“文革”噩梦的人们也开始强烈感受到自己与世界的巨大差距。

    彼时的中医药也不例外,长久以来,由于意识和认识的原因,中医药学一直处于被审视、被验证、被质疑、被改造的地位。正如当时德国慕尼黑大学波克特教授所言,“中医药在中国至今没有受到文化上的虔诚对待,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而进行认识论的研究和合理的科学探讨,没有从对人类的福利出发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注,所受到的是教条式的轻视和文化摧残。”

    此时,中医药产业正处于转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4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