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载不悔乡医路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2006年1月8日,由卫生部组织的2005年度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结果揭晓,200名扎根于乡村的医生获此殊荣,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对乡村医生进行表彰。本版将对部分当选者作系列报道。
在当选的200名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中,最年长的一位已经年逾70岁了,他就是来自河南省浚县白寺乡凌湖村联合诊所的王华堂。
记者找到王华堂医生时,他刚喝完同村一个小伙子的喜酒回来:“咱们村的习俗!到了年底,喜事扎堆,乡亲们都爱请我去。”大概是沾了年轻人的喜气,年过七旬的王华堂显得十分开心。提及50年在乡村的行医经历,他倒是很有自信:“大伙一直很信任我,主要是因为我行医时间长、经验足。”
初生牛犊不怕虎
和很多乡村医生一样,王华堂也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的外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6岁时,王华堂被家人送进私塾,在私塾读书的6年多里,他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由于战乱,王华堂被迫结束了私塾生涯,回到自家的药铺里。回到家后,他在外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一边学习《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医学启蒙书,一边开始替人抓药。渐渐地,他了解了各类中药的特点,开始学习中药炮制;没过几年,他就可以给人看病了。
, http://www.100md.com
解放初期,白寺乡的卫生条件十分有限。有一段时间,乡里瘟疫横行,不少乡亲染上了疾病而无法救治,这让王华堂很受触动。1954年,又有一位同村的乡亲感染了瘟疫,这位乡亲才30出头,是家里的顶梁柱。病人家属找遍了村里的医生,王华堂的外祖父和父亲先后出诊到这位乡亲家,可十几天下来,药也用了几十副,乡亲的病情却未有明显起色,家人愁眉不展。王华堂也曾和父亲一起到这位乡亲家,乡亲求生的眼神让王华堂无法忘怀。最后,整个村子只剩下年轻的王华堂可以请了,乡亲的家人再次登上了王家的门。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有可能是前面的药方累积起了作用,王华堂开了几剂药,病人服用以后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这一下,王华堂名声大振,不少人远道而来求诊。王华堂说,也就是从这一次起,他开始真正自主“立业”了。
饱读诗书可为人师
1959年,王华堂到安阳中医卫生学校进修了半年。这之后,他几乎没有再参加其他正式的培训,但由于家学渊源,直到现在,他对中医典籍里的许多内容仍然倒背如流:“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他笑呵呵地背起《汤头歌诀》中的内容,朴素的认真让记者不忍打断。
, 百拇医药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白寺乡的医生并不多,王华堂是其中学历最高的一位,这让他承担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给附近村子里的接生婆们培训。一个毛头小伙子给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接生婆培训,这件事情在当时成了乡里的头号新闻。最初,这些接生婆也觉得王华堂就是嘴上能说,没什么本事,论起真功夫肯定比不上她们,所以在课堂上并不认真。“不过后来,”王华堂告诉记者,“课程完了之后,附近村子里有妇女难产,接生婆就会请我过去。”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转折,憨厚的王华堂没有说,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物质匮乏、缺医少药的年代,王华堂一定救了不少人。或许现在请喝喜酒的人中,就有当年他接生的孩子。
非典时期的“卫士团团长”
王华堂所在的凌湖村联合诊所一共有5名医生,其他4名分别是他的儿子、媳妇、女儿和女婿,王华堂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诊所的所长。目前,诊所每天能接诊六七十名病人,大有垄断一方的气势。平时村里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花上几块钱买点药就能解决问题;但遇到一些疑难杂症,到联合诊所向王华堂讨个方子,抓上几味药,往往能起到很好的疗效。没有其他诊所的竞争,王华堂的日子过得很惬意。
, 百拇医药
2003年的“非典”,让王华堂悠闲平静的生活起了涟漪。起初,有不少谣言传来传去,整个村子人心惶惶地。不过,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王华堂并不惧怕,他带动自己的家人承担起了凌湖村“非典”的宣传、预防任务。按照镇里给的处方,王华堂和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一起,熬了一盆盆的中药,一早一晚地分发给乡亲们,并告诉他们,“非典”并不可怕,只要按要求做好防护就行了。最终,凌湖村平安地度过了“非典”时期。从最初的恐慌到后来的平静,王华堂依旧是憨厚地一笑了之。
以前缺医少药的年代,很多人正值壮年就被疾病夺去生命;而如今,村里像他这样70多岁仍然身板硬朗的老人为数不少,今夕对比,王华堂很有感触。说起现在实行的“新农合”,他更是赞不绝口,话语不多的他破例说了很多,还熟练地向记者介绍起“新农合”的各项政策,他说道,“乡亲们能看得起病,真是一件好事!这是一个好政策,大家都很拥护。”
自娱自乐弹拉唱
不忙的时候,王华堂还会拿出二胡拉上一阵,自娱自乐一番。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是村宣传队的活跃分子。如今宣传队已经解散多年,但这个爱好他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每逢过年,村里都会安排几出大戏,王华堂就会去拉拉二胡;正月十五元宵节,村里的闹狮会也绝对少不了他的“戏份”。
眼看着又是一年春节到,王华堂又开始把弄起二胡,拉响他烂熟于心的《二泉映月》……这些娱乐让王华堂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不拉二胡的时候,王华堂会拿起《医学三字经》教教自己的小孙子,一边沉浸在含饴弄孙的乐趣之中,一边回味当年的私塾生活,享受着简单的幸福。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评选并未给王华堂的生活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变化,或许对于他来说,面对这么多年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已淡然了;而这种淡然,或许才是幸福的真正状态。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5期, http://www.100md.com(魏赟)
编者按:2006年1月8日,由卫生部组织的2005年度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评选结果揭晓,200名扎根于乡村的医生获此殊荣,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对乡村医生进行表彰。本版将对部分当选者作系列报道。
在当选的200名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中,最年长的一位已经年逾70岁了,他就是来自河南省浚县白寺乡凌湖村联合诊所的王华堂。
记者找到王华堂医生时,他刚喝完同村一个小伙子的喜酒回来:“咱们村的习俗!到了年底,喜事扎堆,乡亲们都爱请我去。”大概是沾了年轻人的喜气,年过七旬的王华堂显得十分开心。提及50年在乡村的行医经历,他倒是很有自信:“大伙一直很信任我,主要是因为我行医时间长、经验足。”
初生牛犊不怕虎
和很多乡村医生一样,王华堂也出生于中医世家,他的外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中医。6岁时,王华堂被家人送进私塾,在私塾读书的6年多里,他将《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由于战乱,王华堂被迫结束了私塾生涯,回到自家的药铺里。回到家后,他在外祖父和父亲的教导下,一边学习《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医学启蒙书,一边开始替人抓药。渐渐地,他了解了各类中药的特点,开始学习中药炮制;没过几年,他就可以给人看病了。
, http://www.100md.com
解放初期,白寺乡的卫生条件十分有限。有一段时间,乡里瘟疫横行,不少乡亲染上了疾病而无法救治,这让王华堂很受触动。1954年,又有一位同村的乡亲感染了瘟疫,这位乡亲才30出头,是家里的顶梁柱。病人家属找遍了村里的医生,王华堂的外祖父和父亲先后出诊到这位乡亲家,可十几天下来,药也用了几十副,乡亲的病情却未有明显起色,家人愁眉不展。王华堂也曾和父亲一起到这位乡亲家,乡亲求生的眼神让王华堂无法忘怀。最后,整个村子只剩下年轻的王华堂可以请了,乡亲的家人再次登上了王家的门。
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有可能是前面的药方累积起了作用,王华堂开了几剂药,病人服用以后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这一下,王华堂名声大振,不少人远道而来求诊。王华堂说,也就是从这一次起,他开始真正自主“立业”了。
饱读诗书可为人师
1959年,王华堂到安阳中医卫生学校进修了半年。这之后,他几乎没有再参加其他正式的培训,但由于家学渊源,直到现在,他对中医典籍里的许多内容仍然倒背如流:“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他笑呵呵地背起《汤头歌诀》中的内容,朴素的认真让记者不忍打断。
, 百拇医药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白寺乡的医生并不多,王华堂是其中学历最高的一位,这让他承担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给附近村子里的接生婆们培训。一个毛头小伙子给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接生婆培训,这件事情在当时成了乡里的头号新闻。最初,这些接生婆也觉得王华堂就是嘴上能说,没什么本事,论起真功夫肯定比不上她们,所以在课堂上并不认真。“不过后来,”王华堂告诉记者,“课程完了之后,附近村子里有妇女难产,接生婆就会请我过去。”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转折,憨厚的王华堂没有说,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物质匮乏、缺医少药的年代,王华堂一定救了不少人。或许现在请喝喜酒的人中,就有当年他接生的孩子。
非典时期的“卫士团团长”
王华堂所在的凌湖村联合诊所一共有5名医生,其他4名分别是他的儿子、媳妇、女儿和女婿,王华堂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诊所的所长。目前,诊所每天能接诊六七十名病人,大有垄断一方的气势。平时村里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花上几块钱买点药就能解决问题;但遇到一些疑难杂症,到联合诊所向王华堂讨个方子,抓上几味药,往往能起到很好的疗效。没有其他诊所的竞争,王华堂的日子过得很惬意。
, 百拇医药
2003年的“非典”,让王华堂悠闲平静的生活起了涟漪。起初,有不少谣言传来传去,整个村子人心惶惶地。不过,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王华堂并不惧怕,他带动自己的家人承担起了凌湖村“非典”的宣传、预防任务。按照镇里给的处方,王华堂和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一起,熬了一盆盆的中药,一早一晚地分发给乡亲们,并告诉他们,“非典”并不可怕,只要按要求做好防护就行了。最终,凌湖村平安地度过了“非典”时期。从最初的恐慌到后来的平静,王华堂依旧是憨厚地一笑了之。
以前缺医少药的年代,很多人正值壮年就被疾病夺去生命;而如今,村里像他这样70多岁仍然身板硬朗的老人为数不少,今夕对比,王华堂很有感触。说起现在实行的“新农合”,他更是赞不绝口,话语不多的他破例说了很多,还熟练地向记者介绍起“新农合”的各项政策,他说道,“乡亲们能看得起病,真是一件好事!这是一个好政策,大家都很拥护。”
自娱自乐弹拉唱
不忙的时候,王华堂还会拿出二胡拉上一阵,自娱自乐一番。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是村宣传队的活跃分子。如今宣传队已经解散多年,但这个爱好他却一直保留了下来。每逢过年,村里都会安排几出大戏,王华堂就会去拉拉二胡;正月十五元宵节,村里的闹狮会也绝对少不了他的“戏份”。
眼看着又是一年春节到,王华堂又开始把弄起二胡,拉响他烂熟于心的《二泉映月》……这些娱乐让王华堂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不拉二胡的时候,王华堂会拿起《医学三字经》教教自己的小孙子,一边沉浸在含饴弄孙的乐趣之中,一边回味当年的私塾生活,享受着简单的幸福。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评选并未给王华堂的生活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变化,或许对于他来说,面对这么多年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已淡然了;而这种淡然,或许才是幸福的真正状态。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5期, http://www.100md.com(魏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