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坤三:精致优雅的医学人生
人物名片
项坤三:中国工程院院士,内分泌代谢病学(糖尿病)专家。1936年2月21出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授、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
1988年,项坤三教授率先在中国开展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系列研究;首先发现了两个中国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发现中国人MODY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以及两个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分别呈显著及高度显著连锁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在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综合征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中国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脂分布特征及中国人糖兴奋后胰岛素分泌的特点;并不断完善临床糖尿病病因诊断、代谢监控及防治体系。研究成果获省、部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11项为第一完成人;发表论文223篇。
大家•印象
记者初识项坤三院士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与这位国内糖尿病学术界的泰斗交谈时,没有一点让人拘谨之处,感觉很是舒适。他一口的吴侬软语娓娓道来,语速很缓慢,总是像和你在商量些什么。无论是记者还是他的学生,当他身边的女士入座时,年高七旬、身为学术大家的他都会主动替对方拉开椅子。
, 百拇医药
40多年来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项坤三所取得的成就备受瞩目。他的生活也同样别具韵味,从青年时代到接近古稀之年,有些生活习惯他一直保持着:爱摄影,爱喝现磨的咖啡,爱看原版的外国影片,爱穿吊带裤这样的老派绅士装。倾心工作,倾情生活,这就是项坤三院士精致而又优雅的医学人生。
人生画卷
糖尿病的“预言家”
1985年,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简称六院)工作的项坤三飞赴美国深造,之后6年分别在芝加哥大学与加州大学主攻内分泌遗传学,在糖尿病分子遗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成果。1991年,他与Graeme Bekk一起首先将与青年早发糖尿病相关的第一个基因(MODYI)定位于人类第20号染色体。从此,项坤三的名字开始被国内外同行所熟悉。
而那时,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仅为1%,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8%。项坤三却预测说,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很快将赶上发达国家,这个领域的研究亟待加强。1999年,六院在上海长宁及普陀区进行的涉及5000余人的社区调查研究印证了10年前他的预言:20岁以上社区人群的患病率达到了9.8%。此后,同行在上海、北京、青岛进行的社区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项坤三因此以“很高的学术敏感性”闻名业界。
, http://www.100md.com
“项教授的预言总是非常准确。”六院副院长、糖尿病研究所的常务副所长贾伟平说。他的这种能力,源于在学生时代练就的基本功,源于他始终在最新的医学信息中游弋,也源于他爱好摄影而养成的“捕捉能力”。按项坤三自己的说法,他的“预言”是根据国外糖尿病发展的历史情况分析得出的,只要生活在温饱线以上,随着物质充裕程度的增加,又缺乏健康教育,以致营养摄入过度,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就会呈增加的趋势。
正是根据他的预测,六院的糖尿病防治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糖尿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发病因素有不同的遗传缺陷,也有各种环境因素,这就需要针对病人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为此,从上世纪90年代起,项坤三通过家系调查、基因检查与胰岛细胞抗体检测,率先在我国开展了临床糖尿病分子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临床糖尿病病因诊断、代谢监控体系。近年来,项坤三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世界上又首先发现并确认了位于染色体1q及6q上的两个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分别呈高度显著连锁及显著连锁的易感基因位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百拇医药
科研像“挖井”一样
一直致力于糖尿病防治的项坤三还有另一个让人担忧的预言:2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果不及时防治,10年后将会面临大量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残疾的患者,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生活、经济负担。我国的糖尿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因此,所有专科医生必须立即行动起来。
“为此,必须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倡导学科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这是项坤三多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目前全国的学科发展不均衡,在大城市中,糖尿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已经逐渐开展,但中、小城市,特别是偏远地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却尚未普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项坤三提出,要根据卫生部糖尿病防治指南,普及和规范基层医生的防治工作,完成学科的横向发展;同时,提高专业会议的水平,提升继续教育的深度,促进学科纵向发展。
项坤三以一组数据说明了中国的糖尿病学在进步。1993年,国内发表的糖尿病论文数不到100篇;1994年起有了突飞猛进,达到1000篇;到了2003年,论文数已超过5000篇。短短10年论文数达到50倍的增长。“对于糖尿病的研究,数量上有了明显的飞跃,但在质量上还很不够。”通过对这些论文的进一步分析,他发现了一个问题:50%以上的论文为临床报道,基础研究较少。同时,很多临床报道又局限于对国外研究的验证。“这就是差距,也是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障碍。”
, 百拇医药
项坤三强调,要在糖尿病的防治方面有所突破,必须要有创新科研。他打了个比方:科研就像挖井一样,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永远只会与地下深藏的丰富资源擦肩而过。“其实学术并不神秘,科研的关键就是要从某一点深挖下去,要有方向性,要有深度。”对此他深有体会。1990年,在糖尿病的研究尚没有得到国内学术界足够重视的时候,他在科里组织了3个人的实验组,在很简陋的条件下坚持研究;6年后,他领导的内分泌科成为上海市内分泌代谢专业领先重点学科;2000年,上海市政府特批成立糖尿病研究所。
做人处世的精致态度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个细节。在一次亚洲分子糖尿病学术研讨会上,项坤三担任主席,他不仅将会议地点选在蕴藏浓厚海派文化的国际饭店,还专门从家里众多的交响乐CD中精选了两盘,分别作为入场和用餐的背景音乐。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项坤三经常这样教导学生,无论是挑选会议用餐的背景音乐,还是做学术论文。他所带领的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每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他总是逐字逐句逐个标点地修改,有时候还把写好的论文先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来看,重新审视。每一次的对外演讲,在他眼里也都是一场重要的“演出”,连电子讲稿的底色他也要自己设计。
无论做人还是处世,项坤三受家庭影响颇深。他的父亲是位银行家,母亲是一位传统型的中国妇女。父亲的气质、风范,母亲的善良、贤惠及对家务事的井井有条,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项坤三的成长与人格形成。在项坤三儿时,项家就有很多藏书,有哲学、经济、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也有许多中外文学书籍,看书成为项坤三自小养成的习惯。现在,他仍保持这种爱好,工作之余喜欢阅读、摄影、欣赏音乐。
“很多看似相对独立的东西,其实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与艺术在潜移默化、触类旁通中会对医学研究带来帮助。”项坤三的见解不可谓不独到。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4期, 百拇医药(朱茜 丁琛 摄影报道)
项坤三:中国工程院院士,内分泌代谢病学(糖尿病)专家。1936年2月21出生。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授、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
1988年,项坤三教授率先在中国开展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系列研究;首先发现了两个中国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发现中国人MODY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以及两个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分别呈显著及高度显著连锁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在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综合征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中国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脂分布特征及中国人糖兴奋后胰岛素分泌的特点;并不断完善临床糖尿病病因诊断、代谢监控及防治体系。研究成果获省、部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11项为第一完成人;发表论文223篇。
大家•印象
记者初识项坤三院士是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与这位国内糖尿病学术界的泰斗交谈时,没有一点让人拘谨之处,感觉很是舒适。他一口的吴侬软语娓娓道来,语速很缓慢,总是像和你在商量些什么。无论是记者还是他的学生,当他身边的女士入座时,年高七旬、身为学术大家的他都会主动替对方拉开椅子。
, 百拇医药
40多年来在糖尿病研究领域孜孜不倦地耕耘,项坤三所取得的成就备受瞩目。他的生活也同样别具韵味,从青年时代到接近古稀之年,有些生活习惯他一直保持着:爱摄影,爱喝现磨的咖啡,爱看原版的外国影片,爱穿吊带裤这样的老派绅士装。倾心工作,倾情生活,这就是项坤三院士精致而又优雅的医学人生。
人生画卷
糖尿病的“预言家”
1985年,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简称六院)工作的项坤三飞赴美国深造,之后6年分别在芝加哥大学与加州大学主攻内分泌遗传学,在糖尿病分子遗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成果。1991年,他与Graeme Bekk一起首先将与青年早发糖尿病相关的第一个基因(MODYI)定位于人类第20号染色体。从此,项坤三的名字开始被国内外同行所熟悉。
而那时,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仅为1%,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8%。项坤三却预测说,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很快将赶上发达国家,这个领域的研究亟待加强。1999年,六院在上海长宁及普陀区进行的涉及5000余人的社区调查研究印证了10年前他的预言:20岁以上社区人群的患病率达到了9.8%。此后,同行在上海、北京、青岛进行的社区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项坤三因此以“很高的学术敏感性”闻名业界。
, http://www.100md.com
“项教授的预言总是非常准确。”六院副院长、糖尿病研究所的常务副所长贾伟平说。他的这种能力,源于在学生时代练就的基本功,源于他始终在最新的医学信息中游弋,也源于他爱好摄影而养成的“捕捉能力”。按项坤三自己的说法,他的“预言”是根据国外糖尿病发展的历史情况分析得出的,只要生活在温饱线以上,随着物质充裕程度的增加,又缺乏健康教育,以致营养摄入过度,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就会呈增加的趋势。
正是根据他的预测,六院的糖尿病防治研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糖尿病的病因多种多样,发病因素有不同的遗传缺陷,也有各种环境因素,这就需要针对病人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才能对症下药。为此,从上世纪90年代起,项坤三通过家系调查、基因检查与胰岛细胞抗体检测,率先在我国开展了临床糖尿病分子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研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临床糖尿病病因诊断、代谢监控体系。近年来,项坤三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世界上又首先发现并确认了位于染色体1q及6q上的两个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分别呈高度显著连锁及显著连锁的易感基因位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百拇医药
科研像“挖井”一样
一直致力于糖尿病防治的项坤三还有另一个让人担忧的预言:2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如果不及时防治,10年后将会面临大量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残疾的患者,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生活、经济负担。我国的糖尿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因此,所有专科医生必须立即行动起来。
“为此,必须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倡导学科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这是项坤三多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目前全国的学科发展不均衡,在大城市中,糖尿病的防治、研究工作已经逐渐开展,但中、小城市,特别是偏远地区,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却尚未普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项坤三提出,要根据卫生部糖尿病防治指南,普及和规范基层医生的防治工作,完成学科的横向发展;同时,提高专业会议的水平,提升继续教育的深度,促进学科纵向发展。
项坤三以一组数据说明了中国的糖尿病学在进步。1993年,国内发表的糖尿病论文数不到100篇;1994年起有了突飞猛进,达到1000篇;到了2003年,论文数已超过5000篇。短短10年论文数达到50倍的增长。“对于糖尿病的研究,数量上有了明显的飞跃,但在质量上还很不够。”通过对这些论文的进一步分析,他发现了一个问题:50%以上的论文为临床报道,基础研究较少。同时,很多临床报道又局限于对国外研究的验证。“这就是差距,也是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障碍。”
, 百拇医药
项坤三强调,要在糖尿病的防治方面有所突破,必须要有创新科研。他打了个比方:科研就像挖井一样,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永远只会与地下深藏的丰富资源擦肩而过。“其实学术并不神秘,科研的关键就是要从某一点深挖下去,要有方向性,要有深度。”对此他深有体会。1990年,在糖尿病的研究尚没有得到国内学术界足够重视的时候,他在科里组织了3个人的实验组,在很简陋的条件下坚持研究;6年后,他领导的内分泌科成为上海市内分泌代谢专业领先重点学科;2000年,上海市政府特批成立糖尿病研究所。
做人处世的精致态度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个细节。在一次亚洲分子糖尿病学术研讨会上,项坤三担任主席,他不仅将会议地点选在蕴藏浓厚海派文化的国际饭店,还专门从家里众多的交响乐CD中精选了两盘,分别作为入场和用餐的背景音乐。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项坤三经常这样教导学生,无论是挑选会议用餐的背景音乐,还是做学术论文。他所带领的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每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他总是逐字逐句逐个标点地修改,有时候还把写好的论文先放一放,过一段时间再来看,重新审视。每一次的对外演讲,在他眼里也都是一场重要的“演出”,连电子讲稿的底色他也要自己设计。
无论做人还是处世,项坤三受家庭影响颇深。他的父亲是位银行家,母亲是一位传统型的中国妇女。父亲的气质、风范,母亲的善良、贤惠及对家务事的井井有条,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项坤三的成长与人格形成。在项坤三儿时,项家就有很多藏书,有哲学、经济、历史等方面的书籍,也有许多中外文学书籍,看书成为项坤三自小养成的习惯。现在,他仍保持这种爱好,工作之余喜欢阅读、摄影、欣赏音乐。
“很多看似相对独立的东西,其实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与艺术在潜移默化、触类旁通中会对医学研究带来帮助。”项坤三的见解不可谓不独到。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4期, 百拇医药(朱茜 丁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