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
本科于2003年12月~2004年3月采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50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临床症状、体征符合神经性皮炎诊断[1],年龄18~65岁男女患者。本组病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3岁;病程2周~10年,平均2.4年。
1.2 排除标准
已知对治疗药物有全身或接触性过敏史;有感染的全身临床表现,或皮疹局部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者;入选7日内曾用过其他外用皮质类固醇或全身使用类固醇及H1受体拮抗剂;有糖尿病、柯兴氏综合征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病、血液病、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同时使用其他可影响疾病病程的药物;孕妇、拟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无法随访者;研究判断为不宜参加研究的其他情况。
1.3 药物及给药方法
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商品名:克廷肤,为上海百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铝管包装,15g/管,30℃以下保存,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30090)。使用时清洗患处,取适量药物用手指均匀涂于患处,轻揉使之渗入皮肤内,每晚1次,每周复诊1次,连续用药2周。
1.4 观察指标和评分标准
1.4.1 临床观察
分别在治疗前1周、2周随访,每次随访时记录靶皮损的面积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变,选择最严重的皮损部位作为靶皮损,按0、1、2、3、4进行评分,并对治疗部位瘙痒及靶皮损和靶皮损面积进行评价:0=无皮损;1=细小丘疹;2=粗大丘疹;3=轻度苔藓样变;4=重度苔藓样变。靶皮损面积:0=减少75%~100%;1=减少50%~74%;2=减少25%~49%;3=减少1%~24%;4=无明显减少或增加。瘙痒:0=无症状;1=轻度瘙痒不适;2=中度瘙痒;但不影响工作睡眠;3=重度瘙痒,影响工作睡眠;4=严重度瘙痒,基本上呈持续性。不良事件判断:轻度:症状轻,持续时间短,不给病人造成痛苦,不须停药,不经处理可以自然消退;中度:症状较为明显,如局部出现明显的炎症性红斑和丘疹,但无水疱和渗液,停药后按一般性处理,症状即可消失;重度:症状发生早,严重,局部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糜烂、渗液,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才能控制。根据发生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分为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列入进行统计。
1.4.2 疗效判定标准
主要指标为靶皮损总积分,严重程度、瘙痒程度及总体改善,第1、2周随访时评分并与治疗前比较,根据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疗效指数)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痒感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皮损明显消退,痒感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0%~89%;有效:皮损有所消退,痒感有所减轻,疗效指数为20%~59%;无效:皮损消退减少或皮疹无改变或加重,痒感同治疗前或反而加重,疗效指数<2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本组病例总数×100%,痊愈率=痊愈例数/本组病例总数×100%。
1.5 不良事件评价
记录受试期间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处理经过及事件转归,并判断与受试药物的相关性。
1.6 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前后总积分的变化及疗效评估见表1、2。有2例患者分别在治疗的第2、3天,出现靶皮损周围皮肤微红,瘙痒加剧,未影响继续治疗。表1 克廷肤治疗神经性皮炎前后观察指标变化比较 (略 )注:治疗前后相比较,P<0.01表2 克廷肤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分析 (略)
3 讨论
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长期使用可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甚至由于大量吸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产生抑制作用[2]。理想外用激素制剂是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有高的疗效/危险比率[3]。丙酸氟替卡松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3A4介导的5-氟甲基硫代羰酸酶群水解,生成无活性的17-β羧酸代谢物,体外试验结果显示,该代谢物与人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不到丙酸氟替卡松的1/2000,其药理活性可忽略不计。作用于人体后,间接产生磷酯酶A2抑制蛋白,造成酯皮质素聚集,抑制某些炎症介质的生物合成,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进而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4]。丙酸氟替卡松是一高效,具有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经皮给药后,对HPA轴的抑制作用很弱,对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丙酸氟替卡松由于新陈代谢很快排除,因而无系统不良反应发生[5]。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为乳剂型基质的白色软膏,质地细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6.
2 毕新岭,顾军,高春芳.0.05%地奈德乳剂治疗内源性湿疹的临床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12):721-722.
3 杨海平,顾恒.皮肤性病科临床释疑.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58.
4 王家璧,晋红中,刘跃华.丙酸氟替卡松霜和油膏治疗湿疹疗效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2):128-129.
5 Harding SM.The human pharmacology of fluticasone propionate.Resp-med,1990,84(suppl A):25.
作者单位: 225300 江苏泰州,泰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编辑:汪洋), 百拇医药(陈斯泰,梁尚清,姚其柏,陈坚,刘元)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临床症状、体征符合神经性皮炎诊断[1],年龄18~65岁男女患者。本组病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3岁;病程2周~10年,平均2.4年。
1.2 排除标准
已知对治疗药物有全身或接触性过敏史;有感染的全身临床表现,或皮疹局部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者;入选7日内曾用过其他外用皮质类固醇或全身使用类固醇及H1受体拮抗剂;有糖尿病、柯兴氏综合征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病、血液病、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同时使用其他可影响疾病病程的药物;孕妇、拟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无法随访者;研究判断为不宜参加研究的其他情况。
1.3 药物及给药方法
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商品名:克廷肤,为上海百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铝管包装,15g/管,30℃以下保存,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30090)。使用时清洗患处,取适量药物用手指均匀涂于患处,轻揉使之渗入皮肤内,每晚1次,每周复诊1次,连续用药2周。
1.4 观察指标和评分标准
1.4.1 临床观察
分别在治疗前1周、2周随访,每次随访时记录靶皮损的面积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变,选择最严重的皮损部位作为靶皮损,按0、1、2、3、4进行评分,并对治疗部位瘙痒及靶皮损和靶皮损面积进行评价:0=无皮损;1=细小丘疹;2=粗大丘疹;3=轻度苔藓样变;4=重度苔藓样变。靶皮损面积:0=减少75%~100%;1=减少50%~74%;2=减少25%~49%;3=减少1%~24%;4=无明显减少或增加。瘙痒:0=无症状;1=轻度瘙痒不适;2=中度瘙痒;但不影响工作睡眠;3=重度瘙痒,影响工作睡眠;4=严重度瘙痒,基本上呈持续性。不良事件判断:轻度:症状轻,持续时间短,不给病人造成痛苦,不须停药,不经处理可以自然消退;中度:症状较为明显,如局部出现明显的炎症性红斑和丘疹,但无水疱和渗液,停药后按一般性处理,症状即可消失;重度:症状发生早,严重,局部红斑基础上发生水疱、糜烂、渗液,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才能控制。根据发生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分为肯定有关、很可能有关、可能有关列入进行统计。
1.4.2 疗效判定标准
主要指标为靶皮损总积分,严重程度、瘙痒程度及总体改善,第1、2周随访时评分并与治疗前比较,根据症状和体征改善程度(疗效指数)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痒感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皮损明显消退,痒感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0%~89%;有效:皮损有所消退,痒感有所减轻,疗效指数为20%~59%;无效:皮损消退减少或皮疹无改变或加重,痒感同治疗前或反而加重,疗效指数<2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本组病例总数×100%,痊愈率=痊愈例数/本组病例总数×100%。
1.5 不良事件评价
记录受试期间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处理经过及事件转归,并判断与受试药物的相关性。
1.6 数据分析与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50例患者治疗前后总积分的变化及疗效评估见表1、2。有2例患者分别在治疗的第2、3天,出现靶皮损周围皮肤微红,瘙痒加剧,未影响继续治疗。表1 克廷肤治疗神经性皮炎前后观察指标变化比较 (略 )注:治疗前后相比较,P<0.01表2 克廷肤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分析 (略)
3 讨论
皮质类固醇激素局部长期使用可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等副作用,甚至由于大量吸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产生抑制作用[2]。理想外用激素制剂是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有高的疗效/危险比率[3]。丙酸氟替卡松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3A4介导的5-氟甲基硫代羰酸酶群水解,生成无活性的17-β羧酸代谢物,体外试验结果显示,该代谢物与人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亲和力不到丙酸氟替卡松的1/2000,其药理活性可忽略不计。作用于人体后,间接产生磷酯酶A2抑制蛋白,造成酯皮质素聚集,抑制某些炎症介质的生物合成,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等,进而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4]。丙酸氟替卡松是一高效,具有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经皮给药后,对HPA轴的抑制作用很弱,对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胃肠道、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无明显影响。丙酸氟替卡松由于新陈代谢很快排除,因而无系统不良反应发生[5]。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为乳剂型基质的白色软膏,质地细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6.
2 毕新岭,顾军,高春芳.0.05%地奈德乳剂治疗内源性湿疹的临床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18(12):721-722.
3 杨海平,顾恒.皮肤性病科临床释疑.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58.
4 王家璧,晋红中,刘跃华.丙酸氟替卡松霜和油膏治疗湿疹疗效观察.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2):128-129.
5 Harding SM.The human pharmacology of fluticasone propionate.Resp-med,1990,84(suppl A):25.
作者单位: 225300 江苏泰州,泰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编辑:汪洋), 百拇医药(陈斯泰,梁尚清,姚其柏,陈坚,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