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7915
“黄牛”的末日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0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9期(总第2262期 2006.01.20)
     评说|Comment

    随着《直销管理条例》的发布,直销这种营销模式仿佛成了“情绪低落”的中国保健品企业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同时也引起了一些医药企业的翘首。业内人士曾预言,随着该条例的正式实施,中国市场,尤其是医药保健品市场将掀起一股直销热。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该条例实施一个多月来,直销牌照的申请并没有出现业界预想的火爆情形。目前只有几个大型制药及保健品企业递交了申请牌照的资料。而与直销牌照申请冷清迥然不同的是,一种被称为“黄牛”的群体“火爆登场”。不过此“黄牛”不是火车站广场上悄悄走近你然后冷不丁从袖管里露出车票吓你一跳的彼“黄牛”,他们做的可不是一两百元一张的“小单”,而是动辄几百上千万元的“大买卖”,他们的地位也由猥琐似“过街老鼠”,摇身一变为一些企业老总的座上客。有媒体日前报道,虽然直销牌照至少要等到今年3月初才开始发放,但目前一个直销牌照最高已经被“黄牛”们卖到了1000万元,中间的“服务费”开价上升到了100万~150万元。而“黄牛”们用来交易的直销牌照,不过是“期牌”。
, 百拇医药
    存在的不一定合理,但存在的事物必然有其存在的依据。倒票的“黄牛”也好,声称可以预订直销牌照的“掮客”也罢,他们存在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是资源紧缺,所谓“奇货可居”。由于首批“直销牌照僧多粥少”,再加上没人知道下一批发放牌照要等到何时,所以政府颁发的第一批直销牌照也就成了准直销企业争夺的对象。那么,为何直销牌照台前申请冷清而幕后交易却很火热呢?据业内人士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大企业申牌不积极,而中小企业又因资产、保证金等方面要求高而显得信心不足,这给“黄牛”们留下了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二是正规渠道不畅通。一些中小企业对审批直销牌照的运作不明了,于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寻找“救命稻草”,高价倒卖牌照的“黄牛”便浑水摸鱼,成为了这些中小企业的座上宾。

    “黄牛”就是“黄牛”,别指望他有“通天”的能量。而如果要说他们还有什么本事的话,就是“耍嘴皮子”,把“牛皮吹到天上”,取走你荷包里的银子。他们会告诉你跟某某部某某人关系熟,或者干脆说办牌照的跟他是某某关系。一旦你对他拿到牌照“确信无疑”,他还会煞有介事地与你签订一份协议,仿佛生怕你侵犯他的权益似的。殊不知,国家在直销牌照的发放上有严格的要求,无论谁来经办,都必须达到相关要求才能办理。“黄牛”曾经红火一时,但他们并没有为任何一家企业带来实际申牌效果。而当企业意识到上当受骗后,订金已牢牢地揣在“黄牛”的腰包里,有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其实,企业大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申请直销牌照,只要本身素质过硬,不必采用旁门左道照样可以如愿以偿。而如果本身素质不过硬,即使有“黄牛”前来“助阵”,也不会奏效,最终只会落个鸡飞蛋打的结局。

    所幸的是,商务部在收到企业的问题反馈后,于日前印发了《商务部关于答复直销业有关问题的函》,对计划单列市转报企业申报材料、境外投资者从业经验证明、直销产品标准、服务网点、直销企业省级分支机构等相关问题逐一作了解答。而随着“申牌”透明度的提高和发照日期的临近,“黄牛”们生存的土壤日见贫瘠,末日也越来越近了。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9期, 百拇医药(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