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研发人才荒”值得关注
原料药论坛|APIs Forum
近日,《华尔街日报》有报道,素以后台支持人才济济而闻名的印度,现在陷入了国内服务业合格员工日益紧缺的尴尬境地。这轮人才紧缺波及多个行业,但尤以药物研发、软件开发等科技行业的情况最令人担忧,这可能将削弱印度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
目前发生在印度本土企业与跨国巨头之间的人才争夺大战异常激烈。报道中提及,印度某著名企业近几年的薪资水平虽然增长了一倍,但一年内还是流失了上百名有经验的研发人员,他们的去向就是那些已经涉足印度市场的跨国公司。作为回应,该公司展开了全球性的招聘行动,试图以最高10万美元的年薪将流失到外国竞争对手那里的人才再吸引回来;与之相对应的是,同期印度国内的年平均收入只有区区620美元。此外,为了遏制人才严重流失的局面,该公司还设立了一个内部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部门,以求让员工不必辞职也能扩展技能。
近20年来,印度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其实主要得益于全球医药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的全面低成本优势创造出的机会。而“全面低成本优势”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发能力。在旧专利法的配合下,“一般一项新药推出后,印度的制药企业可以在3~6个月时间内就仿制出来,而这些仿制药在一年以内就可以上市”,这早已被业内所熟知。
过去印度制药企业的研发能力主要包括,“反工艺”技术和剂型改创两个方面,然而在印度政府修改了专利法之后,这两项优势的含金量均已大大降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除去南新、阮氏等一些重量级的公司外,印度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制药企业都面临着转型的难题,这与中国目前的情况非常相似。
如此看来,这场研发人员紧缺的危机来得真不是时候。可奇怪的是,既然情况类似,为何中国的制药企业却不太能感觉到研发人员缺失所带来的压力呢?难道我们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与印度相比,中国的本土市场空间相对较大,众多的制药企业选择运用营销手段争夺国内制剂市场的份额,并以此来替代风险较高的依靠研发投入带动的产业升级,所以研发人员的需求一直没有被放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生产企业已经明白,身处制药行业如果想走出去真正地成长起来,谁都不可能绕过研发这条必经之路——这并不是“是与否”的问题,而是“早与晚”的问题。那么,如果这样的一种观念能够成为共识,印度目前的“人才荒”,以及该国制药企业将会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研发人员紧缺的难题,就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将其应用在自己的企业中。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5期, 百拇医药(文昊)
近日,《华尔街日报》有报道,素以后台支持人才济济而闻名的印度,现在陷入了国内服务业合格员工日益紧缺的尴尬境地。这轮人才紧缺波及多个行业,但尤以药物研发、软件开发等科技行业的情况最令人担忧,这可能将削弱印度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
目前发生在印度本土企业与跨国巨头之间的人才争夺大战异常激烈。报道中提及,印度某著名企业近几年的薪资水平虽然增长了一倍,但一年内还是流失了上百名有经验的研发人员,他们的去向就是那些已经涉足印度市场的跨国公司。作为回应,该公司展开了全球性的招聘行动,试图以最高10万美元的年薪将流失到外国竞争对手那里的人才再吸引回来;与之相对应的是,同期印度国内的年平均收入只有区区620美元。此外,为了遏制人才严重流失的局面,该公司还设立了一个内部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部门,以求让员工不必辞职也能扩展技能。
近20年来,印度制药工业的快速发展,其实主要得益于全球医药产业转移的宏观背景的全面低成本优势创造出的机会。而“全面低成本优势”中,最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低成本、高效率的研发能力。在旧专利法的配合下,“一般一项新药推出后,印度的制药企业可以在3~6个月时间内就仿制出来,而这些仿制药在一年以内就可以上市”,这早已被业内所熟知。
过去印度制药企业的研发能力主要包括,“反工艺”技术和剂型改创两个方面,然而在印度政府修改了专利法之后,这两项优势的含金量均已大大降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除去南新、阮氏等一些重量级的公司外,印度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制药企业都面临着转型的难题,这与中国目前的情况非常相似。
如此看来,这场研发人员紧缺的危机来得真不是时候。可奇怪的是,既然情况类似,为何中国的制药企业却不太能感觉到研发人员缺失所带来的压力呢?难道我们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事实并非如此,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与印度相比,中国的本土市场空间相对较大,众多的制药企业选择运用营销手段争夺国内制剂市场的份额,并以此来替代风险较高的依靠研发投入带动的产业升级,所以研发人员的需求一直没有被放大。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生产企业已经明白,身处制药行业如果想走出去真正地成长起来,谁都不可能绕过研发这条必经之路——这并不是“是与否”的问题,而是“早与晚”的问题。那么,如果这样的一种观念能够成为共识,印度目前的“人才荒”,以及该国制药企业将会采取什么办法来解决研发人员紧缺的难题,就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或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将其应用在自己的企业中。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5期, 百拇医药(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