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7451
医械产业惊现第一道价格“刀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6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3期(总第2256期 2006.01.06)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联合发文从严核定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

    在化学药降价已成大势,中成药价格也开始被关注之后,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近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制定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指导意见的通知》犹如一道价格“刀光”,亮在医疗器械企业面前。

    “不盈利”是核心

    《通知》的最大亮点莫过于首次宣布将对大型医用设备计算并公布平均成本,各地参考平均成本制定价格,并强调要遵守弥补合理项目、不盈利原则;“不得区别设备产地、型号,应根据医院不同等级,合理拉开差价”,则展示了国家扭转国产设备、进口设备收费标准不一致局面的决心。其中,“不盈利”是核心精神,可见矛头直指医疗器械不合理的价格问题。

    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器械检查费用已经成为继药费之后病人的第二大负担。其直接原因是目前大型医用设备特别是进口设备的检查收费标准偏高,部分医疗机构在利益驱动下,盲目购进大型医用设备乱检查、乱收费。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而且浪费了医疗资源。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16%的CT扫描没有必要。
, 百拇医药
    因此,该通知的出台可谓顺应民声。为患者减负是其根本意旨同时对医院,希望能够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醒其不要超前盲目配置各种大型设备和巧立名目重复收费,表达了国家要斩断医院创收“另一手”的决心。

    国企的“春天”?

    《通知》中最引起企业方面关注的是统一国产和进口设备的收费标准。此前,由于早期国内企业制造能力不够,需依赖进口,国家对国内外设备收费一直实行价格双轨制。这导致了医疗机构对进口设备的盲目追求。有数据分析,我国数字医疗设备的市场份额大部分被跨国公司占有,如核磁共振,我国现有装机总量为1500~2000台,其中3/4是进口产品。自2000年以来,国内企业大中型设备的出口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这一事实表明我国的产品已得到国外认可,技术性能有所提高。不可否认,国外产品比国内产品的技术性能好,然而,这只是医院选择进口设备的部分原因,真正重要的原因还是利益。

    价格的统一无疑是给国内企业一个公平的待遇。难怪有的国企高呼“这不亚于给我们带来一个春天”,而有的外企则发出了“拿走了国外设备最大一只诱饵”的感叹。虽然仅对收费价格进行统一,国内企业的优势也许还不能得以充分体现,但国家进一步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整顿医疗器械市场的前奏已经响起。
, 百拇医药
    牟利的冲动能否抑制

    在为这个价格改革叫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可忽视的两个问题。

    首先,目前大型医用设备检查费用偏高,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在改革价格的同时,比如实行医院之间互认检查制度来整合医用设备检查资源,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在医疗机构过度市场化的行为未能予以纠偏之前,能否达到这样的预想效果?在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没有解决之前,能否仅靠价格改革来抑制目前医疗机构牟利的冲动?此前,卫生部门曾希望通过“四降一升”的试点,来降低包括大型设备检查治疗费在内的医院不良行为,结果收效就不大。

    另外,对于国产医疗器械厂家,即使现在统一了收费标准,甚至以后实施了降价,就一定能扭转现在大部分市场为外企占据的局面吗?技术、质量都是掣肘的内伤。

    因此,《通知》的出台只是开始,医疗器械行业深层次的演进还在后头。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3期, http://www.100md.com(殷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