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3039
网络干预抗击上网成瘾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1月28日 《中国医药报》 2005.11.28
     据了解,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比例趋高。以北京市为例,全市88%的中小学生热衷于玩电脑,15%的孩子存在过度上网、过度玩游戏的情况。

    中小学生过度上网或玩游戏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自我约束能力减弱,学习兴趣下降,不按时完成作业,严重者还会厌学、逃课、退学等;与家长对立,不听话,撒谎;对其他活动男巳ぜ跎伲挥肴私涣骷跎伲蚯樾鞑晃榷ǎ菀追⑵?br>气;作息规律被打乱,精神不振,健康状况下降等。

    以上状况如不及时改变,将严重妨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身体健康,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网络干预是良药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青少年研究组开展的“青少年过度玩游戏及过度上网矫正”项目,将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上网、玩游戏与学习及其他活动的关系,纠正对电脑、网络的过度使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 百拇医药
    据了解,该项目是科技部“十一五”攻关项目——“青少年心理健康”项目的子课题之一。

    该项目研究人员黄薛冰医生和宋翠林医生介绍说,这一项目具有以下特色:以团体心理辅导为主要活动方式,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由专业人员设计,并经心理咨询专家完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心理辅导活动(10人左右一组),利用周末进行,每周一次,共8次活动,每次1小时;活动形式生动活泼,易被青少年接受,使青少年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转变态度,引导他们自觉纠正对电脑、网络的过度使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安排“父母培训”讲座,便于家长更好地与子女沟通。这项活动之后,还可根据需要提供个别咨询和辅导。

    这两位研究人员介绍说,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前期的调查工作,进入干预阶段,相关干预方案已经制定出来,下一阶段是实施,即选出有问题的孩子,通过活动进行干预,以小组团体活动的形式从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进行干预矫正。这一项目特别强调团体治疗,通过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倾诉,相互监督,可以达到宣泄不良情绪的目的,形成良好的治疗氛围。
, 百拇医药
    项目研究者强调,治疗的前提呛⒆幽苋鲜兜焦壬贤屯嬗蜗返奈:Γ?br>己愿意矫正,这样才能有效。至于情况特别严重,已经失去自控能力,根本就不愿意治疗的孩子,可能需要强制住院治疗。

    ■家长也要“治疗”

    在“青少年过度玩游戏及过度上网矫正”项目的干预计划中,有一部分是针对上网成瘾青少年家长的。

    黄薛冰说,孩子过度沉浸在网络中,往往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系。因为孩子之所以沉溺于虚拟世界,肯定是在现实世界中没有得到满足,缺乏与父母、同学、老师的交流。

    她还提醒说,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与家长在生活习惯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冲突,交流存在障碍。如果家长用说教、训斥或命令等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干预,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使孩子变本加厉地上网,不利于孩子脱离网络和游戏的诱惑。另外,如果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态度不统一,一方溺爱,一方严厉,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
, 百拇医药
    据黄薛冰介绍,考虑到上述因素,干预计划中有一部分教育内容是专门针对家长的,让家长一起参加。她说:“我们强调,网络干预不是一方的事情,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干预绝非“速效药”

    网络成瘾的概念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对上网成瘾的治疗,无论国内、国外,目前都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

    据专家介绍,判断孩子是否存在上网成瘾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个国际通用量表进行初步判断。这个量表有八道题,如果有五道以上的答案为“是”,就需要到医院向专业医生进行咨询,也可拨打免费咨询电话。另外,有些人可能并不是五道题都回答“是”,但是上网或玩游戏的时间也超过了正常限度,人际交往和学习也受搅艘欢ǖ挠跋欤杂谡庋暮⒆樱页ひ灿Ω么堑阶ㄒ祷菇?br>咨询。

    宋翠林提醒家长,不要以为找心理专家谈上两三次,孩子的问题就能完全解决,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治疗干预是个长期的过程。
, 百拇医药
    本报记者 赵菲

    ■相关链接

    网络成瘾筛选量表

    根据自身情况,对照下列各题,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1.你是否非常着迷于玩游戏(或上网)?

    2.你是否需要不断地增加玩游戏(或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相应的满足感?

    3.你是否曾经尝试减少或停止玩游戏(或上网),但总是无法控制自己,以失败而告终?

    4.当你不玩游戏(或上网)时,或者玩游戏(或上网)的时间减少时,是否就会感到烦躁、无聊、不愉快或身体不舒服?

    5.你是否玩游戏(或上网)的时间比原定计划要长,感觉总玩不够?

    6.你的人际关系、学习成绩是否因为玩游戏(或上网)而受到了影响?

    7.你是否曾对家人、好友或其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或上网)的程度?

    8.你是否把玩游戏(或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如烦躁、焦虑、忧郁)的方法?

    以上八道题,如果有超过五道你回答了“是”,可以认为是网络成瘾。,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