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紧急救助 > 常见中毒物 > 中毒实例
编号:10994589
关注:“120急救”网络盼急救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13日 南方都市报
     缺乏专职院前急救队伍,急救成功率低下,人大代表建议修改急救条例建立补偿机制

    人大代表视察

    广州市120急救中心成立于16年前,目前蜗居在广深铁路旁一栋小楼里,办公面积仅有800平方米。这颗小小的“心脏”,每天要接近4000个急救电话,要调度全市53个急救点,出车270余次,已经越来越难以承受。昨天,就在列车不时开过的轰隆声中,人大代表们热烈讨论,集思广益,欲令其重新定位,恢复充满活力的脉动。

    本报讯每天出车270余次,却没有专职的院前急救医生;一次出车需要5名工作人员,急救收费却仅有100元……昨日,人大代表在视察广州市120急救中心时热烈讨论,认为应该重新定位急救中心,并修改已沿用10年的《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

    急救中心正寻新办公地

    “广州市120的办公状况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太不相称了!”在120急救中心黄力副主任介绍情况后,代表们纷纷表达了意见。据悉,去年代表们曾经为急救中心的办公用地提过议案,但为何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 百拇医药
    市卫生局副局长卢彦德解释说:120目前的办公地点只是暂时性的,卫生局正在积极寻找,希望在市中心找一处办公场地。卢彦德表示,亚奥理事会将在2007、2008年对广州市进行验收,其中公共医疗保障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卫生局目前也在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

    院前急救队伍压力大

    目前广州市的120急救主要依托各个列为急救站的医院急诊科,遇市民求助,120指挥中心按照就近原则调配最近的医院出车。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人大代表赵云燕说,市中医院是三甲医院,急诊科只有8个医生,要承担每天24小时急诊业务,通常白班有4-5位医生,夜间有2-3位。除了应对到医院急诊的病人外,这些医生还要承担最多每天十几次的出车任务,有时出车指令到了,医生却正在处理病人,这就难免造成延时。赵云燕指出,目前120急救成功率并不高,没有专业的院前急救队伍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出车医院亏本望补偿
, 百拇医药
    据市卫生局负责人介绍,近6年来市政府每年都投入1000万到120急救网络建设。不过,来自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人大代表杨承华直言不讳:“这些钱主要用于购买车辆设备,对医院急救业务的补偿却不到位!”

    据介绍,目前120每次出车基本收费100元。“医院其实亏得很厉害”,医院往往对120急救出车积极性不高。他认为政府应该对医院出车急救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代表陈安薇和李坚同时提到:广州市的急救条例制定于1996年,今天是否应对其进行修改,重新定位急救工作?据了解,国内目前急救模式主要有3种:北京120急救中心拥有医院;上海的急救中心则拥有专业急救人员,分派到各个医院,除急救外不承担其他治疗任务;而广州120急救中心只是指挥中心。要解决目前的问题,势必要重新定位广州120急救中心的地位,修改自1996年制定的《广州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条例》。

    成立十二年未立法南沙开发区盼正名
, 百拇医药
    市人大常委会表示,《南沙开发区条例》已列入本届常委会五年规划的立法项目

    本报讯“由于一直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我们在招商引资方面遇到很多障碍。”昨天,南沙区副区长陈万雄向人大代表汇报工作时表示,南沙开发区成立12年来一直没有相应的法规,他们迫切希望市人大能尽快启动立法工作。

    据了解,广州针对开发区的法规,目前只有一个于1987年开始实施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而《条例》的适用对象仅仅是人们通常简称的“广州开发区”。1993年,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与广州开发区一样,同属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今年9月,南沙行政区成立,但是南沙开发区依然保留,以往的各项优惠政策也延续不变。由于国务院或全国人大至今没有出台国家级开发区法律法规,南沙开发区成立之后一直遭遇法律真空。

    陈万雄表示,法规缺位造成的最大影响就是不利于招商引资。因为看不到明确的法律地位,外商就没有信心,“我们每次都只好拿出政府文件反复解释,但有些文件又不适合公开”,工作上造成很大被动。因此,迫切希望能尽快获得法律“名分”。
, 百拇医药
    为了避免重新立法时间过长,南沙区建议先修改现有的《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在该《条例》中增加“南沙开发区参照享受《条例》有关优惠政策”,扩大适用范围,明确南沙开发区的法律地位。随后,再制定一个广州市统一的开发区条例。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南沙开发区条例》已经列入本届常委会五年规划的立法项目,人大将会展开详细调研。

    ■开发区规划

    “工人将成南沙首批市民”

    “参与南沙建设的工人将成为南沙首批市民!”昨天上午,南沙区副区长陈万雄表示,南沙的开发将与城市建设同步,所有的工厂都不许建宿舍,工人都将按照市民对待。

    陈万雄向前来视察的人大代表通报了南沙政情,表示南沙今年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势头,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丰田公司首批30万台发动机已经下线,一个全新的整车车型将于下月试产,首期10万台整车计划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投产。投资1.68亿美元的广钢新项目将于年初试产,明年6月正式生产。
, http://www.100md.com
    陈万雄还强调,南沙的规划不同于一般的开发区,这里不会成为一个大厂区,只有工地、宿舍,而是开发与城建同步进行,“所有的工厂都不许建宿舍,工人要按照市民来对待,他们将成为南沙首批市民”。这也符合把南沙建成“两个适宜”的海滨新城的目标。

    广州发电厂若搬迁将加大荔湾区污染?

    有关部门称广州发电厂实际上改善了周边环境,应当保留

    本报讯曾被人大代表指为“荔湾区唯一产生严重污染的企业”的广州发电厂昨日再成热议焦点。昨日上午,市人大财经系统人大代表视察时,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称,广州发电厂不是污染环境,而是改善环境,广州发电厂若搬迁,荔湾区污染将加大。

    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两年不断有要求广州发电厂搬迁的呼声,不少人大代表还为此提出议案。政府部门曾经专门组织代表到发电厂视察,结果绝大部分代表改变了看法。其实广州发电厂不是污染环境,而是改善了环境。广州发电厂热电联供其实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荔湾区其实正是通过广州发电厂对周围5公里内的宾馆、医院、火车站集中供热,减少了周边几十座小锅炉和烟囱,彻底改善了荔湾区的环境面貌。因此,广州发电厂应该在脱硫的基础上,继续保留。
, 百拇医药
    此言一出,前来视察的人大代表立刻仔细倾听,并热烈讨论起来。有人大代表提出,广州发电厂煤场旁15米就是居住区,居民深受其害,其实按规定15米以内不应有居民区。为何房产商能够顺利建起房子,有关部门肯定需要检讨审批问题。此外,有楼盘销售人员谎称发电厂即将搬迁,这也是欺骗普通居民。

    节能降耗应对能源危机

    人大财经系统代表视察时还发现,通过节能降耗,不少企业成功消化了能源紧张带来的危机,广州造纸厂、广州发电厂等企业都取得了比去年更好的业绩。

    广州造纸集团副总经理谢金平介绍说,广纸集团自建厂以来没有一年亏损,在2004年2月,由于主要原材料如原煤、废纸、木材价格暴涨,当月亏损137万元,是集团历史上所罕有的。广纸随即加大节能降耗,今年1-10月在成本再增4816万元的情况下,实现利润1.12亿元,同比增加21%。比如改变了系统的一个运行参数,年节约成本过千万元,改变了一项工艺,年增发电量近两亿千瓦时。对于节能降耗的合理化建议,按照一年创造的效益,给员工提取5%-10%作为项目奖励金。
, 百拇医药
    据广州发电厂总经理伍竹林介绍,广州发电厂下属的西村热电厂通过优化水泵配比方式,年节电约80千瓦时。发电厂产生的粉煤灰、湿灰渣原来需要花钱处理,现在经过资源综合利用,可以卖出做水泥、砖块的材料,供不应求。

    市人大财经委负责人对于广州一些大企业的做法表示赞同,认为这是建设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广纸搬迁”追踪

    原址今年增设生产线

    昨日,广纸集团负责人还介绍了搬迁的具体计划,广纸拟在南沙建设100万吨造纸基地,建成后将是全国最大的造纸基地。

    谢金平介绍,广州造纸厂将以南沙威达高公司为基础,扩征100亩土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100万吨造纸基地,分步实施广纸环保搬迁。新基地规划以废纸为原料,配备多条先进的纸机生产线及废水处理等公共设施,热电配套采用清洁能源,消除大气污染。

    据了解,在南沙基地建设前,为缓解生产经营压力,保持市场份额和发展资金,广州造纸厂今年将在原址建设一条高档纸机生产线,使新闻纸年产量增加15万吨,并淘汰污染严重的化学浆及与其配套的副产品生产线,大幅降低治污运行费用。新生产线投产后,每天将减少废水排放量2.15万立方米,废纸原材料所占比例将上升到80%以上,最终达到100%。如果实现这一目标,也意味着广纸生产将完全不用木材,保护大量林地。

    统筹:本报记者王海军采写:本报记者王海军王瑾肖小冰彭科梁艳燕辛灵周炯实习生王向阳摄影:本报记者谭伟山南方日报记者杨亚军,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