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2005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0808834
首届国际北京肢体延长与重建论坛征文通知
http://www.100md.com
     首届国际北京肢体延长与重建论坛征文通知.PDF

    法〔 2〕 通过峡部的螺钉作内固定直接修整峡部裂 , 从而使峡部

    裂在单节段内融合。但由于峡部细窄 , 增加植入的难度和减

    少植骨床有效面积 , 导致螺钉易松动脱出等 , 同时由于加压

    螺钉把持力有限 , 影响植骨的融合。改良 Scott技术〔 3〕 用锚锁

    钢丝代替横突固定钢丝 , 避免了传统 Scott方法的广泛软组织

    剥离。但改良 Scott技术因钢丝力量有限 , 故使滑脱椎体复位

    作用有限 , 而且持续应力作用使钢丝发生疲劳及钢丝对棘突

    切割作用 , 其内固定力量相对较小。钩钉内固定系统为峡部

    植骨融合创造一个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 4〕, 避免腰骶部的剪

    切力和肌肉的牵拉力导致的骨折端分离 , 有利于激活成骨作

    用以及新生骨的爬行替代 , 促进骨折的愈合。

    313 骨性融合的判定

    对于钩钉技术复位固定峡部裂 , 由于连接杆通过峡部 ,术后通过常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侧位判断骨性融合有

    一定的难度。双斜位虽然显示峡部骨形态模糊或有连续性骨

    痂通过 , 但由于植骨和连接杆的影响 , 也非一种完全准确、可靠的标准。术后患椎薄层 CT平扫 , 或斜位 CT扫描 , 甚至

    三维重建可以直接显示骨质的连续性 , 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方

    法。本组 2例术后 1 a余 , 双斜位和 CT示骨性融合 , 手术取

    出内固定时探查峡部 , 有粗大、连续的骨痂通过峡部 , 是判

    断骨性融合的金标准。

    314 与脊柱融合术相比的优越性

    钩钉技术固定峡部植骨与脊柱融合术相比较具有明显

    的优点: ( 1 ) 由于钩钉技术固定、峡部植骨治疗峡部裂器

    械简单、无需处理椎板和椎间盘 , 手术创伤小。本组手术

    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同期后路减压、椎间椎骨融合内固定

    术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 2 ) 该手术目的是使峡部裂在单

    节段内固定以及骨性愈合 , 恢复脊柱的正常序列 , 使脊柱

    生物力学和生理功能正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