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焦点
编号:10854268
中医理论如何走出困惑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2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61期
     张登本 孙理军 李翠娟 陕西中医学院 中医基础教研室

    中医理论如何走出困惑是我们多次论述“困惑与思考”的同时,苦苦为之思索的问题以及为之求索的驻足点。面对中医药的弱势有扩大的趋势,我们中医药工作者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采取公然袒护的做法和态度,否则对中医药事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要使中医理论能走出困境,几十年来中医界大多数同仁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辛劳动。

    一、认真对待自身的弱势,是中医理论走出困惑的前提

    发现自身存在的弱势,敢于揭示自身的疮疤是需要胆识和勇气的。因此勇于面对自身的弱势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前提和起点,只有发现并找准弱势的所在,才能去寻找解决弱势、改变弱势的有效方法,也才能更好地凸现优势、弘扬优势使其快速发展。那种回避、袒护弱势的做法,“貌似爱之,实则害之”,也就是“护短”。“护短”就是讳疾忌医,相信从事中医学的每位有识之士是熟知“讳疾忌医”的内涵及其危害性的。不加分析地一味“护短”不是科学求实的正确态度,同时也会以“另一种极端”的狭隘做法扼杀、甚至葬送中医事业。“爱之深则责之甚”这句发人深省而富有哲理的俗语,是每位不想以“另一种极端作法”扼杀中医事业者应有的正确心态。如果不是以此心态去评价各种对中医学的批评意见,就会被偏见蒙蔽眼睛,就会模糊“善意批评”与“恶言中伤”的界线。可见勇于直面并研究产生自身弱势的症结并改造之,才可能更好地凸现和弘扬自身的优势,从而使中医事业青春永驻,永远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
, http://www.100md.com
    二、用创新性思维促进中医理论的发展

    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一个学科的发展走向,中医理论的发展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的系统思维是中医理论形成的方法论基础,曾经为中医事业的辉煌业绩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科的相关理论观点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运用当时特有思维方式构建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方法不是朝夕之间形成的,因此也绝不可以在朝夕之间将其完全彻底地改变,也不可以因噎废食、弃之不用。中医理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息息相通、水乳相融。所以完全抛弃了中医学传统的系统思维方式,也就抛弃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根,中医学也就失去本色和优势,因此目前还必须沿着这一思维方式的惯性向前运行,并不断汲取其他自然科学的创新性思维予以渗透或者改造,才是可能的有效方法。

    所有理论观点都在事物发展总规律之下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中医理论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用不断发展的创新性思维去不断地校正、调整显而易见的弱势,其发展必然会因此而减缓甚至落伍。中医理论两千年的发展史就证明了这一点。如《内经》在对前人“或以脑髓为脏,或以为腑”的偏见(《素问·五脏别论》),运用内脏功能特征为划分内脏前提的创新思维加以校正,才统一了内脏的分类及分类标准;如果没有《难经》以解剖方法和创新思维,将“膀胱藏津液”校正为“盛溺”(通“尿”),也就不可能有《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创造的导尿方法治疗尿闭的新技术;《外台秘要》用创新性思维方式,一改此前“寒温一统,统于伤寒”而为“寒温分论”的外感病分类新方法,这就为明清时期“伤寒温病,各自发展”的温病学说创立作了铺垫;今人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实验方法诠释了《内经》以“兰”治消渴,所用的“兰”该是活血的泽兰,还是芳香化湿的佩兰,研究结果发现两“兰”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不同病理阶段都有干预作用,这一创新思维的研究结果既了断了历代对两“兰”注释之争,也为消渴病的临床分型治疗提供了相关的实验依据。此类实例不胜数举。
, 百拇医药
    学科的形成、发展依赖从事该学科群体的共同努力,所以只有从事该学科的群体不断汲取与时代相适应的创新性思维方法,然后用于学科发展,才能消除自身的弱势,使学科发展与时俱进,而不至于墨守成规,才会茁壮成长与发展。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医之所以没有停留在《内经》时代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历代有张仲景、孙思邈、张介宾、叶桂等有创新性思维的医学大家们的不懈努力。

    三、实践是中医理论走出困惑的出路

    《内经》是在先人们长期生活体验和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运用哲学方法,借鉴其他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其基本理论的,所以中医理论的发展决不可脱离实践,必须以临床实践为其源头活水。但中医的临床实践必须要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为指导,才能与时代发展的脚步相适应。例如《内经》在古人长期生活体验和临床实践中发现脾胃消化功能是人体生命的主要指征之一,于是就形成了“胃者五脏之本”(《素问·玉机真藏论》),“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素问·平人气象论》)的胃气概念及其相关理论。后世在应用时将“胃气”的有无和多少纳入评价面色、脉象、舌象、食欲口味的诊察指标,但有人却认为这四者都是“胃气概念的内涵”。实质上,胃气概念的内涵只有一个,即维持脾胃消化活动的精微物质及其功能表现。至于“脉弱以滑,是有胃气”胃气的功能在脉象变化中的体现;红黄隐隐、含蓄不露之色是胃气功能在面色的体现;正常的舌苔是胃气在舌象中的体现;病人在病中出现良好的食欲、口味及正常进食,也是胃气在消化活动中的体现,决不可以将相关的脉象、色泽、舌苔、食欲口味等外在表现直接诠释为“胃气”的内涵。像这样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我们以前曾列举过的“概念界定模糊”的弱势。因为临床医生是凭借外在表现来判断胃气的强弱有无,临证所用补益胃气的药物只是针对其维持脾胃消化活动的精气,只有在胃气复归正常之后,相应的病理性脉、色、舌症状等才能得以调整,而绝非是补益了脉象、色泽、舌象等胃气所显现的表象。

    再如张仲景以其丰富的临床心得,从医疗实践出发运用创新性思维,将《内经》把外感热病虽分为六经病证,但却只有表证、热证两类,治疗只用“汗”、“泄”两法(《素问·热论》)的不全面认识,著成千古不朽的《伤寒杂病论》,并创制治病八法,载方269首,自此奠定了辨证论治和方剂学的基础。可以说中医理论发展史的实质就是中医理论的实践史、创新思维史。中医理论虽然在发展,但还较缓慢。因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时代,中医理论的发展速度显然不够与时俱进,与时代其他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还不相称,这就是我们探索困惑产生的背景和求索走出困惑出路的原由所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