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疾病与性 > 艾滋病 > 科研进展
编号:10864824
艾滋病研究与防治专栏:HIV的免疫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478期
     HIV的免疫治疗包括两方面:治疗性疫苗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两者的科学依据、目的一样,但做法不一样。其科学依据在于:HIV的感染是依靠机体免疫系统控制的,早期病毒载量下降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复制能有效控制的结果,HIV病程进展与机体HIV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呈负相关;几乎所有的HIV都存在一定程度免疫功能异常,通过从外面引入免疫原或佐剂,以“挽救”衰亡中的免疫功能,调整、平衡已经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的免疫应答,最终使机体进入“CD4+HTL升高——HIV病毒载量减少”的良性循环状态。治疗性疫苗所给予的是HIV相关的各种形式的免疫原(从全病毒到病毒蛋白和表位肽,从蛋白形式到DNA形式);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所给予的是一些非特异免疫刺激剂、免疫调变剂或者免疫“佐剂”。

    到底是HIV的复制直接破坏了机体的免疫系统,还是HIV感染所引发强烈免疫应答导致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坏?如果实际情况属于后一种,即“免疫活化-细胞凋亡”是HIV病的真正发病机制,那么免疫治疗要采取的策略不应该是强化免疫治疗,而应该是弱化机体内过强的免疫反应。正是这种原因,有报道指出,以T细胞为靶向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与HAART(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治疗HIV/AIDS,不但有助于降低病毒载量,而且明显提高外周血CD4+HTL的数目。
, http://www.100md.com
    最近有报道指出,应用合成的免疫调变剂murabutide进行临床试验,在提高CD4+HTL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无尺度的网络,任何环节都是相通的,在HIV感染的情况下,其复杂性更加难以想象,这种网络型结构为我们提供了通过调节实现治疗的机会,无论在哪个节点插入,都可以使网络发生“漂移”,打破现有的不平衡状态,从而通过免疫系统进化所形成的自稳特性来实现康复。导致HIV感染者免疫衰竭的环节很多,阻断任何环节都可能打破现有的恶性循环,至于哪个环节最关键,哪种免疫治疗方法有效,只根据理论是无法作出疗效估计的,只有临床结果才是真正的判断标准。

    治疗性疫苗

    精心设计治疗性疫苗方案,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克服病毒突变所产生的CTL(杀伤T细胞)和HTL(辅助细胞)表位逃逸。免疫结构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与抗原特异性一样,交叉反应性也是T细胞抗原受体识别的基本特性,都是进化中经过选择而形成的。由于交叉反应,每个TCR(T细胞抗原受体)可识别多达数万个不同结构的pMHC,这就是T细胞识别的简并性。与抗原肽相比,TCR谱里的TCR克隆数目相对不足,从而有可能出现有些外源性抗原肽没有相应的TCR来识别,从而在TCR谱里形成“漏洞”。正是上述简并性修补了TCR谱“漏洞”。因此,我们可以利用TCR识别的简并性,来修补HIV突变表位逃逸所形成的“漏洞”。

    非特异性的免疫治疗

    关于非特异性的免疫治疗,有一个领域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如前所述,LTNP(指感染了HIV多年但未发病者)具有控制HIV体内复制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细胞和分子基础主要属于天然免疫,特别是CD8+细胞介导的非细胞毒反应(CNAR),CNAR是通过CD8+细胞的抗HIV因子(CAF)产生作用的。CAF研究相当活跃。虽然,真正的CAF还没有鉴定出来,但是证明有不少非特性因子具有CAF的活性,例如IFN-α、IFN-β、TGF-β、IL-10、IL-16、RANTES、LIF等。这些分子将成为监察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百拇医药(曾耀英 暨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