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6年第1期
编号:10860632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药研究概况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期
急性心肌梗死,1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病机探讨,2辨证论治,3结语,【参考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常见心血管疾病,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其基本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造成管腔严重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中医把急性心肌梗死归于“真心痛”、“厥心痛”、“心痛”、“胸痹”等疾病范畴。为统一认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组(急症组)确定其中医病名为胸痹心厥[1]。

     1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病机探讨

    1.1 以往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夫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主血脉,司血液运行,由心气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不息。若素有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复因寒邪侵及,乘虚而入,致寒凝胸中,心阳不振,鼓血无力,心脉痹阻,胸痹心痛作焉;长期过度劳损,耗气损血,久则心气不足,血脉痹阻,终致心痛;向喜膏粱厚味,或恣饮暴食,或饥饱失常,久则损伤脾胃,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水停为饮,湿聚为痰,痰浊瘀滞,上犯心胸,胸阳不振,气机不畅,心脉痹阻;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因劳倦饮食所致。或年迈体衰,脏腑气血惧亏,致使心气亏虚,心脉不足,心脏失养,心痛由生。

    1.2 近代学者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近代学者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多趋向于本虚标实,病位在心。本虚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标实有血瘀、痰浊、寒凝、气滞等。各医家有不同认识,杨氏[2]认为心肾阳衰是根本,由于患者秉赋体质,年龄大小,病情轻重各不同,还可兼有瘀血,或痰湿。钟氏[3]认为多为素有阳气受损,加之情志过激,劳累过度,饮食不节等诱因,使心气(心阳)虚损或心气郁结,血脉瘀阻而发病。成启予[4]则认为本虚有阳气亏虚和阴血不足两方面,尤以前者为本中之本,标实可概括为寒、痰、瘀、情四端,表现为挛、浊、塞(或滞)、郁四方面,并称之为标实四要素。总之,结合临床,归纳其病机责之于本虚标实。甚则心阳阻遏,心气不足,无力鼓动,致胸痹心厥并心悸(即合并心律失常),或心肾阳虚,水邪泛滥,水饮凌心射肺,致胸痹心厥并心水(即合并心衰),或正气大虚,心阳暴脱,鼓动力锐减,心脉痹阻,气血阴阳严重失调致胸痹心厥并心脱(即合并休克)。

     2 辨证论治

    本病中医药治疗的方法大抵可归纳为辨证治疗,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专方专法治疗等几个方面。

    2.1 辨证治疗 本病的辨证分型较为复杂,说法不一。各地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本病的分型进行了研究。成氏[4]将AMI分为4型论治:(1)心悸短气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8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