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针灸 > 学术论文 > 正文
编号:10831011
经络医学的新蕾--经络口电信息诊疗学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6kb)。

    山西财经大学 锺新淮 (030006)

    针灸是祖国医学的瑰宝,现在却面临深重的危机,效益下滑,人才外流,机构萎缩,......

    针灸要继承,更要创新。"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针灸"的这一不恰当的名词使人们误以为"针"是针灸的"宗"。金针、银针改成不锈钢针;为了减少创痛,针做得越来越细;一百七十多年前法国医生萨朗第爱(Sarlandiere)倒是想到了电,可是也没有离开针,在针上加电,是为电针疗法。......殊不知金针、银针的补泻作用是不一样的;针做细了,创痛是小了,可是刺激量也随之减少,难免影响疗效;针上加电不是好办法,因为肌肉是电的良导体,这时大部分电流沿肌肉传导,不会有经络"处百病,决死生"的作用。

    其实针只是一种工具,工具是要不断创新的。万变不离其针乃是"泥古","经络学说"才是针灸医学创新时万万离不得的"宗"!我们称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医学为"经络医学",针灸是经络医学发展的一个阶段。

    针刺为什么能治病?从电化学知道,当金属和离子溶液接触时,在界面上要产生电位差;另一方面,电生理的研究表明,细胞膜内外存在约-90毫伏的膜电位,当细胞受到刺激时,膜电位要改变,产生动作电位。因此,笔者认为针刺之所以能够治病,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针的机械刺激在起作用,实质上是因为金属针与体液界面上的电位差和针的刺激引发的动作电位等电信息循经感传,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可以,也应该以电代针,用电信息取代金属针。针灸的优势在"经络",要害在"针",针是一种传统的工具,应该革新。金属针取代砭石导致了针灸医学的第一次飞跃,从而产生了《黄帝内经》等不朽著作。以电信息取代金属针必将导致针灸医学的第二次飞跃!

    关于经络,《黄帝内经》中有十分细致、具体的描述。《灵枢·经脉》篇说: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不可见。"经脉是在皮下一定深度的地方的。那么"络"呢?《灵枢·脉度》篇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竹木分枝的地方叫做"节",所以笔者认为《内经》中将经脉上横向支出络的地方亦形象地称之谓"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古人穴居野处,"穴"是人或野兽居住的山洞或土室,所以也把神气游行出入的"节"叫做"气穴"。这些横向支出的络都到哪里去了呢?《灵枢·脉度》篇说:"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就是说,络是开口于皮肤的。络开口于皮肤处是人体经络和外界交换信息的窗口,病邪也从这里侵入经络,《黄帝内经》中未予命名,笔者将其命名为"经络口"(Window of JINGLUO)。

    按照《黄帝内经》的描述,经、络、节、经络口的模型应如下图所示:

    宇宙间的事物常具有相似性,例如原子中的原子核和电子就像是太阳系中的太阳和行星。打个通俗的比方,经络就好比是地铁,经脉就好比是地铁的铁道,节就好比是车站,络就好比是车站通向地面的通道,经络口就好比是进站口、出站口。

    笔者认为,经络是电的信息系统,经络口应具有良导性质,根据这一特点,笔者在气穴的投影位置附近找到了一组相距很近的良导点,这可能就是"经络口"。中谷义雄发现的"良导点"也应是"经络口"。子午流注研究的"穴"的开阖应是"经络口"的开阖,开时电阻小,阖时电阻大,这是生理反应。当病邪从经络口侵入人体时,就像是强盗破门入室,门阖不住了,电阻也变小,这是病理反应。"有诸内必形诸外",脏腑有病也会反应到相关的经络口来,笔者称与疾病有关的经络口为"病经口"(Window of Abnormal JINGLUO)。

    笔者发现,病经口的皮肤电阻具有不稳定的、起伏变化的动态特征,称为"变阻点",根据病经口的这一电学特征,可以用电子学的方法将它探测出来。

    良导点、变阻点到底是不是"经络口"、"病经口",仅仅因为它们在经穴投影位置附近是不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还应该通过科学实验和临床来验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针麻组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针麻组的《人耳郭实验性反应点的形成及其针刺镇痛效应》的实验(见《全国针刺麻醉学习班资料选编之二》, 人民卫生出版社,P139-148)证实了变阻点确系病经口。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张栋、李志超等将病经口的波形描记下来,对65人进行了1062穴次的检测,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果,证明了: ①变阻点是病理反应点,是病经口,②变阻点出现的部位与疾病有关,可作为辅助诊断的依据,③变阻点的波形多种多样,与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成为另一项诊断指标。(经穴生物物理学的一个新特征──电振荡现像初探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7年第一期 P30-34)

    电信息应加在什么地方呢? "病经口"无疑是施加电信息的最佳部位,这时治疗信息将沿如下途径传导:

    电信息─→病经口─→孙络─→络─→节─→经─→脏腑

    笔者称这种从病经口提取信息辅助诊断,从病经口输入电磁信息以取代金属针刺入气穴进行治疗的方法为"经络口电信息诊疗法" (简称经络口诊疗法,曾称为经络电冲击疗法、变阻点电冲击疗法等)。并为该疗法研制了专用仪器──经络口电信息诊疗仪,诊疗仪具有探测、治疗两种功能,用探针在体表或耳郭探测,当探针触及病经口时,诊疗仪即发出声、光信号。找到病经口后,毋需刺入皮肤,不要移动探针,只要拨过开关,即可输入电磁信息进行治疗。诊疗仪曾获第二届国际专利及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银奖,首届世界创新医学大会金奖、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第四届学术大会金奖、专利博览会金奖等。

    为验证经络口电信息诊疗法的疗效,我们组织成立了经络电信息诊疗技术研究会,先后召开了七次全国经络电信息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国内和香港、美国等地的医院、诊所提供的论文报道了三万多例、近 200个病种的治疗情况,其中不乏医学难题。

    胆石症是第一个在大样本上取得突破的病种,综合33个单位,8539例的临床应用,排石率在70%以上,海军总医院排石率达100%。排净率2.85~46.15%不等。 大同铁路医院张育西等"耳穴变阻点电冲击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获山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湖南南县中医院结石科就治疗胆肾结石6千多例,胆石症排石率97.80%,排净率40.90%,泌尿系结石排石率93.1%,排净率89.5%。

    尤其不可思议的是脑瘤患者经过治疗,瘤子竟然不翼而飞。做过七次手术,已经不能再做手术的颅咽管瘤患者,经过治疗,竟获康复。脑瘤这种难治之症已治过七例,其中颅咽管瘤、脑干胶质瘤、垂体瘤有完整的CT资料。

    西方认为,针灸对功能性疾病可能会有效,对器质性病变是无能为力的。脑瘤、胆肾结石等不都是器质性疾患吗?

    晋中第一人民医院应用本疗法治疗1386例腹泻婴儿治愈率达98.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6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