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857801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三)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12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1期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分 联合制定

    (续2006年1月5日第31版)

    六、实验室检查

    (一) 生化学检查

    1.ALT和AST 血清ALT和AST水平一般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最为常用。

    2.胆红素 通常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但需与肝内和肝外胆汁淤积所引起的胆红素升高鉴别。肝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常较高,且呈进行性升高,每天上升 1倍正常值上限 (ULN),且≥10×ULN;也可出现胆红素与ALT和AST分离现象。

    3.凝血酶原时间 (PT) 及 PTA PT是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 PTA是PT测定值的常用表示方法,对判断疾病进展及预后有较大价值,近期内PTA进行性降至40%以下为肝衰竭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20%者提示预后不良。亦有用国际标准化比 (INR) 来表示此项指标者,INR值的升高同PTA值的下降有同样意义。

    4.胆碱酯酶 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对了解病情轻重和监测肝病发展有参考价值。

    5.血清白蛋白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下降或球蛋白升高,表现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

    6.甲胎蛋白 (AFP) 明显升高往往提示HCC,可用于监测HCC的发生;AFP升高也可提示大量肝细胞坏死后的肝细胞再生,可能有助于判断预后。但应注意AFP升高的幅度、持续时间、动态变化及其与ALT、AST的关系,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B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