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三大趋势重构医药产业
政策调控 产业分化 外资活跃
2005年的中国医药经济仍似一匹昂首奔腾的骏马,在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标示图上一如既往地带出一条优美的上升曲线,并为2005年中国经济贡献了一份漂亮的礼物——高出2005年预测GDP一倍的增长率。
这一年医药产业依然热闹,资本运作、新药上市、外企渗透、医改困局、知识产权纠纷不断等一系列事件都不断地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医药产业上来。热闹的背后,我们可以隐隐感觉到主导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几股力量正穿透而来。
资本运作在这一年中热点不断。企业来的来,走的走;有成长的,有倒下的;当然,也有水土不服还在挣扎的。
政策的影响在今年也比较突出。先是从年初就有传闻的第17次药品降价政策终于在10月份出台,但在众多药企的共同呼吁下,22种常用药的价格没有被一砍到底,依然留给了企业喘息的空间。
, 百拇医药
医药流通行业亟待整合。尽管在九州通等新型民营企业的推动下中国的医药物流业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仍未能摆脱全行业利润下降的阴影,一大批国有医药商业公司依然步履维艰,诸侯格局仍未彻底颠覆,业界引颈企盼的大流通格局仍处于蓝图阶段。
而在2006年,这些因素的影响仍将存在。
政策影响不容忽视
因为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医药产业一直都紧跟宏观政策调控的步伐前行。近几年,对医药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宏观政策主要是药品降价和药品招标。2005年10月,第17次药品降价在经历半年多的论证后正式出台,但引起的震动似乎不如想象的那样强烈。企业们经历先后16次药品降价的洗礼之后日趋成熟和理智,从刚开始惧怕降价到期待降价方案尽早出台,可见企业家们已经做足了心理上的准备,并懂得如何适应宏观政策了。
民意不可违。不久前,东盛集团副总裁陶朝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药价不贵”,旋即引来全国媒体的一致批判;在哈尔滨,550万元天价医疗费用的案件被曝光之后,“看病难,买药贵”的社会话题讨论再次燃至沸点。在社会压力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2006年,国家对于药价调控的力度将丝毫不会放松;相对于此前的降价方式,今后价格管理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据悉,发改委目前正在筹备建立专门的药品定价中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平不久前向外界透露,国家发改委重新修订了政府定价药品目录,将政府管理药品的品种从1500种增加到2400种,这将有利于增强政府监管药品价格的能力;另外还制定了《药品差比价规则》,将从制度上抑制企业变换剂型、规格、包装等变相涨价的行为。
, http://www.100md.com
2006年,关于明码标价的政策也将成为影响医药产业的一个因素。该政策规定,作为市场定价的药品,其外包装上必须印上价格。一旦明码标价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整个药品流通链上制药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运作模式的相应改变。
就具体的药政而言,2005年SFDA进一步明确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的总目标,实施了多年的药品分类管理政策也将在2006年提速。目前,新政已经出台,规定中包括了从1月1日起药店不得出***药品等9类药品、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并在执业药师或从业药师指导下使用等等。该政策的影响将在下半年逐渐释放,届时药店终端的经营模式也将相应有所调整。
2006年,上游研发领域很有可能在政策的推动下继续洗牌。仿制药申报的大幅增长已经在2005年受到关注,尤其是仿制风潮正在席卷中药产业。由此产生的两方面的影响已经形成——一是审评部门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再就是下游的低水平重复日益严重。而不久前,有知情人士透露,国家正在酝酿对仿制药申报进行调控,以遏制目前的仿制风潮。如果2006年有相关政策出台,必然对整个新药研发领域产生新的导向作用。
, http://www.100md.com
此前还有消息说,有关部门正在关注医药产品一药多名的问题,很有可能在2006年出台针对该问题的解决办法或政策。
从远期来看,新医改方案的最终出台也将带来不啻于一枚炸弹的轰动效果。若此前传闻的将三甲以下医院转变为社区医院的做法付诸实践,那么目前决定药品销售额80%的医院终端必将重新建立流通秩序,这对上游制药企业而言是不容小视的。
产业分化加剧
后GMP时代的中国医药产业正全面步入战国时代。去年年末的两出大戏多少令人有点感悟:老牌劲旅三九系在一片追债声中彻底坍塌,怀揣医药航母梦想的华源系没折腾几年就步履维艰,足见做大容易做强难。而与此同时,康恩贝、神威、福瑞达等一批新生代企业凭借各自的核心能力开始抢班夺权,纷纷挤入制药企业百强榜前列。
企业分化在加速,上演着“向左走,向右走”的产业格局。2006年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 百拇医药
2005年7月5日,专科药市场出身的正大福瑞达从博士伦口袋里掏得2亿美元重金,令不少国内同行艳羡不已。估计在2006年类似的新型企业将不在少数。
同样在流通领域,企业分化也将加速。尽管流通模式的创新将进一步加速,但远水难解近渴。一时之间,逐渐滑坡的盈利水平仍构成商业企业生存的主要压力,2006年医药商业单位仍将在微利环境中艰难地寻找商机。
新型民营医药商业企业仍将是2006年医药流通业创新思维的引导力量。伴随着第三终端的崛起,大医药物流企业的区域化竞争将加速,九州通制造的快批模式也有转型的迹象,预计在2006年下半年将有所体现。
不久前,图霸西南市场的四川科伦正在当地加紧布局,耗资5000多万元收购和重组了当地63家二级医药公司以及配送中心,其规模基本可以覆盖整个川渝的第三终端市场。而九州通也在四处扩张,企图在几大区域建立配送网络,不久前也是不惜代价二进重庆,意图将业务范围覆盖到西南市场。可以预见,2006年在几个药品消费大省都可能孵化出类似河北东盛英华的本土医药物流巨头,医药商业的集中度将由此进一步得到提升。
, http://www.100md.com
外资步步为营
2005年12月23日,礼来在中国上市了其2005年在华的第四个新药,并声称今后5年将在中国加速引进15个新药。礼来这种新药上市速度在之前是鲜有的。
种种迹象表明,经过前几年的探索,跨国公司正试图全面开拓中国市场。
从2005年初诺华宣布进军中国非处方药市场以来,各家跨国公司在华动作频频,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争食中国这个高速增长的新型药品市场。外企如此活跃,原因何在?首先,礼来等早先一批外企来华已有10年左右,按照外企一贯的谨慎态度,在一个新市场可能会有7~8年不盈利的准备期,之后便会加速开拓市场;其次,中国医药市场已经成为亚太医药市场的一大亮点,目前很多外企都准备把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再而,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趋于规范,使外企引进新药的最大顾虑得以逐渐消除,2006年很可能是外资新药上市的高峰期。
, 百拇医药 2006年,全球新药研发资源的转移仍在继续,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研发转移的首选。
继2002年1月诺和诺德首个在北京设立开发中心后,阿斯利康、礼来、罗氏纷纷在上海浦东建立研发机构,GSK在天津建立非处方药的研发中心,欧加农在南京建立研发中心。不久前,全球最大的制药商辉瑞公司宣布其世界级研发中心正式落户上海,辉瑞总裁凯伦•凯特告诉业界,在未来5年内,辉瑞公司将为该研发中心的投资超过2亿元人民币。至此,辉瑞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超过5亿美元。
不过有一个方面值得关注,不少跨国制药企业的在华研发中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新的趋势:他们在筛选新药时开始更多地关注中药材和中药产品,而从中药产品中提取有效成分研制成新的化学药品的思路已被提上跨国药企的研发日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就给国内的中药研发带来了巨大压力,显然,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已刻不容缓。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元旦特刊, 百拇医药(陈国东)
2005年的中国医药经济仍似一匹昂首奔腾的骏马,在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标示图上一如既往地带出一条优美的上升曲线,并为2005年中国经济贡献了一份漂亮的礼物——高出2005年预测GDP一倍的增长率。
这一年医药产业依然热闹,资本运作、新药上市、外企渗透、医改困局、知识产权纠纷不断等一系列事件都不断地将人们的目光聚焦到医药产业上来。热闹的背后,我们可以隐隐感觉到主导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几股力量正穿透而来。
资本运作在这一年中热点不断。企业来的来,走的走;有成长的,有倒下的;当然,也有水土不服还在挣扎的。
政策的影响在今年也比较突出。先是从年初就有传闻的第17次药品降价政策终于在10月份出台,但在众多药企的共同呼吁下,22种常用药的价格没有被一砍到底,依然留给了企业喘息的空间。
, 百拇医药
医药流通行业亟待整合。尽管在九州通等新型民营企业的推动下中国的医药物流业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仍未能摆脱全行业利润下降的阴影,一大批国有医药商业公司依然步履维艰,诸侯格局仍未彻底颠覆,业界引颈企盼的大流通格局仍处于蓝图阶段。
而在2006年,这些因素的影响仍将存在。
政策影响不容忽视
因为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医药产业一直都紧跟宏观政策调控的步伐前行。近几年,对医药产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宏观政策主要是药品降价和药品招标。2005年10月,第17次药品降价在经历半年多的论证后正式出台,但引起的震动似乎不如想象的那样强烈。企业们经历先后16次药品降价的洗礼之后日趋成熟和理智,从刚开始惧怕降价到期待降价方案尽早出台,可见企业家们已经做足了心理上的准备,并懂得如何适应宏观政策了。
民意不可违。不久前,东盛集团副总裁陶朝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药价不贵”,旋即引来全国媒体的一致批判;在哈尔滨,550万元天价医疗费用的案件被曝光之后,“看病难,买药贵”的社会话题讨论再次燃至沸点。在社会压力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2006年,国家对于药价调控的力度将丝毫不会放松;相对于此前的降价方式,今后价格管理的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据悉,发改委目前正在筹备建立专门的药品定价中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平不久前向外界透露,国家发改委重新修订了政府定价药品目录,将政府管理药品的品种从1500种增加到2400种,这将有利于增强政府监管药品价格的能力;另外还制定了《药品差比价规则》,将从制度上抑制企业变换剂型、规格、包装等变相涨价的行为。
, http://www.100md.com
2006年,关于明码标价的政策也将成为影响医药产业的一个因素。该政策规定,作为市场定价的药品,其外包装上必须印上价格。一旦明码标价之后,随之而来的,将是整个药品流通链上制药企业和医药商业企业运作模式的相应改变。
就具体的药政而言,2005年SFDA进一步明确了保证人民用药安全的总目标,实施了多年的药品分类管理政策也将在2006年提速。目前,新政已经出台,规定中包括了从1月1日起药店不得出***药品等9类药品、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并在执业药师或从业药师指导下使用等等。该政策的影响将在下半年逐渐释放,届时药店终端的经营模式也将相应有所调整。
2006年,上游研发领域很有可能在政策的推动下继续洗牌。仿制药申报的大幅增长已经在2005年受到关注,尤其是仿制风潮正在席卷中药产业。由此产生的两方面的影响已经形成——一是审评部门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再就是下游的低水平重复日益严重。而不久前,有知情人士透露,国家正在酝酿对仿制药申报进行调控,以遏制目前的仿制风潮。如果2006年有相关政策出台,必然对整个新药研发领域产生新的导向作用。
, http://www.100md.com
此前还有消息说,有关部门正在关注医药产品一药多名的问题,很有可能在2006年出台针对该问题的解决办法或政策。
从远期来看,新医改方案的最终出台也将带来不啻于一枚炸弹的轰动效果。若此前传闻的将三甲以下医院转变为社区医院的做法付诸实践,那么目前决定药品销售额80%的医院终端必将重新建立流通秩序,这对上游制药企业而言是不容小视的。
产业分化加剧
后GMP时代的中国医药产业正全面步入战国时代。去年年末的两出大戏多少令人有点感悟:老牌劲旅三九系在一片追债声中彻底坍塌,怀揣医药航母梦想的华源系没折腾几年就步履维艰,足见做大容易做强难。而与此同时,康恩贝、神威、福瑞达等一批新生代企业凭借各自的核心能力开始抢班夺权,纷纷挤入制药企业百强榜前列。
企业分化在加速,上演着“向左走,向右走”的产业格局。2006年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
, 百拇医药
2005年7月5日,专科药市场出身的正大福瑞达从博士伦口袋里掏得2亿美元重金,令不少国内同行艳羡不已。估计在2006年类似的新型企业将不在少数。
同样在流通领域,企业分化也将加速。尽管流通模式的创新将进一步加速,但远水难解近渴。一时之间,逐渐滑坡的盈利水平仍构成商业企业生存的主要压力,2006年医药商业单位仍将在微利环境中艰难地寻找商机。
新型民营医药商业企业仍将是2006年医药流通业创新思维的引导力量。伴随着第三终端的崛起,大医药物流企业的区域化竞争将加速,九州通制造的快批模式也有转型的迹象,预计在2006年下半年将有所体现。
不久前,图霸西南市场的四川科伦正在当地加紧布局,耗资5000多万元收购和重组了当地63家二级医药公司以及配送中心,其规模基本可以覆盖整个川渝的第三终端市场。而九州通也在四处扩张,企图在几大区域建立配送网络,不久前也是不惜代价二进重庆,意图将业务范围覆盖到西南市场。可以预见,2006年在几个药品消费大省都可能孵化出类似河北东盛英华的本土医药物流巨头,医药商业的集中度将由此进一步得到提升。
, http://www.100md.com
外资步步为营
2005年12月23日,礼来在中国上市了其2005年在华的第四个新药,并声称今后5年将在中国加速引进15个新药。礼来这种新药上市速度在之前是鲜有的。
种种迹象表明,经过前几年的探索,跨国公司正试图全面开拓中国市场。
从2005年初诺华宣布进军中国非处方药市场以来,各家跨国公司在华动作频频,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争食中国这个高速增长的新型药品市场。外企如此活跃,原因何在?首先,礼来等早先一批外企来华已有10年左右,按照外企一贯的谨慎态度,在一个新市场可能会有7~8年不盈利的准备期,之后便会加速开拓市场;其次,中国医药市场已经成为亚太医药市场的一大亮点,目前很多外企都准备把亚太总部迁至上海;再而,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趋于规范,使外企引进新药的最大顾虑得以逐渐消除,2006年很可能是外资新药上市的高峰期。
, 百拇医药 2006年,全球新药研发资源的转移仍在继续,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研发转移的首选。
继2002年1月诺和诺德首个在北京设立开发中心后,阿斯利康、礼来、罗氏纷纷在上海浦东建立研发机构,GSK在天津建立非处方药的研发中心,欧加农在南京建立研发中心。不久前,全球最大的制药商辉瑞公司宣布其世界级研发中心正式落户上海,辉瑞总裁凯伦•凯特告诉业界,在未来5年内,辉瑞公司将为该研发中心的投资超过2亿元人民币。至此,辉瑞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已经超过5亿美元。
不过有一个方面值得关注,不少跨国制药企业的在华研发中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新的趋势:他们在筛选新药时开始更多地关注中药材和中药产品,而从中药产品中提取有效成分研制成新的化学药品的思路已被提上跨国药企的研发日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就给国内的中药研发带来了巨大压力,显然,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已刻不容缓。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元旦特刊, 百拇医药(陈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