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静脉输液时空气进入人体的方法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操作之一,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有时由于看护不当或患者活动时将输液莫菲管倒置致输液滴壶下有少量空气进入或滴壶液体走空以致滴壶下段有空气进入。为避免此现象发生,除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经常巡视及告知患者及家属输液中应注意问题、简单处理(如关闭滑轮)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外,发生气泡进入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笔者在工作中总结了相关经验,采用3种方法[1,2],效果良好。
1 方法
(1)空气进入输液滴壶下输液管的上1/3处,采取反折滴壶下输液管,将瓶中液体挤入滴壶2/3满,然后反折输液管未进入空气部分下段,逐渐向上折输液管,直至将管内空气完全挤入滴壶内,再滴入液体。(2)输液管内有少量气泡时,采取反折未有气泡的输液管,用手指向上弹,直至气泡完全进入滴壶为止,再滴入液体。(3)当输液管内有空气>1/3时,采取分离输液器和乳头的方法,将管内空气排除,为避免连接输液器和头皮针乳头处空气进入人体,将头皮针乳头处滴入液体,直至乳头处充满液体或等待头皮针内有回血至乳头处充满液体,然后小流量放开输液调节器至滴液再连接乳头,可有效避免微量空气进入人体。
2 结果
经2年左右的临床实践证明此3种方法操作简便,无气泡进入人体,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 讨论
第1、2种方法不浪费药液,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花费时间较长,有时挤压或弹管内空气时头皮针内可出现回血,这时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第3种方法浪费药液,但用时短,可迅速解决管内空气问题,但连接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此三种方法均可避免空气进入,还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因为患者及家属看到空气进入人体都会引起恐慌,有时还会因此而发生医疗纠纷。护士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实用、节约时间,不浪费药液又能避免气泡输入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魏秀丽,王炳花.介绍几种消除静脉注射时微量空气进入人体的方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55.
2 方宝花.消除静脉推注时微量空气进入人体的方法.实用护理杂志,19(6):61.
作者单位: 101400 北京,北京市怀柔中医院
(编辑:商 洁), http://www.100md.com(傅晓红 郭俊英 刘艺)
1 方法
(1)空气进入输液滴壶下输液管的上1/3处,采取反折滴壶下输液管,将瓶中液体挤入滴壶2/3满,然后反折输液管未进入空气部分下段,逐渐向上折输液管,直至将管内空气完全挤入滴壶内,再滴入液体。(2)输液管内有少量气泡时,采取反折未有气泡的输液管,用手指向上弹,直至气泡完全进入滴壶为止,再滴入液体。(3)当输液管内有空气>1/3时,采取分离输液器和乳头的方法,将管内空气排除,为避免连接输液器和头皮针乳头处空气进入人体,将头皮针乳头处滴入液体,直至乳头处充满液体或等待头皮针内有回血至乳头处充满液体,然后小流量放开输液调节器至滴液再连接乳头,可有效避免微量空气进入人体。
2 结果
经2年左右的临床实践证明此3种方法操作简便,无气泡进入人体,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3 讨论
第1、2种方法不浪费药液,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花费时间较长,有时挤压或弹管内空气时头皮针内可出现回血,这时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第3种方法浪费药液,但用时短,可迅速解决管内空气问题,但连接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污染。此三种方法均可避免空气进入,还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因为患者及家属看到空气进入人体都会引起恐慌,有时还会因此而发生医疗纠纷。护士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实用、节约时间,不浪费药液又能避免气泡输入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魏秀丽,王炳花.介绍几种消除静脉注射时微量空气进入人体的方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55.
2 方宝花.消除静脉推注时微量空气进入人体的方法.实用护理杂志,19(6):61.
作者单位: 101400 北京,北京市怀柔中医院
(编辑:商 洁), http://www.100md.com(傅晓红 郭俊英 刘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