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压力
编号:10818655
你有“心理衰竭”吗?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8日 《现代护理报》 2005.12.08
     小云曾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年轻护士,曾为带上白色的护士帽而兴奋不已。但两年来繁琐而又劳累的工作让小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现在开始对工作产生烦躁情绪,对病人没有耐心,恨不得让病人都出院。遇到危重的病人或者家属表现急躁。事后,小云又为自己的做法感到惭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衰竭”,有人称之为“亚健康”或“心理疲劳”等。

    在现实工作中,人们的心理或情绪上过于紧张时,就会出现心理过度消耗状态。尤其在现代社会中,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快,人们没有过多的闲暇来调整疲惫的身心。人们总希望做得更好,不允许自己有失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时,往往会有强大的压力,人常常难以调整自己的情绪,比如面对领导、患者、顾客,人们只能压抑自己的感受,而不敢宣泄,这样不良的情绪就会积聚起来,久而久之会引发许多心身疾病和精神疾病,比如高血压病、胃溃疡、失眠症、抑郁症等。

    “心理衰竭”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表现为情绪衰竭,此时人会感到虚弱、紧张和麻木,许多人会感到精力将耗竭,对工作有一种抵触情绪。第二方面表现为自我感丧失,此时开始与周围人疏远,对人冷淡,不愿关心他人。第三方面表现为能力下降,个体会感到无助、绝望和愤怒,工作缺乏积极性,急于调换工作或改变职业。

    在竞争的社会中,任何职业都可能使人产生“心理衰竭”。相比之下,直接为人服务的有关职业往往更容易产生这种情绪,医护工作者就属于这种高危人群,医护人员每天面对的都是身染疾病或心理障碍的患者,他们的痛苦,他们的种种不适,在不断影响着医护人员的心态。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工作中要认真细心,不能出任何差错,患者的身心康复在于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湛的技术。因此引起“心理衰竭”的工作恰恰是具有高度挑战性和重要社会意义的服务工作。

    如何预防“心理衰竭”的发生呢?一方面我们要尽量控制和调解工作强度,使之于我们的身体、心理承受力协合一致,不要勉为其难。另一方面,要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供情感支持,比如向家人、朋友倾诉,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宣泄不良情绪。甚至可以向心理工作者寻求帮助。建立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第三方面还要放弃那种十全十美的想法,承认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对工作尽自己全力就可以了。第四方面要加强体育锻炼,坚持有氧运动,做到劳逸结合,保持良好心态。

    当然,我们希望全社会的人都能理解服务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承受的压力,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多一份关怀。

    作者: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王育梅,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