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 2005年第12期
编号:10865327
MRI对冠状动脉及心肌血流储备的测定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2期
心脏功能,1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测量,2心肌血流储备的测量,【参考文献】
     在心脏功能的临床评价方面,冠状动脉及心肌血流储备的测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oronary flow reserve,CFR)指药物负荷后与静息状态下冠状动脉血流量的比值,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判断冠状动脉搭桥术和球囊扩张术预后的较好指标[1,2]。心肌血流储备(myocardial flow reserve,MFR)作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同源语,定义为药物负荷后与静息状态下心肌血流量的比值。

    既往CFR和MFR的测量主要依靠超声、心血管造影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等方法。虽然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超声检查被认为是金标准,但这种方法有创且价格昂贵。心血管造影方法可发生对比剂不良反应、导管检查并发症及X线辐射等。目前广泛应用的经胸壁超声和经食管超声方法简便、快捷,但分辨率不高、检查存在盲区且其准确性有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手法。MRI随着近年来软、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其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成像时间明显缩短,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测量方法。目前MRI对CFR和MFR的测量尚未真正应用于临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成像技术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其二是时间效率的限制,其三是性价比还未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水平。另外,临床医师的传统观念也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改进成像技术,改善测量的准确性,简化测量过程,以更方便地应用于临床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1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测量

    尽管近年来尝试了许多方法,包括时间飞跃法(time-of-flight,TOF)、对比剂团注靶控法(bolus tagging),但目前最常应用的方法仍是相位对比技术(phase contrast,PC)[3,4]。1993年Edelman等[5]首先描述了用PC法在人冠状动脉进行流速测定的可行性。他们应用K-空间分段屏气流速编码梯度回波MR成像技术,由于每次屏气只能获得单一时相的图像,要获取整个心动周期冠状动脉的流速—时间曲线,需要多次屏气,成像时间过长。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流速与横断面积的乘积来大致测量血流量,但一般MR成像所获取的快速时相对比图像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不足以用来准确测量冠状动脉的流量。所以,早期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计算才以扩张时与基础状态下流速的比值,而不是以真正的血流量的比值来表示。

    1995年Clarke等[6]首先报道了用PC法MRI对冠心病动物模型进行CFR的无创测量。同时与胸腔内血管超声对照,证实两种方法的相关性非常好。而且提出CFR可进一步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但由于受梯度系统性能的限制,每一心动周期仅能获取4~6个时相的电影图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32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