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5486
中医药“申遗”起跑 文化的意义更大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5期(总第2268期 2006.02.08)
     是日益壮大还是日渐式微,当传统中医药“申遗”摆上桌面时,一个似乎很容易的判断变得不那么简单。

    最近,记者获悉,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日前在北京召开首次会议,确定将中医理论、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医药)等八项内容列入中国传统医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此时距离媒体首次披露此事已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

    启动工作程序

    一年前,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沈志祥曾表示,国务院和中国“申遗”委员会对中医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很重视,“我们现在正同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作进一步商谈,而且已在计划里写进要在2005年启动这个申报项目。”

    按照这个时间表,临近2006年春节的时候,中医药“申遗”正式启动,进入工作程序。据透露,目前“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案”草案已完成起草,计划将中医药学整体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计年内完成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申报。
, 百拇医药
    事实上,早在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已经开始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酝酿,一方面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仔细的调研,另一方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持沟通。当时的初衷之一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关注申报,为防患于未然,中国也应积极申报”。

    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将中国中医药列入今后我国申遗的五年计划中,文化部同意将中医药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去年一次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说:“在适当的时候,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中医中药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国家官员首次在公开场合就中医药“申遗”对外表态。

    沈志祥表示,“申遗”是一个系统繁杂、任务量很大的工作,具体还要看项目启动后的后续进展情况。整个“申遗”工作将争取两年左右完成,初步估计投入资金大概要1000万元以上。

    据悉,目前,“申遗”专家组和工作组已经成立并开展工作,由多部门参与的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成立的准备也已就绪。
, 百拇医药
    打文化牌而非贸易牌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件和公约的规定,全世界各个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只要齐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3个基本条件均可申报:具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处于濒危状态;有完整的保护计划。

    然而,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宋俊华博士指出,能否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看其是否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否则,这种“申遗”成功的几率非常低。

    鉴于此,特别是在目前中医药发展一些基本问题尚未形成全社会共识的背景下,传统中医药是否已经成为“遗产”?“申遗”是否意味着中医药正在面临着消亡的危险?“申遗”究竟对中医药的发展是限制还是促进?由“申遗”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的争论一时间甚嚣尘上。

    一如广东省中医院雒晓东教授所言,转变重西医轻中医的偏颇观念,真正“中西医并重”;推进中医药立法,保障中医药真正能按自身规律健康发展;鉴于中医药的特殊性,改变中医药多头管理、医药分离的局面,实现统一管理和筹划;改革中医教育和传承制度,解决中医药人才问题等等。这些工作与“申遗”相比或才是当务之急。

    对于中医药“申遗”,官方的解读是,“申遗”主要是从文化角度来考虑,而与贸易目的无关。中医药作为一种文化进行“申遗”,意义在于,一是让中医中药成为世界认可的一种世界性传统文化;二是使中医药对文化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的贡献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更重要的是“申遗”的过程也是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对传统医药长远的发展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世界也是需要这种文化的。

    沈志祥说,走出国门、让国际认识中医药是必由之路。另外,中医药如果“申遗”成功的话,那么将会得到一笔来自政府的巨额经费,这将大大有利于中医药的继承、研究和发展。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5期, 百拇医药(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