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基层医生最喜爱的报纸
——采访“喜”事录
近日,因为选题的需要,记者从一份长达数十页的基层医生名单中随机挑选了几位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进行采访。由于《第三终端》发行还不久,原以为《医药经济报》在第三终端的市场还相对陌生,所以记者事先就准备好了一套例行的台词,来介绍我们的报纸,特别是《第三终端》周刊。可事实完全出乎记者的预料!大家对我们报纸的熟悉和接受程度远远超出了记者的想象。以下是记者(以下简称“记”)与采访对象的对话实录。
电话一
接听人:崔建民(以下简称“崔”)
工作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中心卫生院
崔:我知道你们报纸,不过已经有半年多没有看了,现在很想看呢。
记:真的吗?(窃喜!)
, http://www.100md.com
崔:真的!办得很好,比其他一些同类报纸都好看!内容很多,还有一个专门针对乡村医生的版,是吧?(《乡村版》开版是去年5月份的事情,有半年多没有看我们报纸,还记得这个版,看来真的是我们的“粉丝”啊!)
记:是的,以前是《乡村版》,现在扩版为《第三终端》周刊,版面增加到了8个……(正欲介绍,却被他打断了。)
崔:(急不可耐地)这个周刊我看过一期,很合我的胃口,我还要接着订的。一年下来费用也不是很多,值!
记:……(已经是开怀大笑了)
崔:除了这个周刊,其他的版面我也喜欢。你们有写市场的、有写药品零售的,我以前做过一段时间的药品代理,你们报纸的很多内容都很实用,一些政策性的分析很深入,也不枯燥。
记:谢谢!谢谢!(面对如此全面的分析,除了说谢谢,我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语言了。)
, 百拇医药
如此半天的寒暄,记者才有机会切入采访正题。但有了这个亲切的开头,接下来的采访顺利得超乎想象。
电话二
接听人:陈彦军(以下简称“陈”)
工作单位:河南省伊川县城关卫生院社区服务部
(备注:陈可是1970年就参加工作的老医生了。)
陈:哎呀,你是《医药经济报》的啊?你们报纸我经常看的!去年是你们赠送的报纸,我每期都看,后来还向我的同事们推荐了。他们都打电话给你们要求订阅呢(一口气不停歇地说了这么多)。
记:是吗,谢谢您的关注!(帮我们做宣传和发行,自然要好好“表扬”!)
陈:我看了报纸,有很多小栏目我都很喜欢,比如“大碗茶”、“乡医素描”、“出诊日记(志)”啥的。现在好像改版了吧,好像有个俱乐部?(看来真的对我们报纸很熟悉哦!)
, http://www.100md.com
记:是的是的!基层医生俱乐部,欢迎您来稿!有稿费的哦!(记者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再用稿费刺激一下,一定积极性更高!)
陈:哈哈!稿费无所谓了,有没有都一样。不过我是准备露一手了,嘿嘿!我知道每个栏目要什么样的稿。其实看别人写的那些稿,我心里也痒痒,想着自己也能写!过一阵我就写好了给你们寄过去!我还知道你们的电话,你不用告诉我了,我都记着呢!我很快就会寄过去的!
连电话号码都记录下来了,还自信地说不用我来告诉了,看来这个“可爱”的老医生更是一位铁杆“粉丝”啊。
采访结束后,记者把这两位读者的话在周刊编辑部转述了一遍,整个办公室一片欢腾。面对这样的读者群,所有《第三终端》的采编人员都表示,一定要把《第三终端》周刊做得更好,要把它打造成全国基层医生一个温馨的家园!
在此《第三终端》全体采编人员祝广大基层医生新春愉快!身体健康!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5期, 百拇医药(谈云)
近日,因为选题的需要,记者从一份长达数十页的基层医生名单中随机挑选了几位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进行采访。由于《第三终端》发行还不久,原以为《医药经济报》在第三终端的市场还相对陌生,所以记者事先就准备好了一套例行的台词,来介绍我们的报纸,特别是《第三终端》周刊。可事实完全出乎记者的预料!大家对我们报纸的熟悉和接受程度远远超出了记者的想象。以下是记者(以下简称“记”)与采访对象的对话实录。
电话一
接听人:崔建民(以下简称“崔”)
工作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中心卫生院
崔:我知道你们报纸,不过已经有半年多没有看了,现在很想看呢。
记:真的吗?(窃喜!)
, http://www.100md.com
崔:真的!办得很好,比其他一些同类报纸都好看!内容很多,还有一个专门针对乡村医生的版,是吧?(《乡村版》开版是去年5月份的事情,有半年多没有看我们报纸,还记得这个版,看来真的是我们的“粉丝”啊!)
记:是的,以前是《乡村版》,现在扩版为《第三终端》周刊,版面增加到了8个……(正欲介绍,却被他打断了。)
崔:(急不可耐地)这个周刊我看过一期,很合我的胃口,我还要接着订的。一年下来费用也不是很多,值!
记:……(已经是开怀大笑了)
崔:除了这个周刊,其他的版面我也喜欢。你们有写市场的、有写药品零售的,我以前做过一段时间的药品代理,你们报纸的很多内容都很实用,一些政策性的分析很深入,也不枯燥。
记:谢谢!谢谢!(面对如此全面的分析,除了说谢谢,我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语言了。)
, 百拇医药
如此半天的寒暄,记者才有机会切入采访正题。但有了这个亲切的开头,接下来的采访顺利得超乎想象。
电话二
接听人:陈彦军(以下简称“陈”)
工作单位:河南省伊川县城关卫生院社区服务部
(备注:陈可是1970年就参加工作的老医生了。)
陈:哎呀,你是《医药经济报》的啊?你们报纸我经常看的!去年是你们赠送的报纸,我每期都看,后来还向我的同事们推荐了。他们都打电话给你们要求订阅呢(一口气不停歇地说了这么多)。
记:是吗,谢谢您的关注!(帮我们做宣传和发行,自然要好好“表扬”!)
陈:我看了报纸,有很多小栏目我都很喜欢,比如“大碗茶”、“乡医素描”、“出诊日记(志)”啥的。现在好像改版了吧,好像有个俱乐部?(看来真的对我们报纸很熟悉哦!)
, http://www.100md.com
记:是的是的!基层医生俱乐部,欢迎您来稿!有稿费的哦!(记者心里打起了小算盘,再用稿费刺激一下,一定积极性更高!)
陈:哈哈!稿费无所谓了,有没有都一样。不过我是准备露一手了,嘿嘿!我知道每个栏目要什么样的稿。其实看别人写的那些稿,我心里也痒痒,想着自己也能写!过一阵我就写好了给你们寄过去!我还知道你们的电话,你不用告诉我了,我都记着呢!我很快就会寄过去的!
连电话号码都记录下来了,还自信地说不用我来告诉了,看来这个“可爱”的老医生更是一位铁杆“粉丝”啊。
采访结束后,记者把这两位读者的话在周刊编辑部转述了一遍,整个办公室一片欢腾。面对这样的读者群,所有《第三终端》的采编人员都表示,一定要把《第三终端》周刊做得更好,要把它打造成全国基层医生一个温馨的家园!
在此《第三终端》全体采编人员祝广大基层医生新春愉快!身体健康!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5期, 百拇医药(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