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08740
先缺血 后溢血 沙龙病情细分说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2日 《当代健康报》 2006.01.12
     综合各方面报道得知,以色列总理沙龙已经二次住院三上手术台进行开颅手术。看来真要给这位总理的脑袋安个“拉锁”啦。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沙龙遭遇的前因后果,找到人们应该吸取的教训。

    看看沙龙的身体状况:已近78岁,老年动脉硬化;重度肥胖,1.7米的身高重达118公斤,体重指数为40.8,极度超重;还有未被发现的先天性缺损的心脏,可能在那里偷偷地制造蓄积凝血块(附壁血栓)等等,这些都是他头一次发生轻度中风的危险因素。要怪只能怪他自己,没有更早更有效地减肥,还把体重当成“国家机密”,仍喜欢吃肉食和大餐。要说有点遗憾的话,就是医学如此发达的国家,竟没有早一点为自己的总理检查出心脏缺损?

    由于轻度中风的警示,医生给他做了详细检查,这才发现他的心脏有个先天性漏洞。因为洞的周围容易窝藏凝血块(心脏的附壁血栓),随时可以部分脱落,随血流游荡,引起血栓栓塞性疾患,当然也是脑中风(栓塞)的危险因素之一。至于沙龙的轻度中风是不是来源与心脏的栓子,不能肯定。但只要心脏存在容易产生附壁血栓的隐患(先心病、瓣膜病、房颤等),都应该积极治疗。介入修补心脏缺损是目前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医生决定给他做插管补洞手术是完全正确的。
, http://www.100md.com
    中风一般分两种类型: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前者脑血管没有破,只是血管腔被自己形成的血栓或随血流漂来的凝血块(栓子)堵塞,局部脑组织发生了缺血。而出血性中风是脑血管发生了破裂出血,脑内形成了积血或血肿。沙龙半月前的第一次轻度中风属于缺血性中风,是血管因为自身硬化血栓形成闭塞的,还是由于心脏缺损处脱落的小血凝块漂来堵塞了脑动脉,不能确定。不过可以肯定,是微血栓,脑缺血是一过性的,脑组织没有严重损害,他很快恢复了知觉,属于轻度中风。尽管缺血性中风后有可能再次发生严重中风,但多数应该是同类性质的缺血性中风。但沙龙的再发中风却变成了出血性中风,而且又是那么顽固性的出血,需要多次手术止血还不能控制。这不能不让人想到沙龙身上有凝血障碍因素。这种缺血性中风转化或再发为出血性中风的情况,最多见的原因是使用抗凝血药物不当造成的,他的私人医生也承认了这一点。

    沙龙的私人医生梅尔宗承认了出血与防凝治疗有关。他说:“此前我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治疗轻度中风时最为关键的手段是避免发生新的更严重的中风,为此对病人进行了抗凝治疗,稀释血液,疏通血管,但这并不能排除产生脑溢血等副作用的风险。遗憾的是,这种情况还是发生了。”后来透露的情况表明,自从两周前第一次中风后,沙龙就一直服用抗凝血剂。看来沙龙顽固性脑出血的祸根就是抗凝血药物使用不当,所以说沙龙有“冤情”。
, 百拇医药
    多年以来,抗凝治疗一直被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之一。有医师认为抗凝药物可预防脑卒中早期的再栓塞,有防止发生二次中风的作用;但近来多数研究表明,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抗凝治疗可以防止早期的再中风。相反,抗凝治疗可伴随着并发出血危险性的增高,包括梗死部位的出血。一些大型研究报告表明,溶栓治疗的出血率最高,约为6%~10%;抗凝药次之;抗血小板药物引发再出血率比较低,也在1%~2%。几乎所有的试验组均表明抗凝治疗可增加出血的危险性,且颅内出血的危险性随着剂量增大而增加。因此抗凝治疗不能广泛应用,如果应用必须十分慎重。

    医生都知道,轻度中风往往是严重中风的先兆,怎么可以第三天就让病人出院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呢?而且病人还在服用着抗凝药物。为什么不留院观察,随时监测其凝血系统的动态变化呢?既然已经决定实施介入性补心手术,为什么不早几天住院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呢?甚至在手术前一天还让病人留宿在偏远的农场,以至于沙龙发生严重中风后,在车上颠簸1个多小时才送到医院,不是脑出血也可能颠出脑溢血!难怪有位大夫说,如果不是总理,当时的状态真不能予以抢救了。

    所以我们说,广大公众应从沙龙身上吸取忽视健康的教训,而医务人员更应从沙龙的救治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启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