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妈妈和她的中国儿子
母亲”生涯的开始
事情要追溯到一年前。
寒风凛冽的一天,有人在路边发现了一个两岁的男婴,当时他仅仅穿着单衣,正哇哇大哭———他是被狠心的亲人遗弃的。发现者立刻将孩子抱到了沈阳社会福利院。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发现,这个小男孩有着明显的先天残疾,腿伸不直,体重还不到5斤。按照沈阳市社会福利院收养孤儿的“惯例”,这个孩子姓了“沈”,有了一个新名字:“沈庆蓝”。
几个月后,“非典”开始流行,一位供职于国际慈善机构、在福利院帮忙的美国护士将小庆蓝抱回家临时助养,与她同一宿舍的德国护士白雪,和她一起照料这个孩子。半年后,美国护士回国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沈阳福利院请白雪把小庆蓝送回来。就在抱孩子出门的一刹那,白雪突然觉得脚步异常沉重,她发现自己与小庆蓝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彼此再也分不开了———
就在两人相处的这段时间里,白雪对小庆蓝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不能吃硬的东西,白雪又一直独身,不会照顾孩子,就专门请来了一个保姆帮忙;她自己的中文不是很好,每天就教小庆蓝说英语,现在孩子已经会用英语与她进行简单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中,最初的怜惜之情逐渐转变成温馨的“母子”之情———“妈妈”成为小庆蓝每天最常说的一句话;而听小庆蓝喊自己“妈妈”,更成了白雪最幸福的事。
, 百拇医药
想到这些,白雪转身把小庆蓝抱回了家。
第二天,白雪来到沈阳社会福利院,签订了助养合同,正式开始了她的“母亲”生涯。
虽然没有抚养过孩子,但白雪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小庆蓝:不上班时,她会在家里陪小庆蓝玩,给他讲故事、看漫画,俩人乐成一团儿;为了让小庆蓝接触更多的朋友,白雪送他去了幼儿园,在那里小庆蓝有了许多小伙伴,充实又快乐。而小庆蓝也没有让她失望,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体贴妈妈,经常学着帮妈妈擦地、洗碗,这让白雪更加疼爱他。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白雪回忆起当时她告诉小庆蓝她要助养他时的对话:“我告诉他,我要做他的妈妈,他和我说:‘不,你就是我的妈妈!’”
雪送小庆蓝去医院做了体检,发现他的残疾源于脊柱疾病,便让他在沈阳的一家大医院进行了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但是一年后,小庆蓝的脊柱还是出现了后凸,高达108度,这是因为脊柱结核引起的胸腰椎后凸畸形———小庆蓝面临截瘫的危险!
, 百拇医药
虽然是“拣来”的儿子,但白雪没有放弃,四处打听何处能治好小庆蓝的病。
经一位权威专家的推荐,2005年5月,白雪带着小庆蓝慕名来到南京鼓楼医院,找到全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邱勇教授。邱勇教授对小庆蓝做了详细的检查后表示,目前小庆蓝病情较为严重,但有信心治好他的病,需要进行三期手术才有望康复。于是,2005年9月6日,白雪陪同小庆蓝住进了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小庆蓝整个治疗费用需要10万元左右,为了治好他的病,白雪倾其所有,不仅变卖了她在中国的家产,更向远在德国的亲友们四处求援。亲友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很支持她的善举,纷纷慷慨解囊。
但即使这样,白雪也才筹到6万元手术治疗费用。邱勇教授得知后,毅然决定,不仅要为小庆蓝做好手术,而且要帮助白雪筹措手术费用。南京鼓楼医院对外宣传办公室、脊柱外科联合江苏电视台卫视《服务先锋》栏目和《扬子晚报》,对这一感人至深的跨国母子情进行了连续报道。
, 百拇医药
一个德国妇女,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中国“儿子”能奉献出这么多。报道刊播后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人被深深地感动,上至市委副书记,下到普通市民,纷纷解囊相助,爱心从四面八方涌向鼓楼医院,捐款的数额远远超过了费用。
了达到矫治的最佳效果,邱勇教授给小庆蓝制订了三次手术的治疗方案。9月29日进行了手术的第一步:头环牵引术。10月25日邱勇主任亲自主刀,为小庆蓝实施治疗过程中风险最大的截骨矫形术。
小庆蓝将要进手术室的时候,白雪因为知道手术的风险性非常大,这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所以紧紧地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脸,抚摸着他的小手,含着泪水,喃喃地对小庆蓝唱着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懂的歌谣。
小庆蓝被推进手术室了。白雪站在大玻璃窗外,望着儿子小小的身影,轻声地模拟着两人之间的对话:“艾塞亚(小庆蓝的英文名),ILOVEYOU,我在这里等着你,你快回来,行吗?”“妈妈,您别着急……”
, 百拇医药
而手术室里的儿子,那双乌黑的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窗外的妈妈,不哭也不闹,只是那样静静地凝视着。
一个小时过去了,白雪焦急地在手术室外徘徊。
两个小时过去了,白雪将头轻轻地抵在墙上。
三个小时过去了,手术仍在进行,白雪呆呆地站在手术室的门口,一动不动。
四个小时过去了,手术室的灯灭了,小庆蓝被推出病房。白雪伏在他身上,轻轻地呼唤他的名字,小庆蓝慢慢地睁开眼望着妈妈……白雪这才捂住胸口,长出了几口气。11月16日,最后一次手术———前路支撑融合术也成功地完成了。
在医生和护士们的眼中,小庆蓝是个可爱又聪明的孩子,又懂事,嘴又甜,凡是见过他的人,没有不喜欢他的。别看他才四岁,可他的坚强不亚于成年人。做检查、术前准备都很疼,可是这孩子几乎没哭过,总是默默忍受。但是,孩子终归是孩子,小庆蓝常常是睁开眼看不见白雪,就要“妈妈、妈妈”地喊个不停,直到白雪过来,才恢复平静。平时,病友们总能看见这对母子靠在病床上细声细语地说话,“那种场面,谁看了都会感动的”。“她特别细心,真的,那劲头连我们这些当过妈妈的人都自叹不如。”一位老护士这样评价白雪,小庆蓝刚做完手术时,夜里折腾,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翻身,白雪几乎是整夜不睡地守着他。为了让孩子“分心”,不去想手术的疼痛,她就不停地给孩子讲故事,讲着讲着,常常会一起发出浅浅的笑声。“她给孩子穿好的、吃好的,可她自己吃的、穿的都是最简单最朴素的———她是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她助养的‘儿子’身上啦!”
, 百拇医药
复后的小庆蓝,跟着妈妈一起回到了沈阳的家。
不久前,记者拨通了白雪家的电话,白雪不在。据保姆说,她今天要参加一个义诊活动,可能会晚点儿回来。正说着,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小孩子兴奋的叫声。保姆说这是小庆蓝。在记者的请求下,保姆抱来了小庆蓝,小庆蓝很高兴地接过电话和记者聊起来:“你是谁呀?”“我是北京的阿姨。”
也许是旁边的保姆说了句什么,小庆蓝突然得意地说:“你采访我吗?”“对呀,那你告诉阿姨,蓝蓝现在在干什么呀?”“看相片,我和妈妈的,好多好多……”“蓝蓝想出去玩吗?”“想,我就要去幼儿园了,那里有好多小朋友———”
正聊着,电话里突然出现了“啵、啵”的声音,记者奇怪地问:“这是什么声音呀?”
小庆蓝笑着回答记者:“我都亲过你了,你快亲我呀!”
, 百拇医药 听到这话,记者的心里有点酸楚。面对这样的孩子,谁又能不涌起怜爱之情呢。
晚上9点,记者再次拨通白雪家的电话,刚刚回到家的白雪和记者聊了起来。她告诉记者,手术后,小庆蓝恢复得挺好,虽然不能活动太多,但小庆蓝有机会总会跑下床到处玩。正说着,一个小声音在电话边响起,而白雪中止了谈话,一下子笑了起来,虽然记者无法看到电话那头她是怎样的表情,但从笑声中,记者却听出了洋溢在她心头的幸福。白雪说:“是庆蓝跑过来了。常常是这样,该睡觉的时候他到处乱跑,或者不让他下地他偏要下,只好批评他,实在不行就打两下小屁股。”
白雪说,小庆蓝出生后营养不良,所以牙齿一直不太好,不能吃硬的东西。“最喜欢吃一些软的食物,什么茄子、西红柿炒鸡蛋、豆腐之类……”
由于现在小庆蓝还打着石膏,体重有点重,所以白雪带他出去玩、买东西或者理发,抱着他上下六层楼会觉得很吃力,好在再过两个月小庆蓝就要重回南京拆石膏了。然后再经过3个月的休养,小庆蓝将回到幼儿园。
, 百拇医药
说起助养这个孩子,白雪告诉记者,她的家里人都很赞成。当记者问她是否想过找个相爱的人一起来助养小庆蓝时,白雪说:“我觉得现在我一个人抚养小庆蓝很好。不管将来会怎样,我会一直和他在一起,把他养大成人。”
答案,就在一句话里
在不久前召开的“感动2005·中华慈善春节晚会”上,当抚养中国患病弃婴小庆蓝的德国“妈妈”白雪走上舞台时,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白雪说出了感激之言:“谢谢大家,谢谢所有关心帮助我们的好心人!”
记者也看了这个晚会的现场直播,心中涌出无限感慨。一位德国妇女,对一个中国弃婴付出如此深厚的感情,究竟为什么?也许一切答案,就在记者采访她时,她说的一句非常朴实的话里———“我就是不想让这个孩子瘫痪!”
《健康时报》(2006年02月16日第三版), 百拇医药
事情要追溯到一年前。
寒风凛冽的一天,有人在路边发现了一个两岁的男婴,当时他仅仅穿着单衣,正哇哇大哭———他是被狠心的亲人遗弃的。发现者立刻将孩子抱到了沈阳社会福利院。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发现,这个小男孩有着明显的先天残疾,腿伸不直,体重还不到5斤。按照沈阳市社会福利院收养孤儿的“惯例”,这个孩子姓了“沈”,有了一个新名字:“沈庆蓝”。
几个月后,“非典”开始流行,一位供职于国际慈善机构、在福利院帮忙的美国护士将小庆蓝抱回家临时助养,与她同一宿舍的德国护士白雪,和她一起照料这个孩子。半年后,美国护士回国了。又过了一段时间,沈阳福利院请白雪把小庆蓝送回来。就在抱孩子出门的一刹那,白雪突然觉得脚步异常沉重,她发现自己与小庆蓝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彼此再也分不开了———
就在两人相处的这段时间里,白雪对小庆蓝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不能吃硬的东西,白雪又一直独身,不会照顾孩子,就专门请来了一个保姆帮忙;她自己的中文不是很好,每天就教小庆蓝说英语,现在孩子已经会用英语与她进行简单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中,最初的怜惜之情逐渐转变成温馨的“母子”之情———“妈妈”成为小庆蓝每天最常说的一句话;而听小庆蓝喊自己“妈妈”,更成了白雪最幸福的事。
, 百拇医药
想到这些,白雪转身把小庆蓝抱回了家。
第二天,白雪来到沈阳社会福利院,签订了助养合同,正式开始了她的“母亲”生涯。
虽然没有抚养过孩子,但白雪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小庆蓝:不上班时,她会在家里陪小庆蓝玩,给他讲故事、看漫画,俩人乐成一团儿;为了让小庆蓝接触更多的朋友,白雪送他去了幼儿园,在那里小庆蓝有了许多小伙伴,充实又快乐。而小庆蓝也没有让她失望,小小的年纪就知道体贴妈妈,经常学着帮妈妈擦地、洗碗,这让白雪更加疼爱他。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白雪回忆起当时她告诉小庆蓝她要助养他时的对话:“我告诉他,我要做他的妈妈,他和我说:‘不,你就是我的妈妈!’”
雪送小庆蓝去医院做了体检,发现他的残疾源于脊柱疾病,便让他在沈阳的一家大医院进行了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但是一年后,小庆蓝的脊柱还是出现了后凸,高达108度,这是因为脊柱结核引起的胸腰椎后凸畸形———小庆蓝面临截瘫的危险!
, 百拇医药
虽然是“拣来”的儿子,但白雪没有放弃,四处打听何处能治好小庆蓝的病。
经一位权威专家的推荐,2005年5月,白雪带着小庆蓝慕名来到南京鼓楼医院,找到全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邱勇教授。邱勇教授对小庆蓝做了详细的检查后表示,目前小庆蓝病情较为严重,但有信心治好他的病,需要进行三期手术才有望康复。于是,2005年9月6日,白雪陪同小庆蓝住进了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小庆蓝整个治疗费用需要10万元左右,为了治好他的病,白雪倾其所有,不仅变卖了她在中国的家产,更向远在德国的亲友们四处求援。亲友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很支持她的善举,纷纷慷慨解囊。
但即使这样,白雪也才筹到6万元手术治疗费用。邱勇教授得知后,毅然决定,不仅要为小庆蓝做好手术,而且要帮助白雪筹措手术费用。南京鼓楼医院对外宣传办公室、脊柱外科联合江苏电视台卫视《服务先锋》栏目和《扬子晚报》,对这一感人至深的跨国母子情进行了连续报道。
, 百拇医药
一个德国妇女,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中国“儿子”能奉献出这么多。报道刊播后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人被深深地感动,上至市委副书记,下到普通市民,纷纷解囊相助,爱心从四面八方涌向鼓楼医院,捐款的数额远远超过了费用。
了达到矫治的最佳效果,邱勇教授给小庆蓝制订了三次手术的治疗方案。9月29日进行了手术的第一步:头环牵引术。10月25日邱勇主任亲自主刀,为小庆蓝实施治疗过程中风险最大的截骨矫形术。
小庆蓝将要进手术室的时候,白雪因为知道手术的风险性非常大,这有可能是生离死别,所以紧紧地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脸,抚摸着他的小手,含着泪水,喃喃地对小庆蓝唱着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懂的歌谣。
小庆蓝被推进手术室了。白雪站在大玻璃窗外,望着儿子小小的身影,轻声地模拟着两人之间的对话:“艾塞亚(小庆蓝的英文名),ILOVEYOU,我在这里等着你,你快回来,行吗?”“妈妈,您别着急……”
, 百拇医药
而手术室里的儿子,那双乌黑的眼睛眨也不眨地望着窗外的妈妈,不哭也不闹,只是那样静静地凝视着。
一个小时过去了,白雪焦急地在手术室外徘徊。
两个小时过去了,白雪将头轻轻地抵在墙上。
三个小时过去了,手术仍在进行,白雪呆呆地站在手术室的门口,一动不动。
四个小时过去了,手术室的灯灭了,小庆蓝被推出病房。白雪伏在他身上,轻轻地呼唤他的名字,小庆蓝慢慢地睁开眼望着妈妈……白雪这才捂住胸口,长出了几口气。11月16日,最后一次手术———前路支撑融合术也成功地完成了。
在医生和护士们的眼中,小庆蓝是个可爱又聪明的孩子,又懂事,嘴又甜,凡是见过他的人,没有不喜欢他的。别看他才四岁,可他的坚强不亚于成年人。做检查、术前准备都很疼,可是这孩子几乎没哭过,总是默默忍受。但是,孩子终归是孩子,小庆蓝常常是睁开眼看不见白雪,就要“妈妈、妈妈”地喊个不停,直到白雪过来,才恢复平静。平时,病友们总能看见这对母子靠在病床上细声细语地说话,“那种场面,谁看了都会感动的”。“她特别细心,真的,那劲头连我们这些当过妈妈的人都自叹不如。”一位老护士这样评价白雪,小庆蓝刚做完手术时,夜里折腾,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翻身,白雪几乎是整夜不睡地守着他。为了让孩子“分心”,不去想手术的疼痛,她就不停地给孩子讲故事,讲着讲着,常常会一起发出浅浅的笑声。“她给孩子穿好的、吃好的,可她自己吃的、穿的都是最简单最朴素的———她是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她助养的‘儿子’身上啦!”
, 百拇医药
复后的小庆蓝,跟着妈妈一起回到了沈阳的家。
不久前,记者拨通了白雪家的电话,白雪不在。据保姆说,她今天要参加一个义诊活动,可能会晚点儿回来。正说着,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小孩子兴奋的叫声。保姆说这是小庆蓝。在记者的请求下,保姆抱来了小庆蓝,小庆蓝很高兴地接过电话和记者聊起来:“你是谁呀?”“我是北京的阿姨。”
也许是旁边的保姆说了句什么,小庆蓝突然得意地说:“你采访我吗?”“对呀,那你告诉阿姨,蓝蓝现在在干什么呀?”“看相片,我和妈妈的,好多好多……”“蓝蓝想出去玩吗?”“想,我就要去幼儿园了,那里有好多小朋友———”
正聊着,电话里突然出现了“啵、啵”的声音,记者奇怪地问:“这是什么声音呀?”
小庆蓝笑着回答记者:“我都亲过你了,你快亲我呀!”
, 百拇医药 听到这话,记者的心里有点酸楚。面对这样的孩子,谁又能不涌起怜爱之情呢。
晚上9点,记者再次拨通白雪家的电话,刚刚回到家的白雪和记者聊了起来。她告诉记者,手术后,小庆蓝恢复得挺好,虽然不能活动太多,但小庆蓝有机会总会跑下床到处玩。正说着,一个小声音在电话边响起,而白雪中止了谈话,一下子笑了起来,虽然记者无法看到电话那头她是怎样的表情,但从笑声中,记者却听出了洋溢在她心头的幸福。白雪说:“是庆蓝跑过来了。常常是这样,该睡觉的时候他到处乱跑,或者不让他下地他偏要下,只好批评他,实在不行就打两下小屁股。”
白雪说,小庆蓝出生后营养不良,所以牙齿一直不太好,不能吃硬的东西。“最喜欢吃一些软的食物,什么茄子、西红柿炒鸡蛋、豆腐之类……”
由于现在小庆蓝还打着石膏,体重有点重,所以白雪带他出去玩、买东西或者理发,抱着他上下六层楼会觉得很吃力,好在再过两个月小庆蓝就要重回南京拆石膏了。然后再经过3个月的休养,小庆蓝将回到幼儿园。
, 百拇医药
说起助养这个孩子,白雪告诉记者,她的家里人都很赞成。当记者问她是否想过找个相爱的人一起来助养小庆蓝时,白雪说:“我觉得现在我一个人抚养小庆蓝很好。不管将来会怎样,我会一直和他在一起,把他养大成人。”
答案,就在一句话里
在不久前召开的“感动2005·中华慈善春节晚会”上,当抚养中国患病弃婴小庆蓝的德国“妈妈”白雪走上舞台时,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白雪说出了感激之言:“谢谢大家,谢谢所有关心帮助我们的好心人!”
记者也看了这个晚会的现场直播,心中涌出无限感慨。一位德国妇女,对一个中国弃婴付出如此深厚的感情,究竟为什么?也许一切答案,就在记者采访她时,她说的一句非常朴实的话里———“我就是不想让这个孩子瘫痪!”
《健康时报》(2006年02月16日第三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