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4kb)。
[概 述]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官能性疾病,是指由于精神忧虑或创伤、长期繁重的脑力劳动及睡眠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的神经能量的减低。其临床表现复杂,最常见的主诉是头昏头胀、头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及记忆力减退等。本病属祖国医学的"不寐"、"健忘"、"眩晕"、"郁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有思虑过多,劳伤心脾;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而上扰君火;肾阴亏虚,心肾不交;心胆虚怯等,主要责之心、脾、肝、肾诸脏。
[诊查要点]
(一)发病常由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心理矛盾过重,或生活不规律为主要因素。且可因躯体疾病,使机体机能削弱而助长本病的诱发。
(二)病前性格特征多为情绪不稳,缺乏坚韧性和自制力,易于兴奋或易于疲劳。
(三)表现为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易于激惹,意志薄弱,易于疲劳及工作效率低。全身症见头痛头昏,头重,舌、指及眼震颤,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脉快,多汗,阳萎,遗精早泄及月经不调等。
(四)发病缓慢,病情波动,病程迁延,延续数年以上,预后一般良好。
(五)应排除各种器质性病变。
(六)信息探测
耳穴病经口:心、肾、神门、脾、额、胰胆、脑点、胃、丈肠、皮质下、肝。
经穴病经口:安眠1、内关、三阴交、风府、风池、太阳、足三里。
头穴病经口(以下简称"头"):额中线、额旁2线。
[信息治疗]
病例1 王XX,男,40岁,干部,病历号48121,1988年3月12日初诊。失眠达6年之久。患者因精神创伤造成失眠,伴心悸、多梦、躁急、易怒、腰膝酸软、耳鸣健忘、遗精、盗汗、食欲减退等症状,经长期服用镇静、滋补剂效果欠佳,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神经衰弱(心肾不交型)。治则: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病经口:心(耳)、肾(耳)、神门(耳)、安眠1(经)、内关(经)、三阴交(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耳穴病经口为一组,予疏密波;经穴病经口为一组,予单调密波。两组可交替使用,亦可单独使用。每个病经口治疗10分钟。
结果:治疗当时患者迅速入睡,当晚能熟睡2小时。共治疗30次,能保持正常的生理睡眠,其他症状全部消失。追访3年未见复发。
(张育西)
病例2 陈XX,男,45岁,干部,病历号35647,1988年8月7日初诊。失眠10余年。患者由于长期生活不规律,过度精神紧张,引起严重失眠,达10余年之久。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白天精神萎靡,神疲体倦,夜间难以入睡,最多能入睡2个多小时,有时彻夜不眠,伴头晕、耳鸣、健忘等症状。曾长期服用镇静剂、安定剂及兴奋剂无明显效果,舌淡,苔薄,脉细。
诊断:神经衰弱(心脾两虚型)。治则:补气养心,安神定志。
病经口:心(耳)、脾(耳)、额(耳)、中府(经)、风池(经)、内关(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每次选3~5个病经口,每个病经口治疗10分钟,予单调密波。
结果:治疗当时出现睡意,当晚即熟睡4个多小时。共治疗10次,每晚能保持睡眠6个小时,其他症状也基本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张育西)
病例3 李XX,女,38岁,干部,病历号24717,1988年8月15日初诊。失眠4年余。患者因精神受刺激而发病,夜间不能入睡,有时只能睡眠3~4小时,但多梦易惊,有时彻夜不眠,心慌气短,全身乏力,多疑,情绪易激动,头痛、头晕、精力不集中,无法坚持正常工作,曾久服镇静安神之中西药物,未见显著效果,舌尖边红,脉弦细。
诊断:神经衰弱(心胆气虚型)。治则;养心补肝,镇惊安神。
病经口:心(耳)、胰胆(耳)、脑点(耳)、安眠1(经)、太阳(经)、内关(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每次选3~5个病经口,每个病经口治疗10分钟,予单调密波。
结果:治疗当时进入睡眠状态,连续治疗7次后,夜间保持睡眠6小时;共治疗21次,睡眠可达8小时,其他症状均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
(张育西)
病例4 李XX,男,38岁,干部,病历号8864,1989伞8月3日初诊。失眠、腹胀2个月。患者脘腹胀满,纳呆便溏引起失眠2个月,伴心悸健忘,多梦易惊,嗳气恶心,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神经衰弱(脾胃不和型)。治则:调理脾胃,宁心安神。
病经口:神门(耳)、心(耳)、胃(耳)、大肠(耳)、皮质下(耳)、足三里(经)、内关(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耳穴病经口为一治疗组,经穴病经口为一治疗组,两组病经口可用一组,也可交替使用。每个病经口治疗10分钟,予疏密波。
结果:治疗3次后即感腹胀好转,夜间睡眠较前转安。连续治疗10次,诸症消失,睡眠正常。
(张丽英)
病例5 杨 X,女,43岁,教师。失眠、头痛10余年 ......
[概 述]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官能性疾病,是指由于精神忧虑或创伤、长期繁重的脑力劳动及睡眠不足等因素,而导致的神经能量的减低。其临床表现复杂,最常见的主诉是头昏头胀、头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及记忆力减退等。本病属祖国医学的"不寐"、"健忘"、"眩晕"、"郁证"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有思虑过多,劳伤心脾;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而上扰君火;肾阴亏虚,心肾不交;心胆虚怯等,主要责之心、脾、肝、肾诸脏。
[诊查要点]
(一)发病常由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心理矛盾过重,或生活不规律为主要因素。且可因躯体疾病,使机体机能削弱而助长本病的诱发。
(二)病前性格特征多为情绪不稳,缺乏坚韧性和自制力,易于兴奋或易于疲劳。
(三)表现为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易于激惹,意志薄弱,易于疲劳及工作效率低。全身症见头痛头昏,头重,舌、指及眼震颤,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心悸脉快,多汗,阳萎,遗精早泄及月经不调等。
(四)发病缓慢,病情波动,病程迁延,延续数年以上,预后一般良好。
(五)应排除各种器质性病变。
(六)信息探测
耳穴病经口:心、肾、神门、脾、额、胰胆、脑点、胃、丈肠、皮质下、肝。
经穴病经口:安眠1、内关、三阴交、风府、风池、太阳、足三里。
头穴病经口(以下简称"头"):额中线、额旁2线。
[信息治疗]
病例1 王XX,男,40岁,干部,病历号48121,1988年3月12日初诊。失眠达6年之久。患者因精神创伤造成失眠,伴心悸、多梦、躁急、易怒、腰膝酸软、耳鸣健忘、遗精、盗汗、食欲减退等症状,经长期服用镇静、滋补剂效果欠佳,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神经衰弱(心肾不交型)。治则: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病经口:心(耳)、肾(耳)、神门(耳)、安眠1(经)、内关(经)、三阴交(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耳穴病经口为一组,予疏密波;经穴病经口为一组,予单调密波。两组可交替使用,亦可单独使用。每个病经口治疗10分钟。
结果:治疗当时患者迅速入睡,当晚能熟睡2小时。共治疗30次,能保持正常的生理睡眠,其他症状全部消失。追访3年未见复发。
(张育西)
病例2 陈XX,男,45岁,干部,病历号35647,1988年8月7日初诊。失眠10余年。患者由于长期生活不规律,过度精神紧张,引起严重失眠,达10余年之久。面色无华,食欲不振,白天精神萎靡,神疲体倦,夜间难以入睡,最多能入睡2个多小时,有时彻夜不眠,伴头晕、耳鸣、健忘等症状。曾长期服用镇静剂、安定剂及兴奋剂无明显效果,舌淡,苔薄,脉细。
诊断:神经衰弱(心脾两虚型)。治则:补气养心,安神定志。
病经口:心(耳)、脾(耳)、额(耳)、中府(经)、风池(经)、内关(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每次选3~5个病经口,每个病经口治疗10分钟,予单调密波。
结果:治疗当时出现睡意,当晚即熟睡4个多小时。共治疗10次,每晚能保持睡眠6个小时,其他症状也基本消失。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张育西)
病例3 李XX,女,38岁,干部,病历号24717,1988年8月15日初诊。失眠4年余。患者因精神受刺激而发病,夜间不能入睡,有时只能睡眠3~4小时,但多梦易惊,有时彻夜不眠,心慌气短,全身乏力,多疑,情绪易激动,头痛、头晕、精力不集中,无法坚持正常工作,曾久服镇静安神之中西药物,未见显著效果,舌尖边红,脉弦细。
诊断:神经衰弱(心胆气虚型)。治则;养心补肝,镇惊安神。
病经口:心(耳)、胰胆(耳)、脑点(耳)、安眠1(经)、太阳(经)、内关(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每次选3~5个病经口,每个病经口治疗10分钟,予单调密波。
结果:治疗当时进入睡眠状态,连续治疗7次后,夜间保持睡眠6小时;共治疗21次,睡眠可达8小时,其他症状均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
(张育西)
病例4 李XX,男,38岁,干部,病历号8864,1989伞8月3日初诊。失眠、腹胀2个月。患者脘腹胀满,纳呆便溏引起失眠2个月,伴心悸健忘,多梦易惊,嗳气恶心,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神经衰弱(脾胃不和型)。治则:调理脾胃,宁心安神。
病经口:神门(耳)、心(耳)、胃(耳)、大肠(耳)、皮质下(耳)、足三里(经)、内关(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耳穴病经口为一治疗组,经穴病经口为一治疗组,两组病经口可用一组,也可交替使用。每个病经口治疗10分钟,予疏密波。
结果:治疗3次后即感腹胀好转,夜间睡眠较前转安。连续治疗10次,诸症消失,睡眠正常。
(张丽英)
病例5 杨 X,女,43岁,教师。失眠、头痛10余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4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