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西药学结合(3)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13日
按如上现代科学化后的中药学,再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新药学所应具备的几点,进行对比,显然,均具备了。若按迄今中药学基本内容的表达形式,那是难于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的,总之,中西药学结会与统一的第一条途径,就是中药学的现代科学上,重点又在于中药的现代科学化。 至于如何实现中药及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首先要对中药给与现代科学的化学、药理学、临床学研究,或单独或配合进行;第二,这种研究,是在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围绕中药基本内容来进行。两点缺一不可,如缺第一点,则仍是传统中药;若缺第二点,则研究结果会脱离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均无从谈起中药学现代科学化。例如,止痛药研究,首先明确此药是止何种证之痛,如寒、热、虚、实等之痛的何种证。据此选择相应模型和现代指标,如止寒证痛之药,选用热板法之模型,就不一定合适,因此乃为热致痛,显然若用冷致痛模型将会更相宜,据此,再进行化学研究,可能获得止痛作用的物质,并做相应生化、生理、病现指标的测定。这样,就有可能从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给与现代科学阐述。
3,中西药学结合的另一途径是西药的中药化西药学的内容,亦包括多方面,如原料药的生产、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等,其中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即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表述,构成西药学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以现代科学知识相关术语和指标来表述的。即物质方面以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性质来表述,尤其单体西药更明确;生物活性则以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相关指标和术语表述,将现代西药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药物及现代科学化的中药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现代西药所缺的是中药基本内容。如果使其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那么就成了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即成了中西药学结合后的新型药物。在此基础上,可使中西药学达结合与统一。 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不能变成中药和怎样变成中药。关于能不能变成中药的问题,这从前边关于中西药学具有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即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药物,且作用对象都是人体,也就是从道理上已阐述清楚。再从实践上看,中药基本内容就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呈现的作用(包括治疗和毒性作用),按中医药学来总结归纳出来和确定的。据此,中医药学早已吸收了很多中医药学体系外的物质而成了中药,如乳香等。更从现代临床实践中,有人已注意到某些现代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有人认为考的松,具阳性,能资助肺脾肾气化功能,对阳虚证效佳等,因此,对现代西药,放到中医药学体系中进行研究。根据其临床作用,而总结它们的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如前边提到的四环素为苦寒之品,再如阿托品用后使人口干、面赤等,这些为热性的表现。至于具体作法,均可通过临床进行。即按中西两种医药学诊断,仅给西药,再接中医药学总结用药前后机体变化情况,据此而确定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使之成为中药。 值得指出的是,这条途径,很可能是中西药学结合的较快途径,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化本身较难,就从物质基础的研究看,若将每味中药的化合物组成、比例、性质、变化等均研究清楚,实非易事。例如人参已经多人、几十年研究,已知有十余大类约百种化合物,然而还没能完全研究清楚。故有的提出200或400种常用中药的系统研究,希冀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仅物质方面的研究就不是在较短时期能完成的,更不要说生物活性方面了。当然,终应研究,也是能够研究的。此条途径却不如西药中药化来得快,因西药已具现代科学内容,仅缺中药内容,而这方面内容的确定,从中医药学讲,还是有很多方便之处的。 现在的问题是,应认识这条途径,重视它,作出规划,组织施实,中西药学乃至中西医学结合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也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在当代的新贡献。
, http://www.100md.com
四、中西药学结合是中西医药学工作者和相关多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木内容,此应肯定,已如前述。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明确此点,很重要。通过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只能使中药学乃至中医学得到丰富和发展。为此,应当欢迎西药学乃至多学科工作者,从事中西药及中西药学结合的研究工作。作为西药学工作者,为买现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而对中药及中药学所进行的研究,应当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且研究工作应围绕中药学相关内容,这样中西医药学及多学科工作者,就能从认识上取得一致,免除多余的顾虑与摇摆。 作为中西医药学工作者,既应当看到自己学科之所长与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知识结构的所长与不足。先从知识结构看,西医药学因其本身即以现代科学知识为主体,那么自然自己所具知识的主体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然而所不足之处往往在于缺乏中医药学的知识。故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使自己所具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之所长得以充分发挥,应当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可向书本和中医药学工作者学习。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自己所具的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为所长,若仅具此,是难于更好地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而发挥所长,还应具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可向书本和包括西医药学工作者在内的多学科工作者学习。以互相学习为彼此的联系点,是易互相团结,共同为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任务而共同努力奋斗。再从中西药学本身看,中药学具有内在科学性。然从微观阐述上又缺乏,而这正是包括西医药学在内的现代多学科所具有之忧,而西药学的整体综合性不如中药学,此却为中药学之优。
总之,用两大医药学之优,互补不足。总结果,是促进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进而早日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值得指出的是,西医药学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但现代科学并不就等于已在西医药学中全部体现了,也就是说,仅用西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并不能彻底实现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应当是充分利用包括西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在内的现代多学科知识,才能实现中药学的现代学化,进而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形成新型的药物学。, 百拇医药
3,中西药学结合的另一途径是西药的中药化西药学的内容,亦包括多方面,如原料药的生产、制剂的制备、质量控制、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等,其中药物本身的基本内容即性能、功效和使用规律的表述,构成西药学的核心内容,而这些内容均是以现代科学知识相关术语和指标来表述的。即物质方面以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性质来表述,尤其单体西药更明确;生物活性则以生理、生化和病理等相关指标和术语表述,将现代西药与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后的药物及现代科学化的中药进行对比,不难发现,现代西药所缺的是中药基本内容。如果使其具备中药的基本内容,那么就成了现代科学化了的中药,即成了中西药学结合后的新型药物。在此基础上,可使中西药学达结合与统一。 问题的关键是西药能不能变成中药和怎样变成中药。关于能不能变成中药的问题,这从前边关于中西药学具有物质和生物活性的同一性,即均由化合物分子组成药物,且作用对象都是人体,也就是从道理上已阐述清楚。再从实践上看,中药基本内容就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呈现的作用(包括治疗和毒性作用),按中医药学来总结归纳出来和确定的。据此,中医药学早已吸收了很多中医药学体系外的物质而成了中药,如乳香等。更从现代临床实践中,有人已注意到某些现代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如有人认为考的松,具阳性,能资助肺脾肾气化功能,对阳虚证效佳等,因此,对现代西药,放到中医药学体系中进行研究。根据其临床作用,而总结它们的中药基本内容而成中药。如前边提到的四环素为苦寒之品,再如阿托品用后使人口干、面赤等,这些为热性的表现。至于具体作法,均可通过临床进行。即按中西两种医药学诊断,仅给西药,再接中医药学总结用药前后机体变化情况,据此而确定西药的中药基本内容,使之成为中药。 值得指出的是,这条途径,很可能是中西药学结合的较快途径,因为中药的现代科学化本身较难,就从物质基础的研究看,若将每味中药的化合物组成、比例、性质、变化等均研究清楚,实非易事。例如人参已经多人、几十年研究,已知有十余大类约百种化合物,然而还没能完全研究清楚。故有的提出200或400种常用中药的系统研究,希冀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仅物质方面的研究就不是在较短时期能完成的,更不要说生物活性方面了。当然,终应研究,也是能够研究的。此条途径却不如西药中药化来得快,因西药已具现代科学内容,仅缺中药内容,而这方面内容的确定,从中医药学讲,还是有很多方便之处的。 现在的问题是,应认识这条途径,重视它,作出规划,组织施实,中西药学乃至中西医学结合将会出现一个新局面,也是中医药学对世界医药学在当代的新贡献。
, http://www.100md.com
四、中西药学结合是中西医药学工作者和相关多学科工作者的共同任务和努力目标
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中医药学理论和中药学基木内容,此应肯定,已如前述。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明确此点,很重要。通过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只能使中药学乃至中医学得到丰富和发展。为此,应当欢迎西药学乃至多学科工作者,从事中西药及中西药学结合的研究工作。作为西药学工作者,为买现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而对中药及中药学所进行的研究,应当以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且研究工作应围绕中药学相关内容,这样中西医药学及多学科工作者,就能从认识上取得一致,免除多余的顾虑与摇摆。 作为中西医药学工作者,既应当看到自己学科之所长与不足,又要看到自己知识结构的所长与不足。先从知识结构看,西医药学因其本身即以现代科学知识为主体,那么自然自己所具知识的主体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然而所不足之处往往在于缺乏中医药学的知识。故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使自己所具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之所长得以充分发挥,应当掌握中医药学知识,可向书本和中医药学工作者学习。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自己所具的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为所长,若仅具此,是难于更好地为实现中西药学结合而发挥所长,还应具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可向书本和包括西医药学工作者在内的多学科工作者学习。以互相学习为彼此的联系点,是易互相团结,共同为中西药学结合与统一的任务而共同努力奋斗。再从中西药学本身看,中药学具有内在科学性。然从微观阐述上又缺乏,而这正是包括西医药学在内的现代多学科所具有之忧,而西药学的整体综合性不如中药学,此却为中药学之优。
总之,用两大医药学之优,互补不足。总结果,是促进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进而早日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值得指出的是,西医药学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但现代科学并不就等于已在西医药学中全部体现了,也就是说,仅用西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并不能彻底实现中药学的现代科学化,应当是充分利用包括西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在内的现代多学科知识,才能实现中药学的现代学化,进而实现中西药学的结合与统一,形成新型的药物学。,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