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术后直肠妊娠1例报告
1 病例资料
患者,30岁,以停经50天、下腹痛伴肛门坠胀4h,于2005年7月6日入院。平时月经周期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5月16日,停经后无妊娠反应,1天前阴道少量出血,在当地诊所查尿HCG(+),诊断先兆流产,给以保胎治疗。4h前自觉腹痛加重、且伴肛门坠胀。既往健康,1年前孕50天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查体T 36.6℃,P 84次/min、R 24次/min、BP 100/7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腹压痛、反跳痛(+),宫颈举痛明显,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压痛,后穹隆可触及明显包块。B超显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右侧输卵管缺如,卵巢大小正常,左侧附件无异常,子宫后方子宫直肠窝可见9cm×8cm×7cm混合性包块,初步诊断:异位妊娠。于2005年7月6日23时20分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大小正常,与大网膜粘连,右侧输卵管缺如,卵巢正常,左侧附件正常,直肠上段突出一约10cm×9cm×8cm囊性包块,紫红色,张力大,考虑直肠浆膜下血肿,切开血肿,清出血块约200ml,其内包裹1.5cm×1.3cm×1.3cm孕囊,内有胚胎组织及少量羊水,清理血肿,查无出血,常规缝合直肠浆膜层,手术顺利,切口一期愈合,术后7天出院,术后病理报告:直肠妊娠。
2 讨论
腹腔妊娠是一罕见而危险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0~1∶3000,直肠妊娠为腹腔妊娠的一种,在腹腔妊娠中更为少见。腹腔妊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妊娠是指卵子在腹腔内如腹膜、肠系膜或大网膜受精,种植而生长发育,诊断有以下3种:(1)输卵管卵巢均正常,无近期妊娠依据;(2)无子宫腹膜瘘形成;(3)妊娠只存在于腹腔,且妊娠期短,无输卵管妊娠的可能。继发性腹腔妊娠多来源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偶可继发于卵巢妊娠或子宫内妊娠,而子宫存在缺陷(如子宫腹膜瘘、瘢痕愈合欠佳等)者。孕卵落入腹腔在某一部位种植、着床,妊娠继续发育而成腹腔妊娠。此病例属原发性腹腔妊娠,且为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术后再孕,可能是术后腹腔粘连,改变了子宫及附件的位置,卵子在腹腔内受精、种植于直肠上段浆膜层,而生长发育,穿透浆膜层向直肠壁生长,破坏了直肠壁血管,而导致出血,行成浆膜下血肿,对直肠妊娠,特别是直肠浆膜下血肿在盆腔包块中难以鉴别,易于造成误诊。
作者单位:453500 河南原阳,原阳县妇幼保健院
(编辑:汪 洋), 百拇医药(侯爱新,李燕)
患者,30岁,以停经50天、下腹痛伴肛门坠胀4h,于2005年7月6日入院。平时月经周期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5月16日,停经后无妊娠反应,1天前阴道少量出血,在当地诊所查尿HCG(+),诊断先兆流产,给以保胎治疗。4h前自觉腹痛加重、且伴肛门坠胀。既往健康,1年前孕50天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查体T 36.6℃,P 84次/min、R 24次/min、BP 100/70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腹压痛、反跳痛(+),宫颈举痛明显,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压痛,后穹隆可触及明显包块。B超显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右侧输卵管缺如,卵巢大小正常,左侧附件无异常,子宫后方子宫直肠窝可见9cm×8cm×7cm混合性包块,初步诊断:异位妊娠。于2005年7月6日23时20分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大小正常,与大网膜粘连,右侧输卵管缺如,卵巢正常,左侧附件正常,直肠上段突出一约10cm×9cm×8cm囊性包块,紫红色,张力大,考虑直肠浆膜下血肿,切开血肿,清出血块约200ml,其内包裹1.5cm×1.3cm×1.3cm孕囊,内有胚胎组织及少量羊水,清理血肿,查无出血,常规缝合直肠浆膜层,手术顺利,切口一期愈合,术后7天出院,术后病理报告:直肠妊娠。
2 讨论
腹腔妊娠是一罕见而危险的产科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0~1∶3000,直肠妊娠为腹腔妊娠的一种,在腹腔妊娠中更为少见。腹腔妊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妊娠是指卵子在腹腔内如腹膜、肠系膜或大网膜受精,种植而生长发育,诊断有以下3种:(1)输卵管卵巢均正常,无近期妊娠依据;(2)无子宫腹膜瘘形成;(3)妊娠只存在于腹腔,且妊娠期短,无输卵管妊娠的可能。继发性腹腔妊娠多来源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偶可继发于卵巢妊娠或子宫内妊娠,而子宫存在缺陷(如子宫腹膜瘘、瘢痕愈合欠佳等)者。孕卵落入腹腔在某一部位种植、着床,妊娠继续发育而成腹腔妊娠。此病例属原发性腹腔妊娠,且为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术后再孕,可能是术后腹腔粘连,改变了子宫及附件的位置,卵子在腹腔内受精、种植于直肠上段浆膜层,而生长发育,穿透浆膜层向直肠壁生长,破坏了直肠壁血管,而导致出血,行成浆膜下血肿,对直肠妊娠,特别是直肠浆膜下血肿在盆腔包块中难以鉴别,易于造成误诊。
作者单位:453500 河南原阳,原阳县妇幼保健院
(编辑:汪 洋), 百拇医药(侯爱新,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