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水蛭素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水蛭素,1DIC的研究进展,参考文献:
摘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发生于许多严重疾病复杂病理过程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近年来有关DIC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其中采用基因重组水蛭素治疗DIC是一个方向。水蛭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其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Ⅲ,抗原性弱,少有过敏反应,在治疗DIC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水蛭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经特定诱发因素作用而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病理过程的重要中间环节。其病理生理特征是人体凝血系统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相继或同时启动,导致血小板聚集、活化、释放,凝血因子消耗、降解、减少,弥散性血管内特别是毛细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从而在临床上引起微循环障碍、出血倾向及全身脏器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异常。大多数DIC起病急、发展迅猛,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常危及患者生命。
1 DIC的研究进展
有关DIC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开始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DIC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近20年的进展主要集中在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这几个方面[1]。
1.1 DIC的发病机制
目前对经典凝血学说已有修正,这对DIC的防治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25] 。
经典凝血学说的基本观点认为,凝血过程根据始动环节不同分为内在(以凝血因子Ⅻ激活为起点)与外在(以血液与组织因子接触为起点)两个启动途径,两个途径的汇合点在活化凝血因子Ⅹ(FXa)的形成。在FXa之后直至纤维蛋白形成是共同通路。鉴于血友病甲(FⅧ缺乏)与血友病乙(FⅨ缺乏)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内在途径)显著延长,但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外在途径)正常,因此认为内在途径为主,外在途径为辅。
而凝血学说的现代概念认为,凝血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启动阶段,这是通过组织因子途径(外在途径)实现的。在钙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进入血液的组织因子(TF)与因子Ⅶ形成复合物,进而激活因子Ⅹ,启动凝血过程的共同途径,由此生成少量凝血酶。然后是放大阶段,即少量凝血酶发挥正反馈:激活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由膜内移向膜外发挥PF3作用;激活FV(FVa为FXa辅因子);激活FⅧ(FⅧa为FIXa的辅因子);在磷脂与凝血酶原存在条件下激活FXI(FXI作为组织因子途径与内在途径连接点),从而通过“截短的”内在途径生成足量凝血酶,以完成正常的凝血过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55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