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用药 > 信息
编号:10856487
服药莫饮酒
http://www.100md.com 2005年12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63期
     在中医的方剂中,有许多药酒方,有的中药还往往用酒作为“药引”或加酒煎煮,然而,在服用许多西药时,医生却要反复提出不能饮酒的忠告。因为酒(乙醇)可与许多药物发生化学作用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物代谢酶的活性;某些药物也会干扰乙醇的正常代谢,造成乙醛蓄积中毒。一般说来,下面几类药物不宜与酒同服。

    抗生素类药物

    痢特灵、甲硝唑、先锋霉素等药物可干扰乙醇的正常代谢,造成乙醇蓄积中毒,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如痢特灵:病人如果在服药期间饮酒,可出现“双硫醒样反应”,主要表现为面部潮红、心动过速、腹痛、恶心、呕吐及头痛等不适症状。痢特灵服下之后,经人体内生物转化,可产生一种叫2-羟乙胺的代谢产物,该物质能抑制心、肝、脑等组织内单胺氧化酶的生物活性,使这些组织内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免遭灭活而含量增高,由此产生一系列拟肾上腺素样反应。饮酒后,痢特灵及其代谢物在抑制单胺氧化酶生物活性的同时,也可使乙醇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乙醛降解受阻,使乙醛聚积体内而引起中毒症状,加重了服用痢特灵后的毒副作用。因此,服用痢特灵时必须禁止饮酒,尤其是患有心脏病、脑血管病的患者更须注意。此外,酒与利福平并用可加重肝损害作用;酒可加剧环丝氨酸或呋喃类药对中枢神经的毒性,易引起癫痫发作。
, 百拇医药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去痛片等和乙醇均对胃肠黏膜有刺激及损害作用,两者合用,如同是“雪上加霜”,极易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或使溃疡病复发,导致消化道出血。而且,由于阿司匹林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凝作用,酒药并用极易造成胃黏膜大出血,而且一旦出血就难以控制,后果极其严重。

    镇静安眠药

    乙醇可使安定、利眠宁、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药物的吸收增加、代谢减慢,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明显提高,使药物的镇静及呼吸抑制作用大大增强,同时,乙醇本身对中枢神经也有抑制作用。如果病人在服用此类药物的同时又饮酒,将会导致严重的中枢抑制作用,出现神志恍惚、昏迷、呼吸衰竭,甚至造成死亡。例如:酒与巴比妥类同用时,可使药物的致死量缩小到原致死量的1/20~1/60,能增加中枢抑制作用而致服药者昏迷,甚至有抑制呼吸而致死的危险;酒与氯丙嗪类药同用,会抑制乙醇脱氢酶,阻碍乙醇的代谢灭活,使乙醇抑制中枢作用延长。此外,抗过敏药扑尔敏、苯海拉明等与酒同服,也会产生类似不良后果。
, 百拇医药
    降血糖药物 乙醇可刺激胰腺中的β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若在使用降糖药物优降糖、二甲双胍、胰岛素等期间大量饮酒,很容易造成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低血糖昏迷而危及生命。尤其是在服D860(甲糖宁)时要严禁饮酒,因为D860在体内具有妨碍乙醛氧化的作用,可导致体内乙醛积蓄,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呼吸困难、低血压等酒精中毒症状。

    抗癫痫药物

    饮酒可降低抗癫痫药物的疗效,这是由于乙醇可激活药物代谢酶,加速药物的代谢,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降低。服抗癫痫药时饮酒者中,有的甚至诱发癫痫发作,如服用苯妥英钠的癫痫病人嗜酒,常导致癫痫发作难以控制。

    抗心绞痛药物

    乙醇与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抗心绞痛药物一样,具有扩血管作用,倘若两者合用,将会加剧头痛、颜面潮红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晕厥。
, http://www.100md.com
    降血压药物

    酒与胍乙啶、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降压药同用会引起严重高血压、心肌梗死,甚至造成休克或死亡。

    抗凝血药物

    酒可使华法令、双香豆素及茚二酮类抗凝血药的半衰期缩短,抗凝血作用减弱。因而医生往往不得不对嗜酒者加大服药剂量,故应警惕:病人戒酒时要注意相应减少抗凝剂的用量,以免发生大出血。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如异烟肼、优降宁、甲基苄肼等皆属此类药物。甜酒(尤其是葡萄酒)含有丰富的酪胺,在正常情况下酪胺可被体内的单胺氧化酶破坏,但若饮酒的同时服用了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则会造成体内酪胺大量蓄积,后者可兴奋交感神经,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引起血压骤升,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等剧烈反应(高血压危象),严重时可导致脑出血。

    近年来,因药、酒同用引起不良反应的病例逐年增多,鉴于酒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而且有些情况是难以预知的,因此在服药期间应当忌酒,即使是啤酒、果酒或酒精性饮料,也最好不要饮用,以防不测。诸君当谨记:酒为药之敌,服药勿饮酒。, http://www.100md.com(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