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财经.知本
编号:10958292
回眸2005之并购与整合——五大案例见证“医药整合年”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0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1.10
     纵观2005年,医药企业并购和整合此起彼伏,一批在医药行业颇具影响力、在医药板块颇具代表性的大型医药集团,在这一年纷纷展开并购后的整合。

    ■主题词:洗盘

    案例:华源集团之华源系

    华源集团仅用13年时间,将资产从1.4亿元扩大到567亿元,拥有8家上市公司,并晌揭┬幸底畲蟮钠笠抵弧H欢锛胤矗醇抛钪瘴茨芴油炎?br>金链断裂的命运。

    事实上,华源集团内部整合早就悄然展开。2005年4月,双鹤药业宣布,将所持“利润奶牛”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35%股权作价2.5亿元出让;7月,华源制药决定,将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以1.6亿元的价格,整体转让给由华源生命控制的北京医药集团;11月,上药集团注资3.5亿元,注入价值4300万元权益性资产,协助处于巨亏困境中的ST中西推出医药类公司中首例纯重组式对价股改。12月,双鹤药业又卖掉2家异地商业公司,并将另两家公司合二为一。
, http://www.100md.com
    上述整合,华源集团目的或是资源重配、重塑核心竞争力,或是为了收缩战线、提升业绩,或是出于投资效益与投资成本的考量,但都反映出华源集团及其辖下公司财务状况吃紧、资金链紧绷或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因此,放慢脚步、重整资源成为华源集团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而据介绍,诚通集团对华源集团注资的50亿元,其中25亿元为资本金注入,另25亿元很有可能用于华源集团清理即期对外欠债以及弥补呆坏账损失。因此,华源集团乃至华源系的内部整合,或许将经历一个较长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

    ■主题词:瘦身

    案例:三九集团之三九系

    随着以三九胃泰为代表的品牌经营及业绩持续发酵,三九集团围绕医药产业多领域的并购以及多元化投资经营不断膨胀,其资产已由初创时的500万元猛增至大约200亿元。
, http://www.100md.com
    三九集团高速发展尤其是后期过度扩张诱发而来的危机爆发于2001年。2001年10月,三九集团控股子公司三九医药公告称,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三九医药资金额超过25亿元。三九医药2000年3月IPO募资16.66亿元以及三九医药上市前后相当部分的累计盈利,被三九集团及其关联公司以各种名目占用。而据三九医药2004年年报透露,实际情况比早前公告的严重得多。截至2004年12月31日,三九集团及其关联方在采取了多次清欠行动后,仍累计拖欠三九医药占用金高达37亿元。

    整合成为三九集团摆脱危机的惟一选择。

    2005年4月,三九集团持有的三九发展29.5%股权,以及三九医药持有的38.11%股权,分别转让给浙江鼎立集团、山西振兴集团两家非医药民营企业,获得总转让款约4.11亿元,直接导致三九系解体。进入四季度,三九集团又将计划打造“万家零售店”的三九医药连锁公司低价贱卖。显然,一系列转让、变卖资产举动表明三九集团欲打破债台高筑的困局、解开占用资金死结的决心。
, http://www.100md.com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苦苦挣扎的三九集团下一步并不排除有更大的整合,包括进一步出让控制权,以达到瘦身的目标。

    ■主题词:收缩

    案例:东盛集团之丽珠集团

    众所周知,围绕丽珠集团控制权,东盛集团与健康元一度成为“并购冤家”。2001年,东盛集团以1.7亿元受让并托管原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12.72%股权,成为丽珠集团第一大股东。觊觎丽珠集团控股权已久的健康元随即打响了收购战,并于2002年3月至6月份从一级市场、二级市场、A股市场及B股市场多线作战,从而以持股约25%的绝对优势一跃成为丽珠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在东盛集团的一系列并购活动中,也有资本不足的阴影伴随其中。东盛集团拟通过东盛科技实施增发新股的计划,但两度无果而终。东盛科技和潜江制药又频频以股权质押进行贷款,资金仍然周转不灵。近两年来,市场不断传出东盛集团资金链紧绷的消息。
, 百拇医药
    或许是东盛集团觉察到资金面出现严重问题,刚刚完成丽珠集团股权过户,东盛集团立即于2005年2月达成转让协议,以原收购价1.7亿元将所持丽珠集团12.7%股权转让给了昔日对手健康元。

    很明显,东盛集团此举在于缓解资金紧张的困境。而东盛集团似乎意识到,缩短战线获得资金远比在丽珠集团部分持股更重要。

    ■主题词:发展

    案例:国药控股之一致药业

    对于一致药业而言,产权转让带来的经营业绩新气象或许大大超过了事前的预期。

    2004年1月,由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持股51%、复星医药持股49%的国药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国药控股)成功击败各路竞争者,一举成为一致药业新的控股股东。年报显示,一致药业2004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76亿元,比上年度下降8.85%;实现净利润2725.42万元,比上年度猛增79.41%。一致药业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实现盈利大增,反映出国药控股“剥离不良资产”的业务管理新举措取得实效。
, 百拇医药
    由中国最大的医药商业集团和中国大型民营医药集团“强强联合”而成的国药控股及其一致药业,不会放过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国药控股成功获得了一个资产变现,盘活资产的平台;二是国药控股旗下数十家子公司的优质资产进行重新配置,有了一个有利的途径;三是一致药业发展空间拓宽,经营规模迅速扩大。过去,一致药业受地域限制只能以深圳为大本营辐射周边地区,随着国控广州的加盟,一致药业将利用深圳及广州两个基地直接面向全国市场,甚至海外市场。而收购国控广州的股权后,估计2005年一致药业主营业务收入将激增至50亿元。

    ■主题词:跨越

    案例:上实集团之上实联合

    除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业界大部分人士对上实集团和上实联合似乎并不熟悉。上实集团和上实联合以往业务重心和医药行业不相干。可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上实集团几经嬗变已经成为一个横跨多个行业的大型综合型控股集团,而作为上实集团的子公司,上实联合则逐步转型为一家以医药为主体的大型专业公司。
, 百拇医药
    上实联合原为纺织类公司,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涉足医药业。2000年6月获准以每股17.36元增发新股5000万股,令上实联合进军医药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截至2004年12月31日,上实联合全年主营业务收入22.39亿元,医药收入占主营比重已达九成以上,净利润也达1.05亿元。而从上实联合发展的轨迹观察,即使进军医药产业,上实联合也是采取“量体裁衣”、“有取有舍”、“稳步推进”的发展策略。

    2005年,上实联合最大的动作莫过于与上实集团旗下的H股公司上实控股进行资产置换。6月,上实联合推出资产置换方案,以旗下商务网络公司全部股权和所持联华超市21.17%股权作价4.33亿元,与上实控股旗下厦门中药61%股权、辽宁好护士药业55%股权、杭州胡庆余堂药业51%股权以及胡庆余堂国药29%股权总价值4.45亿元进行置换。

    此次整合的结果是,上实联合医药资产进一步扩充,经营规模进一步放大。有理由相信,整合后的上实联合其医药产业实力可与国内一流医药企业媲美。而最近上实集团宣布凯力康、H101和TNF3等三个国家一类新药获得批准,无疑将大大提升上实集团及上实联合在医药行业的地位。
, 百拇医药
    文/广义

    观点:医药行业并购要点

    ——并购活动要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服务,并购前要计划好并购后的整合方案;

    ——很多情况下企业进行并购的目的是通过做大而做强,重点在于做强,不能误入做大却不强的歧途;

    ——并购的目标企业的业务应该同本企业业务具有互补性,并且是本企业擅长经营的领域;

    ——通过对企业的资产以及预期效益进行评估后合理出价;

    ——并购活动一定要在保证企业资金链稳定的前提下进行。

    (张薇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