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几种特殊患者静脉穿刺的技巧
静脉穿刺,1水肿患者,2末梢循环差的患者,3消瘦或血管硬化患者,4肥胖患者,5烧伤患者,6老年患者,7小儿患者,8化疗患者,9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0慢性肝、肾衰竭患者,11瘫痪患者,【参考文献】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急诊、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临床疗效,同时也是对护士基本功的衡量和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检验。由于个体静脉条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差异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各类血管的特点,灵活掌握穿刺技巧,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笔者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近20年,在静脉穿刺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浅述如下,供同仁参考。1 水肿患者
临床上此类患者较多,因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的液体,致使表浅静脉不易被发现或触及,穿刺很容易造成失误。遇到此类患者时,首先应镇静、沉着。穿刺时要耐心地寻找血管,可在手背或足背先按摩皮肤,并按压血管周围的浮肿部位,使水肿液驱散至血管旁的皮下组织,使静脉显露,此时立即消毒与穿刺,往往不难取得成功。用2条止血带捆扎患者肢体,上下相距15cm,肢体远端1条最好选较宽的止血带,捆扎在患者的肘部、腕部或踝部,1min后松开下面1条,这时即可看见静脉[1]。
2 末梢循环差的患者
患者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低下,血管不充盈,血管通透性增强,在穿刺时肉眼很难见到充盈的静脉,但往往能隐约见到浅蓝色的血管走向。此时在静脉近心端扎紧止血带,再向静脉回流方向充分推压血流,或用一些物理刺激如拍打局部或热敷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