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研究进展
脑血管,MSCs分类及生物学特性,3MSCs移植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行性及途径,4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参考文献】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外均居前位,因此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通过干细胞来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已取得令人振奋的成果。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或称为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也具有干细胞特性,有多向分化的潜能[1],不仅可以分化为中胚层的各种细胞而且经诱导能向神经外胚层分化[2,3]。MSCs移植具有以下优点:可以作为自体移植,避免了免疫排斥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能通过静脉应用,并发症最少[4];同时细胞来源比较充足,不存在伦理道德上的争议,因此,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干细胞。1 MSCs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1867年德国病理学家Cohnhien首次提出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外,还存在非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又称骨髓基质细胞或成纤维祖细胞集落(colonyforming units-fibroblastic,CFUF-F)。20世纪70年代,Friedenstein等[5]首次报道骨髓标本中小部分贴壁细胞在培养的过程中能够分化出类似骨、软骨的集落。后来证实这些集落就是MSCs。现在普遍认为MSCs主要有3类细胞组成,即小的梭形细胞、较大而扁平的成熟细胞以及自我更新速度快但极小的圆形细胞,它较其他细胞有更强的多向分化潜能。
近年来,有关MSCs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这为研究MSC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保证:(1)MSCs具有良好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在体外扩增速度。Colter等[6]将人的MSCs以3个细胞/cm2的密度接种,培养10天后,细胞大约扩增了2000倍,其倍增时间约为12h。(2)可塑性和多分化潜能。现普遍认为可塑性是MSCs的重要特性,并且可塑性可能一直保持到分化的最后阶段。在体外适合条件下MSCs可分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以及神经细胞[7]。(3)迁移能力。移植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具有迁移能力且受病变部位信号的影响,可源源不断地进入广泛区域[8]。(4)低免疫性和良好的组织融合性。MSCs来自中胚层的早期细胞,免疫性弱,不使用免疫抑制剂进行移植仍可取得满意疗效。可能的机制是骨髓基质细胞分泌可溶性的介质下调异体移植的免疫反应[9]。Martin也认为,在异体移植骨髓基质细胞没有必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10]。
2 MSCs的分离与鉴定
2.1 分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312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