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更多 > 人体信息诊疗学 > 正文
编号:10830685
面肌痉挛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9kb)。

    [概 述]面肌痉挛是指眼眶、面部、口角不自主的抽搐而言。本病发病原因不明,精神紧张则发作频繁。也有部分面肌痉挛是面神经炎的后遗症。本病属于中医的"风证",由七情失调、经脉失养、肝风内动所致。

    [诊查要点]

    (一)面肌出现阵发性、节律性抽搐,可为阵挛性。精神紧张、疲倦、咀嚼、谈话或受到注意时,诱发或发作次数增多,睡眠时消失。间歇期内病人一切正常。病人可有或无高血压病史。

    (二)开始出现一侧的眼眶周围细小的间歇性肌肉抽搐,不由自主,无疼痛,逐渐发展至面部及口角,引起一侧的面部及口角抽搐。

    (三)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或仅有轻度面瘫。

    (四)颅内压及脑脊液检查正常。颅骨X线检查正常。

    (五)信息探侧

    耳穴病经口: 面颊、肝、脾、心、肾、口、外鼻、肺、眼。

    经穴病经口:颊车、承泣、地仓、承浆、翳风、风池、下关、后溪、完骨、四白、阳、白、瞳子醪。

    [信息治疗]

    病例l 马 X,女,32岁,会计,1988年4月8日初诊。右侧颜面抽搐6年。6年前因产后受风而引起右侧颜面抽搐,感冒、生气及情绪波动时均可引起,发作频繁,持续时间有时几秒,有时几分,时间不定,头晕目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曾服中药治疗有时可缓解,但终不能控制。

    诊断:面肌痉挛(气血两虚型)。治则:益气养血,熄风活络。

    病经口:面颊(耳)、颊车(经)、承泣(经)、肝(耳)、脾(耳)。操作:每日治疗1次,每个病经口治疗10分钟,予单调密波。

    结果:治疗3次面部抽搐即止。6月因与别人吵架使旧病复发,再治疗2次后,颜面抽搐完全消失,追访至今未复发。

    病例2 李 X,男,56岁,退休工人,1988年9月?日初诊。左侧口角抽搐颤动1月余。1月前自觉头痛、头晕,神疲体倦,进而口唇颤动抽搐,语言不清,进食受限,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曾服中西药物治疗无效。

    诊断:面肌痉挛(痰热动风型)。治则:清热化痰,熄风通络。

    病经口:肝(耳)、心(耳)、脾(耳)、地仓(经)、承浆(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每个病经口治疗10分钟,予单调密波。

    结果:治疗1次后,口唇抽搐大减,语言清楚。连续治疗3次,诸症悉平。追访2年未复发。

    (张友陇)

    病例3 王XX,男,13岁,学生,于1984年10月15日初诊。右侧面部抽搐2年余。自1982年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轮匝肌间隙性抽搐,起初未加注意,以后逐渐加剧,扩展至右侧面部肌肉也随之抽搐,发作频繁,间隔1分钟左右就抽搐1次,持续几十秒钟;夜间睡眠后抽搐停止。纳差善哕,多汗,身体怠惰,经中西药物、针灸等治疗,效果不明显。舌质暗,苔薄黄,脉弦数。

    诊断:面肌痉挛(肝气凌脾型)。治则:抑肝理脾,疏通经气。

    病经口:肝(耳)、脾(耳)、翳风(经)、风池(经)、下关(经)、后溪(经)。操作:每日治疗1次,每次选3~4个病经口,每个病经口先用疏密波治疗3~10分钟,后

    用单调密波治疗1~2分钟。

    结果:治疗1次后,抽搐次数大为减少,每次发作时间也显著缩短。治疗7次后,抽搐基本停止,治疗也随之停止。因没有巩固治疗,后又开始抽搐,其父自己给予治疗10余次,抽搐方停。

    (莫新亚)

    病例4 秦XX,女,51岁。右侧面部肌肉抽搐7年。7年前原因不明突发右侧面肌抽搐,症状逐渐加重,平均5~6分钟抽搐1次,每次抽搐时间不等,短则几秒钟,长则几分钟,左眼闭,右眼睁不开,口麻,夜多梦,耳缀鸣。舌质暗红,少苔,脉细数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