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
高血压,1根据西医临床分期处方用药,2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处方用药,3结合典型症状加减用药,4根据中成药的性能合理用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节奏不断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高危人群逐年增加。因此,有效地防治高血压病,成为农村基层医疗工作的一大难点。笔者在运用中医防治高血压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必须掌握如下原则:中医辨证用药与西药相结合;传统中药理论与现代中药研究成果相结合;降低血压、改善症状与预防并发症相结合。即临床处方用药时尽量使用有降压作用的中药,不用或少用无降压作用的中药,杜绝用升压作用的中药;应尽量选择针对高血压病不同病理环节的中药,使其发挥协同作用,既能很好改善症状,又能预防并发症,充分发挥中药一药多效、一举多得的作用。在此原则指导下,总结归纳出如下处方用药技巧。
1 根据西医临床分期处方用药
现代医学将高血压病分为三期,临床上有比较严格的分期标准。在治疗本病时,首先要了解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期,在弄清楚高血压病的常见症状以及高血压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根据疾病的发展阶段合理、准确地选择应用中医治疗。如高血压病患者除血压升高外,可有头痛、头晕、头胀、颈部板着感、眼花、耳鸣、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烦闷、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是由高血压病直接引起的,有的只是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并无临床特异性。对于这类患者,若血压较长时间处于临界状态而未发展,可先不考虑降压,在中医辨证论治指导下,根据临床表现,酌情选用养血安神药、平肝潜阳药、疏肝解郁药、理气活血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不通过降压而使血压正常。若当用药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血压不降而反升,或处于高血压病一期、二期时,才考虑按高血压病进行辨证论治。若高血压病处于二期或三期,在使用中药治疗的同时,还应该配合使用西药降压。有血脂、尿酸偏高、水盐代谢障碍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者,可相应加入降血脂药、降尿酸药、利尿药等,也可选择一些虽无降压作用,但能很好改善症状的中药。此时,应该避免使用升高血压的中药,如陈皮、青皮、枳壳、枳实、款冬花、细辛、秦皮、蟾酥、巴豆、麻黄等及升高血糖的中药,如天花粉、党参、麦冬、川贝、陈皮、秦皮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