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分娩,1分娩疼痛产生的原因及机制,2分娩镇痛的必要性,3分娩镇痛的方法,4椎管内分娩镇痛对产程和母儿的影响,【参考文献】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对分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文明产科的标志,减轻和消除产痛是其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分娩镇痛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分娩疼痛产生的原因及机制
分娩疼痛的强度和普遍性与其解剖生理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其原因主要是:(1)子宫肌纤维缺血、宫颈管的进行性缩短、宫口进行性扩张以及子宫韧带、腹膜受到牵拉等造成的内脏痛,尤其第一产程活跃期疼痛明显加剧。(2)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和对胎儿的担心等原因,使痛阈降低,神经介质分泌增加,疼痛加剧。
分娩疼痛机制复杂,不同的产程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一产程主要来自子宫体的规律性收缩和宫颈、子宫下段的扩张,疼痛通过T 10~12 节段传入脊髓。当宫颈扩张至7~8cm时,疼痛最为剧烈。疼痛性质为钝痛或刺痛。第二产程的疼痛主要来自阴道、会阴的膨胀牵拉及子宫的持续性收缩,疼痛由阴部神经传入S 2~4 脊髓节段,疼痛性质为锐痛,定位明确。产痛的强度通常与产妇的痛阈和分娩次数有关。
2 分娩镇痛的必要性
分娩时剧烈疼痛使产妇焦虑、紧张和恐惧,致使产妇血中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对产妇和胎儿不利。产妇由于疼痛喊叫、过度换气、耗氧量增加,导致呼吸性碱中毒,由此引起血管收缩和氧离曲线左移,影响胎盘血供,最终导致产妇、胎儿出现低氧血症。供氧能力的减低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可造成母体和胎儿内环境紊乱,发生胎儿窘迫。对产妇采用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可以使疼痛及应急反应减弱甚至消失,改善母体和胎儿的氧供平衡,对母子有益,尤其是目前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现状下,开展分娩镇痛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积极作用。
3 分娩镇痛的方法
理想的分娩镇痛技术应该是显著减轻分娩疼痛;易于给药、显效快;对胎儿、产程的影响小;产妇清醒且无运动阻滞,能够主动参与分娩过程;满足整个产程的需求,必要时还可满足剖宫产和器械助产的需要。目前常用的镇痛方法主要分为四类:精神预防性镇痛法、针刺和经皮电刺激镇痛法、全身药物镇痛法和椎管内阻滞镇痛法。精神预防性镇痛是通过消除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恐惧和焦虑而减轻疼痛,目前的导乐分娩即是该方法的具体应用。针刺和经皮电刺激镇痛法、全身药物镇痛法可能存在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椎管内阻滞是目前镇痛效果最确切,且副作用最小的分娩镇痛方法,已成为国内外分娩镇痛的最佳选择。常用的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有以下几类。
3.1 连续性硬膜外镇痛(CIEA) 硬膜外间断给药常因药物追加不及时而影响镇痛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7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