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瘤的病因病理学研究进展
肥厚性瘢痕,,],肥厚性瘢痕;瘢痕瘤;病因;病理学性,1病因学研究,2病理学研究,参考文献
[关键词] 肥厚性瘢痕;瘢痕瘤;病因;病理学性[中图分类号]R622
在皮肤的愈合过程中,产生的瘢痕组织会高出皮肤表面,引起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甚者可导致严重的功能性问题或影响容貌,即所谓的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包括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瘤[1] 。本文对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瘤的病因病理研究进行综述。
1 病因学研究
过度增生的瘢痕组织性质与癌样肿瘤相似,称之为角化癌(Cancroid),后来又更名为cheloid。此词来源于希腊语chele,意为螃蟹的爪子[2] 。上世纪70年代Mancini和Peacock对过度增生的瘢痕组织进行经典性的界定:如果瘢痕组织增生超过皮肤高度并且局限于原发损伤范围,称之为肥厚性瘢痕;如果瘢痕组织增生超过皮肤高度并且不局限于原发损伤范围,称之为瘢痕瘤[3-4] 。肥厚性瘢痕常有部分自发性分离的过程且常与瘢痕挛缩有关,手术切除后一般不再复发,而瘢痕瘤易复发。肥厚性瘢痕通常于创伤后的4周内出现,而瘢痕瘤则出现于创伤后3个月甚至创后数年[1,5] 。1990年Muir等提出还存在着第三种类型—中间型,即具有瘢痕瘤的某些特征,但位于原发性伤口附近,手术切除后无复发趋势[6] 。肥厚性瘢痕的发生率在外伤后约为39%~68%,烧伤后约为33%~91%[7] 。
目前认为瘢痕瘤的发生可能与常染色体退行性变以及显性传代有关。相关因素包括A型血型、人类白细胞抗原-B14,-B21,-BW16,-BR5,-DPW3等[1,8] 。此外,瘢痕瘤的形成可能与机体免疫系统关系密切,例如与血清IgE水平有正相关关系。有观点认为性激素可能为相关因素
[8] 。例如瘢痕好发于青春期,孕期加重,但在更年期后的发生率则减低。
2 病理学研究
肥厚性瘢痕的治疗相对瘢痕瘤较为容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1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