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28291
2005年医药五大热点企业点评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23日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05年医药行业热点不断,而医药企业无疑是这些热点事件的主角。众多医药企业的努力,为全球医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一路走来,有坎坷也有坦途,重要的是这些年度主角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可以从它们身上得到多少启发,对未来有着怎样的期待。

    诺华制药

    事件追踪:无论是从全球还是国内医药市场来看,诺华都是今年重要的新闻角色。2005年2月21日诺华公司耗资83亿美元收购了德国第二大非专利药生产商赫素公司Hexal的全部股份和美国制药公司EonLabs 67.7%的股份,由此坐上了世界非专利药的第一把交椅,紧接着诺华又把火烧到了中国市场。2月28日,诺华在北京向他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希望通过收购国内的非专利药公司而切入中国市场。

    点评:中国是一个日益庞大的医药消费市场,未来的3-5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医药消费国。研发出更多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也是像诺华这样的跨国制药企业不言自明的想法。诺华进军中国市场,也将对我国药企非专利药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带动我国非专利药朝精品方向全面发展。
, http://www.100md.com
    罗氏制药

    事件追踪:自2005年秋禽流感爆发以来,瑞士的罗氏制药公司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原因是这家世界级的药品公司拥有“达菲”的生产经营权,这种药品被证明是应对禽流感最有效的药物。但在全球抗击禽流感的过程中,由于“达菲”的供不应求和遭遇“达菲”专利权的限制,世界各国不能生产这种抗禽流感的特效药。许多国家呼吁罗氏公司放弃该药物的专利权,公开配方和生产工艺。罗氏公司在饱受非议后终于同意和其他企业共同制造“达菲”,但专利仍是其不容触碰的堡垒。

    点评:面对禽流感蔓延,罗氏应该如何选择的确是一个问题。从企业公民的角度上讲,企业虽然以营利为目标,但在人类的生命安全面临威胁之时,每个企业都应有基本的道义。然而专利权对于一个大的制药企业来说是其根本,在这样的非正常时期要罗氏放弃根本,也许的确是过高的要求。

    罗氏是否应该放弃专利,除了法律能够逼迫它放弃之外,没有任何力量有资格来逼迫它,它尽可以行使自己的权利。如果它能主动放弃,公众自然会对此欢呼。如果它坚持自己的权利,公众也不能给予太多的责难。公众的健康安全问题应该是由国家来解决的,没有理由让一个公司来承担。如果逼迫罗氏放弃专利,对所有搞新药研发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打击。
, 百拇医药
    华立控股

    事件追踪:2005年7月,华立控股发布公告称,拟将其持有的华立仪表76.77%股权与控股股东华立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昆明制药29.34%股权和武汉健民4.01%股权进行置换。此次置换完成后,华立控股持有昆明制药29.34%的股份,华立控股成为昆明制药第一大股东,并完全退出仪表制造业,全力进军医药业。根据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定位,华立控股希望能够在医药产业上得到更快的发展,拟通过此次资产置换,集中资源和精力发展特色资源药物、植物药以及中药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优势的医药产业。

    点评:医药行业国资改革的总体要求为行业外资本的进入提供了巨大空间,这些改革包括国有资本退出、股权多元化及引入增量资本。而随着医药后并购时代的到来,以“跑马圈地”争夺资源为主要特征的并购浪潮趋于平静,全面整合内部资源、提升竞争力成为医药企业的战略重点。

    对于华立这样的“门外汉”进军医药行业,公众的观点当然是不一致的,就华立自身来说也是机遇和挑战并重。在进入后并购时代,各大医药类公司普遍默默进入整合阶段,希望转而以内涵式资源重配、资产重组、架构重建去争取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对外并购扩张也更加趋于理性化。不难看出像华立这样的企业也是在理智地寻求自身发展的制高点。企业考虑更多的也许是对资本优化组合途径以及并购的真正意义与实际价值。, 百拇医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