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疗服务
编号:10830250
病人是个整体岂能各管一段 未来医生不能当"铁路警察"
——胡大一谈医院分科的重新整合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8日 《健康时报》 2005.12.08
     胡大一: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5~1987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研修,率先在我国成功开展了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并向全国200多家医院以及日本、印度、越南等国推广,为推动我国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技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现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以及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

    去医院看病,大概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要么在好几个科之间转了一大圈,费了时间花了钱也没看好病;要么做了数不清的检查,结果全都正常而身体依然不舒服……对医疗质量的不满,如今已成为影响医患关系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此,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认为,医院科室分得越来越细,的确有利于疾病的专业化治疗,但这种按身体不同部位的疾病分出的专业科室,不仅影响了对病人整体的治疗,还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他主张医学分科“分久必合”。在胡大一教授前不久荣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荣誉称号之际,记者就此话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 百拇医药
    一张废报纸治好了病

    胡大一教授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陕北的一位病人常某,上世纪60年代在一所中学任校长。当时正值“文革”,工宣队进学校闹革命,闹得他常常感到心里不舒服,去医院没查出什么病,只是医生无意中发现他有早搏,便确诊为心肌炎———当时他还年轻,诊断冠心病还不够格。从此他辞去校长的职务,开始到处看病:看完地方医院看军队医院,看完县里医院看省里医院,越看越重,最后看得卧床不起。从1967年一直到1987年,他完全卧床长达20年。

    胡大一教授说:“以往心内科看心律失常的模式基本上是:对感觉心脏不舒服、有早搏等心律失常的患者,老年人是冠心病,年轻人是心肌炎,找不出原因的就是心肌炎后遗症。反正总得给病人戴个帽子,也就是找个原因给病人开药。一种药不行用两种,两种不行用三种。结果是病人看病越看越痛苦。还有的病人二十多岁看病时无意中发现早搏,结果10年后拄拐,30年后坐上轮椅。1987年我从国外回来后,重新思考这种医疗模式,觉得这是不对的。后来通过循证医学大量的事实终于证实:单纯早搏不等于心脏病,更不会有猝死的危险。病人完全应该正常生活、工作。为此,我就写了一篇文章,标题为《正确对待室性早搏》,并刊登在报纸上。”
, http://www.100md.com
    这一天,校长的儿子买爆米花,包爆米花的,正好是这张刊登有胡大一文章的报纸。儿子吃完爆米花后拆开一看,觉得上面说的正是他爸的“病”,但这个北京的专家又说“这不是病”。于是他赶快跑回家去,让他爸看。校长看后马上就给胡大一写信,说自己“病”到这种程度,活着没有任何意思,自杀又缺乏足够的勇气,看到这张报纸就像在大海里快要淹死的时候,突然间看到一根木头棍子就抱上去,也不知道是不是能把他拖到岸上去。最后他问胡大一教授:“我到底属不属于你在报上写的那种良性早搏?”

    胡大一教授回信说:“你就属于良性早搏,你躺在床上20年都没猝死就是证明。”

    校长一看回信,病立即好了一大半,开始下床走路,又过了两个月已经活动自如。

    后来,校长专程到北京见胡大一教授,见面后,他激动地握着胡教授的手说:“我的病已全好了!”

    胡大一对记者说:“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其实这位病人患的完全是心病。事实上,良性早搏根本不需要什么药物。偶尔发现有症状时,最好的治疗是给病人认真解释,说明早搏良性无害。如果医生告诉病人这不意味着病,不意味着危险,不需要特别的药物,可能病人很快就好了。但遗憾的是,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造成医生对身心全面健康关注的意识欠缺,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套路:早搏是什么意思?早搏就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什么意思?心律失常意味着会发生猝死。什么是猝死?就是随时可以死———好好的一个人,吓也能被吓死!”
, http://www.100md.com
    类似的病例胡大一遇到不少,正是这些病例使胡大一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单纯治疗病人躯体疾病是不够的,治疗身体疾病的同时,必须同时关注病人的精神心理问题。能否创建一种将心内科与心理门诊结合起来的行医模式呢?这即是后来胡大一教授创建的“双心门诊”。

    美国护士提前走了之后

    胡大一教授说,目前在我国所有死亡的急性心梗病人中,有一半发生在未到医院时,大多数由心室颤动所致,因为公共场所的心肺复苏和除颤技术还不具备。但在美国的体育场所、机场甚至大型企业都有除颤器。“心肺复苏和除颤技术,经过训练的警察、出租车司机、职员都可以做。”

    胡大一教授说:“现在医院不仅要注重硬技术的引进和开展,还要重视硬技术的软着陆,即构筑疾病的防治管理模式,以及对病人的服务模式。球囊支架、药物支架、搭桥手术等技术很重要,但如果技术不能被先进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法所承载,那么技术的价值不一定能实现。”比如对于心梗病人,时间就是生命,需要早识别、早发现、早除颤、早转送、早开通、早出院,这几个“早”如果实现不了,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如果病人缺乏相应知识,没有意识到心梗危险的程度,可能没到医院就死了;如果医院的服务模式拖拉,交钱、办住院手续、到监护室、写病历等,那么即使病人到得很早,也不能马上得到救治。“所以,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纵有再好的技术,也会变得很苍白。”
, http://www.100md.com
    胡大一教授举了个例子:“第一批心脏搭桥手术在北大医院开展时,由于美国护士提前走了,我们的护士当时还不知道应该教搭桥后的病人学习咳嗽,导致病人的肺部感染非常重。治疗绝对不是一个手术大夫做了就完的事,这是一项系统服务,看上去很小的环节都可能改变病人命运。一个搭桥手术成功的病人,如果后期不关注血糖、血压,不注意二级预防,那么血栓和再狭窄等并发症就会发生。”

    “病变是疾病的一部分,病变一样疾病未必一样。但目前我国的医学模式更多的是热衷于用技术的操作解决病变,没有整体地去分析疾病。”于是,胡大一教授考虑如何把病前预防服务、得病时的急救、病后的系统管理这几部分融合在一起。

    不能再“各人自扫门前雪”

    “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行医模式,还在一些领域不断地种下恶果。

    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存在“裙带”关系。糖尿病患者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和脑中风的风险非常大:没有心梗的糖尿病患者,在未来10年中首次发生心梗的风险为20%;而得过心梗的糖尿病患者,未来10年再发生心梗的风险是40%。而且,有80%的糖尿病人最终死于心梗和脑卒中。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医学界却认为,糖尿病就是糖代谢疾病,医生只注意病人眼睛的合并症及糖尿病肾病,而没有关注其心血管疾病。另一方面,在冠心病的患者中,也隐藏着大量的糖代谢异常患者,而以往心内科医生只关注病人的血脂、血压,不关注血糖,最多让查一个空腹血糖———其实,即便是空腹血糖正常的冠心病人,如果不做糖代谢实验,也有80%~9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被漏诊。
, http://www.100md.com
    胡大一教授强调:“现在要形成这样的概念: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反过来,心血管病就是代谢性血管病(指糖代谢、脂代谢)。心脏科与内分泌科必须形成合作,形成规范的筛查系统:冠心病患者都应常规检查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的人应接受糖代谢实验检查。”

    就像心脏科和内分泌科的融合一样,医院心内科与心外科的“围墙”也应该打破。因为,介入技术的发展使医院出现了心内科、心外科争抢病人的情况,本该以病情和治疗指南来确定的治疗方案已变了味儿,渗入了经济利益因素。胡大一教授创建的“心脏中心”即是心内科与心外科的结合,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双心门诊”则是对心理和躯体疾病的共同关注,是心脏科与心理科的融合。胡大一教授说:“过去,心内科医生不关注、不了解心理问题;而精神科用于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床位都不够,更不可能去管那些轻度心理障碍的病人。而在综合科室组建‘双心门诊’,就有可能一站式地解决病人的躯体、心理问题,并把复杂和重症病例转到心理门诊和精神科。”

    “现在的医学模式是:心脏病归心脏科管,内分泌疾病归内分泌科管,康复归康复科管,心理疾病要去心理门诊,‘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但实际上病人需要的是综合服务。我国的医院有必要组成一些交叉的研究所、研究室。”目前胡大一教授在我国倡导的“生命网”模式中就包含糖代谢的监测、康复指导内容,未来还将加入对病人运动、饮食的指导,并逐渐形成一个团队式服务。这个团队里有医生、护士,还有搞营养、运动医学的人员,为病人提供一种综合系统的服务。

    胡大一教授说:“从欧美医学界的大趋势来看,现在已形成一个以临床医学为躯干,以基础医学和群体医学为两翼的新模式,相当多的基础医学和流行病学人员到临床去‘插队落户’,组成一种紧密合作的团队,但以上三家在我国还基本上‘各自为战’,三学科手拉手的局面应在中国尽快推出。”, http://www.100md.com(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