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仍未销声匿迹
1月29日是世界麻风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情系麻风病患者,温暖困难群体。” 我国90%的县(市)的麻风病患病率已控制在1/10万以下。但是,在全国整体疫情下降的同时,部分地区疫情依然十分严重。为此,国家卫生部、民政局等机构联合发文,要求各级政府、各部门对麻风病人给予足够的关心。
官大爷的“特异功能”
官大爷年近70岁,他身体结实,一生未婚,到老了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虽然过着单身的日子,但他生性开朗,喜爱热闹,经常和孩子们“闹”在一起。由于他有讲不完的故事,孩子们也很喜欢和他在一起,听他讲有趣的故事。这天,他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特异功能”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是他自己年轻时经历过的真实事情。
那年他才25岁,在一家煤矿做挖煤工。有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手和脚上有几块淡红色的斑,而且斑上好像有蚂蚁在爬,他以为是湿气重的缘故,由于症状不严重,加上每天都要干苦累的活儿,他也没有在意。这天,一位工友不小心把一杯刚烧开的热水淋到他手上的红斑上,他竟然一点痛觉都没有!更让大家吃惊的是,他那长斑的皮肤上就是用针刺、用烟头烫,他都不会感到痛!于是大家都说他有“特异功能”!为此,他还得意了好一段时间呢!
, http://www.100md.com
小官有“特异功能”的消息传到了矿上医生的耳里,医生赶来看了他的手后,怀疑他得了麻风病。于是小官立即被送往上级医院做检查,结果他被确诊为麻风病,属结核样型。(江春)
皮肤、神经病变要当心
由于患者对麻风杆菌感染的细胞免疫力不同,病变组织会有不同的组织反应。麻风病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 结核样型麻风
结核样型是最常见的麻风病类型,约占70%,因其病变与结核性肉芽肿相似,故称为结核样麻风。患者有较强的细胞免疫力,因此病变局限化,病灶内含菌极少,甚至难以发现;病变发展缓慢,传染性低;主要侵犯皮肤及神经,绝少侵入内脏。
皮肤:病变多发生于面、四肢、肩、背和臀部皮肤,呈境界清晰、形状不规则的斑疹或中央略下陷、边缘略高起的丘疹。因病灶多围绕真皮小神经和皮肤附件,故引起患者局部感觉减退和闭汗。病变消退时,局部仅残留少许淋巴细胞或纤维化,最后,炎性细胞可完全消失。
, 百拇医药
周围神经:最常侵犯耳大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神经及胫神经,多同时伴有皮肤病变,患者神经变粗。和皮肤病变不同的是,神经的结核样病灶往往有干酪样坏死,坏死可液化形成所谓“神经脓肿”。病变愈复时,类上皮细胞消失,病灶纤维化,神经的质地因而变硬。神经的病变除引起浅感觉障碍外,还伴有运动及营养障碍,严重时出现鹰爪手、垂腕、垂足、肌肉萎缩、足底溃疡以至指趾萎缩或吸收、消失。
2. 瘤型麻风
瘤型麻风约占麻风患者的20%,因皮肤病变常隆起于皮肤表面而得名。其特点是患者对麻风杆菌的细胞免疫缺陷,病灶内有大量的麻风杆菌,传染性强,除侵犯皮肤和神经外,还常侵及鼻粘膜、淋巴结、肝、脾以及睾丸,病变发展较快。
皮肤:初起的病变为红色斑疹,以后发展为隆起于皮肤的结节状病灶,结节境界不清楚,可散布或聚集成团块,常溃破形成溃疡,多发生于面部、四肢及背部。面部结节呈对称性,耳垂、鼻、眉弓的皮肤结节使面容改观,形成狮容。病变消退时,麻风杆菌数量减少,形态也由杆状变为颗粒状,泡沫细胞减少或融合成空泡,纤维组织增生。
, http://www.100md.com
周围神经:受累神经也变粗,镜下可见神经纤维间的神经束衣内有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抗酸染色可在泡沫细胞内查得大量麻风杆菌。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和结核样型相似。
粘膜:鼻、口腔,甚至喉和阴道粘膜均可受累,尤以鼻粘膜最常发生病变。
脏器:肝、脾、淋巴结和睾丸等脏器常被瘤型麻风波及,可伴有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镜下可见泡沫细胞浸润。睾丸的曲细精管如有泡沫细胞浸润,可使精液含有麻风杆菌而通过性交传染他人。
除结核型和瘤型以外,麻风病还有较少见的界限类及未定类。(秋思)
会传染亦可治愈
麻风病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引起,从染色特性而论,麻风菌和结核杆菌一样,是一种抗酸菌。麻风菌的形态和结核菌相似,但较粗短,人工培养迄今尚未成功。本病的传染途径尚未十分明了,其传染源为瘤型和界限类患者,患者的鼻、口分泌液、汗液、泪液、乳汁、精液及阴道分泌物均含麻风菌,通常认为主要传染方式是藉上述分泌液或患者皮肤病变的微小伤口(甚至无破损的病变皮肤)排出的菌体感染他人,一般系通过长期的直接接触,但间接接触(通过衣服、用具)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 百拇医药
麻风杆菌侵入体内后,先潜伏于周围神经的鞘膜细胞或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内,受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展为何种病理类型,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患者虽亦有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但抗体对抑制和杀灭麻风杆菌似不起重要作用。在细胞免疫力强的状态下,麻风杆菌将被巨噬细胞消灭而不发病,反之,麻风杆菌就会得以繁殖,引起病变。本病的潜伏期长达2~4年,但也有在感染数月后发病者。
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及时截断传染源是预防麻风病的主要措施。卫生部印发的《麻风病联合化疗手册》规定,对于多菌者可用利福平600mg,每月一次看服;氯苯吩嗪300mg,每月一次看服,每日50mg自服;氨苯砜每日100mg自服,疗程至少24个月。对少菌者可用利福平600mg,每月一次看服;氨苯砜每日100mg自服,疗程6个月。(婉儿 江春)
麻风病口诀
■岭南风
, 百拇医药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2期, http://www.100md.com
官大爷的“特异功能”
官大爷年近70岁,他身体结实,一生未婚,到老了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虽然过着单身的日子,但他生性开朗,喜爱热闹,经常和孩子们“闹”在一起。由于他有讲不完的故事,孩子们也很喜欢和他在一起,听他讲有趣的故事。这天,他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特异功能”的故事。这个故事其实是他自己年轻时经历过的真实事情。
那年他才25岁,在一家煤矿做挖煤工。有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手和脚上有几块淡红色的斑,而且斑上好像有蚂蚁在爬,他以为是湿气重的缘故,由于症状不严重,加上每天都要干苦累的活儿,他也没有在意。这天,一位工友不小心把一杯刚烧开的热水淋到他手上的红斑上,他竟然一点痛觉都没有!更让大家吃惊的是,他那长斑的皮肤上就是用针刺、用烟头烫,他都不会感到痛!于是大家都说他有“特异功能”!为此,他还得意了好一段时间呢!
, http://www.100md.com
小官有“特异功能”的消息传到了矿上医生的耳里,医生赶来看了他的手后,怀疑他得了麻风病。于是小官立即被送往上级医院做检查,结果他被确诊为麻风病,属结核样型。(江春)
皮肤、神经病变要当心
由于患者对麻风杆菌感染的细胞免疫力不同,病变组织会有不同的组织反应。麻风病变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 结核样型麻风
结核样型是最常见的麻风病类型,约占70%,因其病变与结核性肉芽肿相似,故称为结核样麻风。患者有较强的细胞免疫力,因此病变局限化,病灶内含菌极少,甚至难以发现;病变发展缓慢,传染性低;主要侵犯皮肤及神经,绝少侵入内脏。
皮肤:病变多发生于面、四肢、肩、背和臀部皮肤,呈境界清晰、形状不规则的斑疹或中央略下陷、边缘略高起的丘疹。因病灶多围绕真皮小神经和皮肤附件,故引起患者局部感觉减退和闭汗。病变消退时,局部仅残留少许淋巴细胞或纤维化,最后,炎性细胞可完全消失。
, 百拇医药
周围神经:最常侵犯耳大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腓神经及胫神经,多同时伴有皮肤病变,患者神经变粗。和皮肤病变不同的是,神经的结核样病灶往往有干酪样坏死,坏死可液化形成所谓“神经脓肿”。病变愈复时,类上皮细胞消失,病灶纤维化,神经的质地因而变硬。神经的病变除引起浅感觉障碍外,还伴有运动及营养障碍,严重时出现鹰爪手、垂腕、垂足、肌肉萎缩、足底溃疡以至指趾萎缩或吸收、消失。
2. 瘤型麻风
瘤型麻风约占麻风患者的20%,因皮肤病变常隆起于皮肤表面而得名。其特点是患者对麻风杆菌的细胞免疫缺陷,病灶内有大量的麻风杆菌,传染性强,除侵犯皮肤和神经外,还常侵及鼻粘膜、淋巴结、肝、脾以及睾丸,病变发展较快。
皮肤:初起的病变为红色斑疹,以后发展为隆起于皮肤的结节状病灶,结节境界不清楚,可散布或聚集成团块,常溃破形成溃疡,多发生于面部、四肢及背部。面部结节呈对称性,耳垂、鼻、眉弓的皮肤结节使面容改观,形成狮容。病变消退时,麻风杆菌数量减少,形态也由杆状变为颗粒状,泡沫细胞减少或融合成空泡,纤维组织增生。
, http://www.100md.com
周围神经:受累神经也变粗,镜下可见神经纤维间的神经束衣内有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抗酸染色可在泡沫细胞内查得大量麻风杆菌。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和结核样型相似。
粘膜:鼻、口腔,甚至喉和阴道粘膜均可受累,尤以鼻粘膜最常发生病变。
脏器:肝、脾、淋巴结和睾丸等脏器常被瘤型麻风波及,可伴有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镜下可见泡沫细胞浸润。睾丸的曲细精管如有泡沫细胞浸润,可使精液含有麻风杆菌而通过性交传染他人。
除结核型和瘤型以外,麻风病还有较少见的界限类及未定类。(秋思)
会传染亦可治愈
麻风病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引起,从染色特性而论,麻风菌和结核杆菌一样,是一种抗酸菌。麻风菌的形态和结核菌相似,但较粗短,人工培养迄今尚未成功。本病的传染途径尚未十分明了,其传染源为瘤型和界限类患者,患者的鼻、口分泌液、汗液、泪液、乳汁、精液及阴道分泌物均含麻风菌,通常认为主要传染方式是藉上述分泌液或患者皮肤病变的微小伤口(甚至无破损的病变皮肤)排出的菌体感染他人,一般系通过长期的直接接触,但间接接触(通过衣服、用具)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 百拇医药
麻风杆菌侵入体内后,先潜伏于周围神经的鞘膜细胞或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内,受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展为何种病理类型,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力。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患者虽亦有特异性抗体的产生,但抗体对抑制和杀灭麻风杆菌似不起重要作用。在细胞免疫力强的状态下,麻风杆菌将被巨噬细胞消灭而不发病,反之,麻风杆菌就会得以繁殖,引起病变。本病的潜伏期长达2~4年,但也有在感染数月后发病者。
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及时截断传染源是预防麻风病的主要措施。卫生部印发的《麻风病联合化疗手册》规定,对于多菌者可用利福平600mg,每月一次看服;氯苯吩嗪300mg,每月一次看服,每日50mg自服;氨苯砜每日100mg自服,疗程至少24个月。对少菌者可用利福平600mg,每月一次看服;氨苯砜每日100mg自服,疗程6个月。(婉儿 江春)
麻风病口诀
■岭南风
, 百拇医药
1.生疮生癣,不痛不痒;
2.红斑白斑,麻木闭汗;
3.虎口无肉,手指弯曲;
4.吊脚跛行,歪嘴兔眼;
5.眉手脱落,面如酒醉;
6.手足起泡,不知痛痒;
7.四肢筋痛(神经),疼痛难忍;
8.足底溃烂,久治不愈;
9.面部结节,耳垂肥大;
10.长期接触,勿忘检查。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2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