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带徒与院校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医学的发展源于古人与大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国古人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并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和技术,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中医体系。为我国古代人民的医疗卫生及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之林。诚如古代文明的发展,当四大文明古国之三相继湮灭于文明的遗迹中时,随之而产生的古代医学也已相继为西方医学所取代。惟有中医学仍然能在科技发展迅猛如斯的今天,依然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其间医学教育功不可没。
一、师带徒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
(一)师带徒模式
几千年来,师带徒培养模式在我国中医教育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是通过师传徒、父传子的形式,传承中医的理论经验及医疗技术。老师通过口传心授,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与医疗技能传授给学生或子女。学生则通过背诵医学古籍、临床实践继承老师的医术,将之发扬光大。历史上从医者大多出自中医世家,世代积累医学经验,医书常被医家视为珍秘不外传,从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形成各门各派。师承教育为中医的人才培养、学科的存留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百拇医药
师承模式有其优越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师徒传授和家世相传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和不足。首先在封建家族观念下建立的师承及家传培养模式受限于一家一派的经验,造成了学术交流的局限性,不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其次师承和家传模式培养的人数毕竟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同时一家之见也导致了医学经验及医疗技能的局限性,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另外,家传与师承模式下传授的中医知识和医学技能,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质量难以控制,医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院校教育模式
院校教育是按照前苏联医学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高等中医教育体系,直接将西医的培养模式引入到中医教育当中,按照西医学科的分类方法,对中医学科进行分类,形成了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学、中医生理学、中医病理学等课程为主的学科体系。在教学方面,基本沿用了当时西医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现代科技飞速发展,西方医学突飞猛进,中医教育者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力图以培养大量掌握一定西医知识,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的新一代医学生为目标,以满足社会对中医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自1966年开始,中医院校多次进行教学改革,但总体上仍遵循西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 http://www.100md.com
然而,中医学毕竟有别于西医,以西医学教学模式和理念为蓝本开展的院校培养对中医学生而言,无利于其深入掌握中医基础理论,领会古典医籍,形成中医取象比类等特有的思维方式。另外,院校培养是一种共性的培养,无法突出各家所长,限制了专科医学个性化的发展。正如法国教育家蒙田所说:“不管学生的能力和习惯多么相异,课程和方法千篇一律,因此,毫不奇怪在一大堆学生中,学有所成者寥寥无几。”
二、两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纵观几千年的中医教育发展,中医师的培养主要存在师带徒与院校教育
两种模式,二者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一) 教学模式
1.生源
生源的选择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师带徒模式多为个人行为,难以大规模、大范围遴选优秀的生源,同时,封建家族思想及门派观念的影响,使得如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将医学传给恩师的儿女和自己的儿女以及志愿尊自己为父亲一样的学生,才能保证医术的纯正和流传”这一观点在中国亦被广为认可。故历史上行医者大多是家族传授,当时医家重视医学经验的世代积累,由祖传父、父传子将家族经验一代代相传,自小耳濡目染,医学基础扎实,学医条件便利;或者是挑选有志于从医,吃苦耐劳,品德端正,志愿继承并发扬中医学术者为徒。
, 百拇医药
院校教育模式则是根据国家设立的高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通过高考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量化考核,设立一定的分数线,上线者则被录取。这样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招生,有利于规模教学,按照既定的标准统一进行培养。但由于目前我国中等教育是以数理化等现代学科为主,大学新生多是入学后才开始接触中医,基础薄弱,建立中医思维较为困难,对实现中医培养目标亦有一定阻碍。
2.培养目标
师带徒培养目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各派按照自己的学术特点培养继承人,但都是以培养品学兼优的中医人才为目标。学生需要能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积累足够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术,能够准确地施针、处方;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切身体察患者病痛,做到追求医术,心无杂念,即所谓大医精诚。为师者多希望学生在学期间能够励志图强,博览群书,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后自己去体悟医学精神。
院校教育则是对人才的道德、科学、人文、身心素质等提出既定目标,按照这一目标确定相应的学科和课程体系,以期培养出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具有成为学科带头人发展潜力的通科中医师。并力求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按照统一的目标培养学生,并用统一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对其评定,按照统一标准给予毕业。
, 百拇医药
3.教学内容
师带徒的教学内容是老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而非系统的、规范化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老师平素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由于中医的理论体系涵盖了自然科学、哲学、人文科学等全面科学内容,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这其中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文主义思想。因此也可以说,师带徒模式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全面素质的培养模式,但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却渗透了全面素质的思想。师傅在教授徒弟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医德的教育,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只有治病救人的医学才是值得医者去从事的崇高事业。
院校教育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培养目标来确定的。首先,要根据培养德、智、体各项素质的医学生这一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在学习医学科学的同时,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以及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其次,就学习医学本身而言,学院式学习不仅要学习中医知识,还要学习一定的西医学,以便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需要。再次,通过讲座及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世界医学发展现状及动态,开扩思路,拓宽视野,对中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百拇医药
4.教学方法
师带徒模式是一个在老师的口传心授、潜移默化的培育下,学生获取医学知识、摸索医疗技能及继承良好医德的过程。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所有拜师学医的徒弟从第一天起,毫无例外地跟随老师在临床学习,从最基本的照顾病患、煎煮汤药开始,逐渐进入到学习诊疗知识与技术。老师不进行系统的理论讲习,而是结合一个个具体的病人即病案,运用中医理论向学生讲授具体病案的生理、病理变化,临床症状,治疗原则,用药方法等。在这种临床口传身带、手把手地进行临床技能的教授过程中,使徒弟学会正确地望、闻、问、切,正确地辨证论治。由于这种临床言传身教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徒弟的主动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可以说,师带徒的培养模式本质上就是临床带教模式。
院校教育则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分阶段进行教授。在理论教学期间,由有关专业的专家和老师采用板书、幻灯、多媒体等现代手段,通过讲课、讨论、讲座、案例、放映等形式,根据培养专业和培养目标,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讲授课程。而后分阶段上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实践,大致与师带徒模式的实践过程相同,但实践时间远远少于师承教育。
, 百拇医药
(二)教学环境
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处于封建农耕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医学,对于疾病的原因及其发病机理大多只能用当时朴素的唯物主义科学观及哲学观加以解释,对症状的认识与诊断基于医生长期与大量的临床观察,甚至亲身体验,神农氏遍尝百草之说由此而生。由此可知,在当时科技条件下形成的中医理论多以医学实践和医疗经验的累积为主,尚属一门实证科学。因而,亲身实践以及累积经验就显得至关重要,师承传授应运而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逐渐发展繁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中医学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为规模式教学创造了条件,院校教育应运而生。当时中医理论趋于成熟,学科体系日益完整,社会对中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于是由政府组织兴办学校,提供场所,统一编写教材,培养专职教师,实施班级教学。在唐宋时期,最为兴盛,以后各朝代则日渐衰微。现代随着教育学的丰富与发展,西方医学教育模式的引入与实施,中医走上了现代化教学之路。随着教学体制的日益完善,中医院校亦拥有了现代的实验仪器、丰富的图书资料、先进的教学工具等多种现代化教育设施;临床实践教学设立有专门的实习医院,由专职的医师带领,提供床位病例供学生实习研究。学校及社会上各种医学学术交流会、医学论坛等为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为医学科研创造了条件。
, 百拇医药
(三)教学效果
2000年对中医师中医临床能力及岗位适应性的问卷调查显示,师带徒形式培养的中医人员更能适应中医临床工作。师带徒人员的综合评分高于成人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中医四诊、常见病诊治、疑难病诊治和完成工作量方面都具有优势。由此表明,中医师承模式虽规模小、理论知识不够系统,但它符合中医这门实践性学科的教学规律,几千年的师承教育培养了众多像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那样的名师,保存了传统医学的经验理论与医术精髓,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院校教育施行以来,中医人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效率的培养,至今,院校已培养了几十万中医师,基本满足了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几十年的院校教育探索,标准化、有针对性地培养出了大批拥有系统的理论与专业知识,统一的操作技术水平的中医人才,保证了中医高效、稳定的发展。同时,为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实现中医现代化,高等中医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创新工作。院校为中医界人士提供了学术交流的机会与场所,保存与整理医学文献的同时,积极开展理论创新,促进医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总体来说,几十年的院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医学科的进步,为保障人民的健康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培养出的中医人才将华夏医学带至世界各地,并开始蓬勃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的中医事业发展之路。
师带徒与院校教育两种培养模式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我国中医教育历史上各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种模式各有裨益,同时应用则相互补充。深入挖掘师带徒模式内涵,发挥其培养个性、培养大师优势的同时,发挥院校标准化、规模化的教育优势,使两种教育模式能够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形成我国独特的中医师培养模式,将会为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中医师,为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翟双庆 罗祥云 郭建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 百拇医药
一、师带徒模式与院校教育模式
(一)师带徒模式
几千年来,师带徒培养模式在我国中医教育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主要是通过师传徒、父传子的形式,传承中医的理论经验及医疗技术。老师通过口传心授,将自己的临床经验与医疗技能传授给学生或子女。学生则通过背诵医学古籍、临床实践继承老师的医术,将之发扬光大。历史上从医者大多出自中医世家,世代积累医学经验,医书常被医家视为珍秘不外传,从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形成各门各派。师承教育为中医的人才培养、学科的存留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百拇医药
师承模式有其优越之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师徒传授和家世相传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和不足。首先在封建家族观念下建立的师承及家传培养模式受限于一家一派的经验,造成了学术交流的局限性,不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其次师承和家传模式培养的人数毕竟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同时一家之见也导致了医学经验及医疗技能的局限性,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另外,家传与师承模式下传授的中医知识和医学技能,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质量难以控制,医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院校教育模式
院校教育是按照前苏联医学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高等中医教育体系,直接将西医的培养模式引入到中医教育当中,按照西医学科的分类方法,对中医学科进行分类,形成了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学、中医生理学、中医病理学等课程为主的学科体系。在教学方面,基本沿用了当时西医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现代科技飞速发展,西方医学突飞猛进,中医教育者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力图以培养大量掌握一定西医知识,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的新一代医学生为目标,以满足社会对中医人才多样化的需求。为实现这一目标,自1966年开始,中医院校多次进行教学改革,但总体上仍遵循西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 http://www.100md.com
然而,中医学毕竟有别于西医,以西医学教学模式和理念为蓝本开展的院校培养对中医学生而言,无利于其深入掌握中医基础理论,领会古典医籍,形成中医取象比类等特有的思维方式。另外,院校培养是一种共性的培养,无法突出各家所长,限制了专科医学个性化的发展。正如法国教育家蒙田所说:“不管学生的能力和习惯多么相异,课程和方法千篇一律,因此,毫不奇怪在一大堆学生中,学有所成者寥寥无几。”
二、两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纵观几千年的中医教育发展,中医师的培养主要存在师带徒与院校教育
两种模式,二者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一) 教学模式
1.生源
生源的选择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师带徒模式多为个人行为,难以大规模、大范围遴选优秀的生源,同时,封建家族思想及门派观念的影响,使得如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将医学传给恩师的儿女和自己的儿女以及志愿尊自己为父亲一样的学生,才能保证医术的纯正和流传”这一观点在中国亦被广为认可。故历史上行医者大多是家族传授,当时医家重视医学经验的世代积累,由祖传父、父传子将家族经验一代代相传,自小耳濡目染,医学基础扎实,学医条件便利;或者是挑选有志于从医,吃苦耐劳,品德端正,志愿继承并发扬中医学术者为徒。
, 百拇医药
院校教育模式则是根据国家设立的高考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通过高考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量化考核,设立一定的分数线,上线者则被录取。这样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招生,有利于规模教学,按照既定的标准统一进行培养。但由于目前我国中等教育是以数理化等现代学科为主,大学新生多是入学后才开始接触中医,基础薄弱,建立中医思维较为困难,对实现中医培养目标亦有一定阻碍。
2.培养目标
师带徒培养目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各派按照自己的学术特点培养继承人,但都是以培养品学兼优的中医人才为目标。学生需要能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积累足够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操作技术,能够准确地施针、处方;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切身体察患者病痛,做到追求医术,心无杂念,即所谓大医精诚。为师者多希望学生在学期间能够励志图强,博览群书,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后自己去体悟医学精神。
院校教育则是对人才的道德、科学、人文、身心素质等提出既定目标,按照这一目标确定相应的学科和课程体系,以期培养出具备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具有成为学科带头人发展潜力的通科中医师。并力求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按照统一的目标培养学生,并用统一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方式对其评定,按照统一标准给予毕业。
, 百拇医药
3.教学内容
师带徒的教学内容是老师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而非系统的、规范化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老师平素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过,由于中医的理论体系涵盖了自然科学、哲学、人文科学等全面科学内容,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这其中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文主义思想。因此也可以说,师带徒模式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全面素质的培养模式,但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却渗透了全面素质的思想。师傅在教授徒弟的过程中,尤其注重医德的教育,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只有治病救人的医学才是值得医者去从事的崇高事业。
院校教育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培养目标来确定的。首先,要根据培养德、智、体各项素质的医学生这一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在学习医学科学的同时,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以及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其次,就学习医学本身而言,学院式学习不仅要学习中医知识,还要学习一定的西医学,以便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需要。再次,通过讲座及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世界医学发展现状及动态,开扩思路,拓宽视野,对中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百拇医药
4.教学方法
师带徒模式是一个在老师的口传心授、潜移默化的培育下,学生获取医学知识、摸索医疗技能及继承良好医德的过程。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所有拜师学医的徒弟从第一天起,毫无例外地跟随老师在临床学习,从最基本的照顾病患、煎煮汤药开始,逐渐进入到学习诊疗知识与技术。老师不进行系统的理论讲习,而是结合一个个具体的病人即病案,运用中医理论向学生讲授具体病案的生理、病理变化,临床症状,治疗原则,用药方法等。在这种临床口传身带、手把手地进行临床技能的教授过程中,使徒弟学会正确地望、闻、问、切,正确地辨证论治。由于这种临床言传身教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培养了徒弟的主动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可以说,师带徒的培养模式本质上就是临床带教模式。
院校教育则是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分阶段进行教授。在理论教学期间,由有关专业的专家和老师采用板书、幻灯、多媒体等现代手段,通过讲课、讨论、讲座、案例、放映等形式,根据培养专业和培养目标,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讲授课程。而后分阶段上临床,科室轮转进行实践,大致与师带徒模式的实践过程相同,但实践时间远远少于师承教育。
, 百拇医药
(二)教学环境
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处于封建农耕经济体制下的中国医学,对于疾病的原因及其发病机理大多只能用当时朴素的唯物主义科学观及哲学观加以解释,对症状的认识与诊断基于医生长期与大量的临床观察,甚至亲身体验,神农氏遍尝百草之说由此而生。由此可知,在当时科技条件下形成的中医理论多以医学实践和医疗经验的累积为主,尚属一门实证科学。因而,亲身实践以及累积经验就显得至关重要,师承传授应运而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经济文化逐渐发展繁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中医学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为规模式教学创造了条件,院校教育应运而生。当时中医理论趋于成熟,学科体系日益完整,社会对中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于是由政府组织兴办学校,提供场所,统一编写教材,培养专职教师,实施班级教学。在唐宋时期,最为兴盛,以后各朝代则日渐衰微。现代随着教育学的丰富与发展,西方医学教育模式的引入与实施,中医走上了现代化教学之路。随着教学体制的日益完善,中医院校亦拥有了现代的实验仪器、丰富的图书资料、先进的教学工具等多种现代化教育设施;临床实践教学设立有专门的实习医院,由专职的医师带领,提供床位病例供学生实习研究。学校及社会上各种医学学术交流会、医学论坛等为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为医学科研创造了条件。
, 百拇医药
(三)教学效果
2000年对中医师中医临床能力及岗位适应性的问卷调查显示,师带徒形式培养的中医人员更能适应中医临床工作。师带徒人员的综合评分高于成人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中医四诊、常见病诊治、疑难病诊治和完成工作量方面都具有优势。由此表明,中医师承模式虽规模小、理论知识不够系统,但它符合中医这门实践性学科的教学规律,几千年的师承教育培养了众多像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叶天士那样的名师,保存了传统医学的经验理论与医术精髓,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自院校教育施行以来,中医人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效率的培养,至今,院校已培养了几十万中医师,基本满足了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几十年的院校教育探索,标准化、有针对性地培养出了大批拥有系统的理论与专业知识,统一的操作技术水平的中医人才,保证了中医高效、稳定的发展。同时,为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实现中医现代化,高等中医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创新工作。院校为中医界人士提供了学术交流的机会与场所,保存与整理医学文献的同时,积极开展理论创新,促进医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总体来说,几十年的院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医学科的进步,为保障人民的健康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培养出的中医人才将华夏医学带至世界各地,并开始蓬勃发展,开辟了一条光明的中医事业发展之路。
师带徒与院校教育两种培养模式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我国中医教育历史上各自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两种模式各有裨益,同时应用则相互补充。深入挖掘师带徒模式内涵,发挥其培养个性、培养大师优势的同时,发挥院校标准化、规模化的教育优势,使两种教育模式能够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形成我国独特的中医师培养模式,将会为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中医师,为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翟双庆 罗祥云 郭建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