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保证审评质量与效率——简介项目负责人制度下的药品审评程序
药品技术审评是一个以药品注册为目的,综合了药学、药理毒理、临床研究等内容的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专业,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组织框架来保证其科学、高效运行。因此,要将适宜的程序、相宜的资源统一于适当的组织形式中,建立起以遵循技术审评客观规律为前提,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基础,用制度保证审评质量与效率的工作程序。
2005年2月中旬,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中心再次进行了审评机制改革,在充分发挥原审评制度优势的前提下,提出了项目负责人制度,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审评工作程序。那么,什么是项目负责人制度?这一制度下的审评程序有哪些?具体要求又是什么?为解答广大药品生产企业关注的这些问题,本文就相关程序进行了简要说明。
——编者按
项目负责人制度是指对申请注册的品种按照适应症进行划分,然后归属相应的审评部门、审评室和项目负责人小组,由相应的项目负责人小组组织开展所负责品种的各注册申请项目的审评工作。项目负责人制度下的审评工作程序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审评任务的接收和整理、审评任务的分类和分发,此阶段工作由审评管理与协调部(以下简称管协部)组织完成;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审评计划的制定和确定、技术审评、审评结论的复核和审核,此阶段工作由相应的审评部门组织完成;第三部分主要包括审评结论的处理和各类送签文件的制作,此阶段工作在管协部内完成。
, http://www.100md.com
■审评任务的接收和整理
2005年4月1日以后,注册申请人提交的注册申请申报资料和电子申请表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转入药品审评中心。管协部资料组在接收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转来的申报资料时,首先需要对审评任务(申报品种)和纸面申报资料进行核对,两者均到达中心后即确定为任务到达。随后,资料组将负责对接收的资料进行常规整理(即标注资料流水号,便于资料的管理)、上架,为技术审评提供借阅服务。同时,为便于后续审评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便于注册申请人通过药品审评中心网站能及时、准确地查阅申报品种的相关信息,信息部门还需对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转来的审评任务进行系统整理,完善申报表中的数据,规范相关信息,将各注册申请人提交的电子申请表的信息统一、规范。信息部门将审评任务整理完成后转入管协部,由协调员开始对审评任务进行分类和分发。
■审评任务的分类和分发
与以前的审评制度相比,项目负责人制度更加注重专业特点,在任务的分类中,打破了按照新药、仿制药、进口药分类的模式,以适应症作为分类标准,将不同的注册申请品种统一于相同的适应症中,既利于审评尺度的统一,也利于技术审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 http://www.100md.com
由于注册申请的技术审评和管理是依据适应症进行分类,一方面,要根据注册申请品种的不同情况(如是否为国内外均未上市的品种,是否为首次审评的品种,是否为创新剂型,等等),决定该品种在专业和综合审评阶段是否需要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足够和全面的审评人员配置。另一方面,为保证审评的质量和效率,要尽可能将同一化合物分配至相同的审评部门、审评室和项目负责人小组。
为此,协调员需要对转入的审评任务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申报品种的适应症类型,如消化类、抗感染类、抗肿瘤类等,之后要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创新药或首次审评的品种等,然后再确定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小组。在上述参数确定后,该审评任务的管理特征基本明确,即该品种的审评部门、审评室、项目负责人小组、相关的审评人员、是否需要增加人员配置和召开审评会议,以及各审评阶段的时限要求。协调员在将审评任务分类完成后,发送至相应项目负责人。
■审评计划的制定和确定
, http://www.100md.com 项目负责人在接收到审评任务后,需要进行审评计划的制定,与以往审评制度相比,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也是体现项目负责人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项目负责人在制定审评计划前,需要先对审评任务进行全面了解,比如该品种申报的适应症情况、国内外上市情况、既往同品种的申报和审评情况等,才能根据品种的特点确定该品种的参审人员,从而实施审评的组织和管理。通常情况下,协调员在对品种进行分类后,已对品种的参审人员有了初步确定,如果项目负责人没有疑义,确定即可;如果需要增加审评人员,项目负责人可对初步方案进行修订,并提交室主任和部长审核;对需要增加其他部门审评人员参与的,需由管协部部长对审评计划进行确定。
项目负责人在制定审评计划时,除应关注上述因素外,必须严格按照时限要求的顺序,逐个进行品种的审评计划制定。
■技术审评
审评计划一经确定,审评工作即启动,并发送至相关的审评人员(包括第一专业审评员和一般专业审评员),开始进入审评任务的技术审评阶段。此阶段又分为专业审评阶段和综合审评阶段。
, 百拇医药
(一)专业审评阶段由一般专业审评员和第一专业审评员进行的专业技术审评为专业审评阶段。一般专业审评员应提交相关的专业审评报告给第一专业审评员,第一专业审评员负责提交完整的专业审评报告给项目负责人。在专业审评阶段,对在审评计划中已确定的需要召开专业审评会议的品种,以及在审评过程中认为需要召开专业审评会议的品种,均应在专业审评时限结束前召开专业审评会议,并将会议讨论结果反映到专业审评报告中。
为保证审评质量,加强学科建设,药品审评中心还设立了中药、化学药的医学和药学评价研究组,各评价研究组在各室分别设立了相关的专业召集人,专业召集人负责主持专业审评会议,并审核会议纪要。
专业审评阶段另一突出特点是专业审评要点的制定,这是项目负责人制度下新工作程序的要求,也是体现新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我国重复申报品种量大的特点,为保证审评尺度的一致性,准确把握审评关键点,提高审评效率,审评中心对一些重复申报量大的品种从专业审评阶段开始进行专业审评要点的制定,为后续同品种的审评提供指导。
, 百拇医药
(二)综合审评阶段在完成专业审评的基础上,由项目负责人对该品种进行综合审评。项目负责人根据品种的专业审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撰写综合审评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审评结论,主要有非书面补充通知、书面补充通知、会议讨论、批准、不批准和退审几种。会议讨论包括专家咨询会议、主动咨询会议、扩大的综合审评会议、部门间协调会议、与相关部门召开的会议。
项目负责人在进行综合审评的过程中,也应根据品种的具体情况,在综合审评时限内召开综合审评会议进行讨论。对需要制定审评要点的品种,还需在此阶段完成综合审评要点的制定。
■审评结论的复核和审核
项目负责人的综合审评报告形成后,提交相应的审评室主任对审评报告等相关文件进行复核,之后由室主任提交审评部长,审评部长负责对综合审评报告等相关文件进行审核,并提交管协部。各管理岗位在对审评意见进行复核和审核的过程中,如有不同意见,则采取沟通、交流或退回重新处理、修改结论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 百拇医药
至此,药品审评中心对审评任务的技术审评基本结束,审评任务再次回到管协部进行后续的审评结论处理和各类文件的制作。
■审评结论的处理和各类送签文件的制作
这是由管协部根据注册申请项目的结论,对相应文件进行处理的过程。
对于非书面补充通知的审评结论,由项目负责人按照《非书面补充通知管理规范》的规定,通知注册申请人(这是惟一由审评部门处理的审评结论);对于除非书面补充通知以外的审评结论,在各审评部长提交管协部后,由协调员对审评结论进行核对后,发送至秘书进行各类文件的制作、送签以及通知注册申请人等;对于审评结论为书面补充通知的,由相关部门部长签发后(第三次发补和创新药由审评中心领导签发),由秘书负责制作文件并向注册申请人发送通知;对于审评结论为会议讨论的,由协调员按照相关规定申请、筹备、组织会议;对于批准的审评结论,如属于临床研究审评或不涉及质量标准、说明书、包装标签等文件修订的,则由秘书直接送审评中心领导签发,或按照授权由相关部门部长签发,之后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司。如涉及质量标准、说明书、包装标签等文件修订的,要按照相关的修订工作程序,由秘书通知注册申请人,请注册申请人对该品种的质量标准、说明书、包装标签等文件进行修订或确定,之后报送审评中心进行审核;如果审评中心在审核过程中,对注册申请人提出的修订说明有疑义,还需进行进一步沟通和讨论;经审核后的质量标准、说明书、包装标签等文件,由秘书送审评中心领导签发,或按照授权由相关部门部长签发,之后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司。
对于不批准和退审的审评结论,则由秘书直接送审评中心领导签发,之后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司。
■审评时限的管理
在审评工作程序中,审评时限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技术审评的公平和质量是药品审评工作追求的目标,为达到审评质量和效率的平衡,时间与公平的平衡,药品审评中心根据审评流程和总体时限要求,对各岗位的工作时限进行了划分,各部门和岗位须按照时限要求安排工作,完成审评任务。同时,管理部门还要认真行使对审评时限的检查、监督职能。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管理与协调部 杨志敏, http://www.100md.com
2005年2月中旬,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中心再次进行了审评机制改革,在充分发挥原审评制度优势的前提下,提出了项目负责人制度,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审评工作程序。那么,什么是项目负责人制度?这一制度下的审评程序有哪些?具体要求又是什么?为解答广大药品生产企业关注的这些问题,本文就相关程序进行了简要说明。
——编者按
项目负责人制度是指对申请注册的品种按照适应症进行划分,然后归属相应的审评部门、审评室和项目负责人小组,由相应的项目负责人小组组织开展所负责品种的各注册申请项目的审评工作。项目负责人制度下的审评工作程序由以下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审评任务的接收和整理、审评任务的分类和分发,此阶段工作由审评管理与协调部(以下简称管协部)组织完成;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审评计划的制定和确定、技术审评、审评结论的复核和审核,此阶段工作由相应的审评部门组织完成;第三部分主要包括审评结论的处理和各类送签文件的制作,此阶段工作在管协部内完成。
, http://www.100md.com
■审评任务的接收和整理
2005年4月1日以后,注册申请人提交的注册申请申报资料和电子申请表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转入药品审评中心。管协部资料组在接收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转来的申报资料时,首先需要对审评任务(申报品种)和纸面申报资料进行核对,两者均到达中心后即确定为任务到达。随后,资料组将负责对接收的资料进行常规整理(即标注资料流水号,便于资料的管理)、上架,为技术审评提供借阅服务。同时,为便于后续审评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便于注册申请人通过药品审评中心网站能及时、准确地查阅申报品种的相关信息,信息部门还需对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转来的审评任务进行系统整理,完善申报表中的数据,规范相关信息,将各注册申请人提交的电子申请表的信息统一、规范。信息部门将审评任务整理完成后转入管协部,由协调员开始对审评任务进行分类和分发。
■审评任务的分类和分发
与以前的审评制度相比,项目负责人制度更加注重专业特点,在任务的分类中,打破了按照新药、仿制药、进口药分类的模式,以适应症作为分类标准,将不同的注册申请品种统一于相同的适应症中,既利于审评尺度的统一,也利于技术审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 http://www.100md.com
由于注册申请的技术审评和管理是依据适应症进行分类,一方面,要根据注册申请品种的不同情况(如是否为国内外均未上市的品种,是否为首次审评的品种,是否为创新剂型,等等),决定该品种在专业和综合审评阶段是否需要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以及是否需要进行足够和全面的审评人员配置。另一方面,为保证审评的质量和效率,要尽可能将同一化合物分配至相同的审评部门、审评室和项目负责人小组。
为此,协调员需要对转入的审评任务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申报品种的适应症类型,如消化类、抗感染类、抗肿瘤类等,之后要进一步确定是否为创新药或首次审评的品种等,然后再确定具体的项目负责人小组。在上述参数确定后,该审评任务的管理特征基本明确,即该品种的审评部门、审评室、项目负责人小组、相关的审评人员、是否需要增加人员配置和召开审评会议,以及各审评阶段的时限要求。协调员在将审评任务分类完成后,发送至相应项目负责人。
■审评计划的制定和确定
, http://www.100md.com 项目负责人在接收到审评任务后,需要进行审评计划的制定,与以往审评制度相比,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也是体现项目负责人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项目负责人在制定审评计划前,需要先对审评任务进行全面了解,比如该品种申报的适应症情况、国内外上市情况、既往同品种的申报和审评情况等,才能根据品种的特点确定该品种的参审人员,从而实施审评的组织和管理。通常情况下,协调员在对品种进行分类后,已对品种的参审人员有了初步确定,如果项目负责人没有疑义,确定即可;如果需要增加审评人员,项目负责人可对初步方案进行修订,并提交室主任和部长审核;对需要增加其他部门审评人员参与的,需由管协部部长对审评计划进行确定。
项目负责人在制定审评计划时,除应关注上述因素外,必须严格按照时限要求的顺序,逐个进行品种的审评计划制定。
■技术审评
审评计划一经确定,审评工作即启动,并发送至相关的审评人员(包括第一专业审评员和一般专业审评员),开始进入审评任务的技术审评阶段。此阶段又分为专业审评阶段和综合审评阶段。
, 百拇医药
(一)专业审评阶段由一般专业审评员和第一专业审评员进行的专业技术审评为专业审评阶段。一般专业审评员应提交相关的专业审评报告给第一专业审评员,第一专业审评员负责提交完整的专业审评报告给项目负责人。在专业审评阶段,对在审评计划中已确定的需要召开专业审评会议的品种,以及在审评过程中认为需要召开专业审评会议的品种,均应在专业审评时限结束前召开专业审评会议,并将会议讨论结果反映到专业审评报告中。
为保证审评质量,加强学科建设,药品审评中心还设立了中药、化学药的医学和药学评价研究组,各评价研究组在各室分别设立了相关的专业召集人,专业召集人负责主持专业审评会议,并审核会议纪要。
专业审评阶段另一突出特点是专业审评要点的制定,这是项目负责人制度下新工作程序的要求,也是体现新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我国重复申报品种量大的特点,为保证审评尺度的一致性,准确把握审评关键点,提高审评效率,审评中心对一些重复申报量大的品种从专业审评阶段开始进行专业审评要点的制定,为后续同品种的审评提供指导。
, 百拇医药
(二)综合审评阶段在完成专业审评的基础上,由项目负责人对该品种进行综合审评。项目负责人根据品种的专业审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撰写综合审评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审评结论,主要有非书面补充通知、书面补充通知、会议讨论、批准、不批准和退审几种。会议讨论包括专家咨询会议、主动咨询会议、扩大的综合审评会议、部门间协调会议、与相关部门召开的会议。
项目负责人在进行综合审评的过程中,也应根据品种的具体情况,在综合审评时限内召开综合审评会议进行讨论。对需要制定审评要点的品种,还需在此阶段完成综合审评要点的制定。
■审评结论的复核和审核
项目负责人的综合审评报告形成后,提交相应的审评室主任对审评报告等相关文件进行复核,之后由室主任提交审评部长,审评部长负责对综合审评报告等相关文件进行审核,并提交管协部。各管理岗位在对审评意见进行复核和审核的过程中,如有不同意见,则采取沟通、交流或退回重新处理、修改结论等不同方式进行处理。
, 百拇医药
至此,药品审评中心对审评任务的技术审评基本结束,审评任务再次回到管协部进行后续的审评结论处理和各类文件的制作。
■审评结论的处理和各类送签文件的制作
这是由管协部根据注册申请项目的结论,对相应文件进行处理的过程。
对于非书面补充通知的审评结论,由项目负责人按照《非书面补充通知管理规范》的规定,通知注册申请人(这是惟一由审评部门处理的审评结论);对于除非书面补充通知以外的审评结论,在各审评部长提交管协部后,由协调员对审评结论进行核对后,发送至秘书进行各类文件的制作、送签以及通知注册申请人等;对于审评结论为书面补充通知的,由相关部门部长签发后(第三次发补和创新药由审评中心领导签发),由秘书负责制作文件并向注册申请人发送通知;对于审评结论为会议讨论的,由协调员按照相关规定申请、筹备、组织会议;对于批准的审评结论,如属于临床研究审评或不涉及质量标准、说明书、包装标签等文件修订的,则由秘书直接送审评中心领导签发,或按照授权由相关部门部长签发,之后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司。如涉及质量标准、说明书、包装标签等文件修订的,要按照相关的修订工作程序,由秘书通知注册申请人,请注册申请人对该品种的质量标准、说明书、包装标签等文件进行修订或确定,之后报送审评中心进行审核;如果审评中心在审核过程中,对注册申请人提出的修订说明有疑义,还需进行进一步沟通和讨论;经审核后的质量标准、说明书、包装标签等文件,由秘书送审评中心领导签发,或按照授权由相关部门部长签发,之后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司。
对于不批准和退审的审评结论,则由秘书直接送审评中心领导签发,之后送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司。
■审评时限的管理
在审评工作程序中,审评时限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技术审评的公平和质量是药品审评工作追求的目标,为达到审评质量和效率的平衡,时间与公平的平衡,药品审评中心根据审评流程和总体时限要求,对各岗位的工作时限进行了划分,各部门和岗位须按照时限要求安排工作,完成审评任务。同时,管理部门还要认真行使对审评时限的检查、监督职能。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管理与协调部 杨志敏,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