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医与现代科学的结合点——由“当代毕昇”逝世所想到的
惊闻两院院士、有“当代毕昇”和“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之称的北京大学著名教授王选先生驾鹤西去的消息,在为我国科技界陨落了一位精英人才而悲痛、惋惜的同时,也联想到了目前既乏人,又乏术,竟然沦落到需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步的中医学如何创新和发展的问题。
王选教授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由此而引发了我国印刷业一场“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使我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得到了彻底改造,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王选先生之所以取得如此惊世佳绩,当然与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爱国热情及坚忍不拔、呕心沥血的奋斗历程是密不可分的。但我认为:其中可能还有一个更为重要但却被人忽视的因素在内。据说,在最初“那些日子,王选满脑子的汉字横竖弯勾,连做梦也尽是笔画,终于想出了用数学方法计算汉字轮廓曲率的‘高招’。经过几个月呕心沥血的奋斗,他就像一位魔术师那样,让庞大的汉字字模减少了500倍,扫清了研制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最大障碍。”换言之,他的研究也就是先从研究汉字内部结构入手,然后才与现代高科技联姻而结出丰硕成果的。
, http://www.100md.com
由此我想到了中医学的创新和发展。近百年来,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转型,目昇昇前中医学已经到了不仅普通老百姓听不懂中医的概念术语,即便是一般的西医“同道”也搞不清、弄不懂的危险地步。确实面临着如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以迎头赶上时代步伐的学术危机,但如何结合并实现之,却是值得我们中医界认真反思和对待的一个大问题。“当代毕昇”王选教授先从研究汉字内部结构着手解决看似“难以两全”——既保留汉字,又使我国的文字处理和印刷跨入科学新时代的难题,并各自取得成功的案例,至少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医的创新与发展,也必须首先从中医理论体系自身寻绎其内部所蕴涵着的某些带有本质性的规律,探赜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某些固有规律,才能寻找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和可以影响、带动全局的突破口,然后以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思维方式,统帅研究的各个环节,严密审视研究起点,充分验证具体细节,最后再付诸于实际。而非其他途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中医研究可以说是紧紧“咬定”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不放松”,从器官到组织,从自由基到神经、体液、免疫,从细胞到神经生物学、到今天的基因、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总之,每当现代生命科学领域出现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哪怕是一个新的观察指标,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被一些善于扑捉战机的学者运用到中医研究当中来。中医学这门古老的科学,竟然演变成了现代最新科学技术的演练场和试验田。但由于缺乏扎实的中医文献研究基础,缺乏对中医学有关学术问题实质内容的正确和全面的理解,缺乏对中医学内在规律的把握和可行性思路,因而其研究成果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均不具有任何的实用价值。
联邦德国中医学会会长波克特(M.Porkert)教授早在1980年为庆祝李约瑟教授80寿辰的论文中,就对我们长期以来“惟西方科学是从”、随意比附的不良学风提出了一针见血的警告:“中国学者在证实中国并不比西方科学落后这一点上,在把中国科学遗产结合到世界科学中去,几十年来未能取得进展;由于迄今缺乏相应的方法学概念,而使中医学以令人惊异的速度从内部腐蚀下来。犯下这种罪行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追求时髦,用西方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从来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的地位进行方法学研究;从十九世纪以来,没有做出决定性的努力,按照中医的本来面目,评价并确立中医的价值。”, 百拇医药(张效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王选教授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由此而引发了我国印刷业一场“告别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使我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得到了彻底改造,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王选先生之所以取得如此惊世佳绩,当然与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爱国热情及坚忍不拔、呕心沥血的奋斗历程是密不可分的。但我认为:其中可能还有一个更为重要但却被人忽视的因素在内。据说,在最初“那些日子,王选满脑子的汉字横竖弯勾,连做梦也尽是笔画,终于想出了用数学方法计算汉字轮廓曲率的‘高招’。经过几个月呕心沥血的奋斗,他就像一位魔术师那样,让庞大的汉字字模减少了500倍,扫清了研制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最大障碍。”换言之,他的研究也就是先从研究汉字内部结构入手,然后才与现代高科技联姻而结出丰硕成果的。
, http://www.100md.com
由此我想到了中医学的创新和发展。近百年来,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转型,目昇昇前中医学已经到了不仅普通老百姓听不懂中医的概念术语,即便是一般的西医“同道”也搞不清、弄不懂的危险地步。确实面临着如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以迎头赶上时代步伐的学术危机,但如何结合并实现之,却是值得我们中医界认真反思和对待的一个大问题。“当代毕昇”王选教授先从研究汉字内部结构着手解决看似“难以两全”——既保留汉字,又使我国的文字处理和印刷跨入科学新时代的难题,并各自取得成功的案例,至少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医的创新与发展,也必须首先从中医理论体系自身寻绎其内部所蕴涵着的某些带有本质性的规律,探赜出隐藏在其背后的某些固有规律,才能寻找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切入点和可以影响、带动全局的突破口,然后以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思维方式,统帅研究的各个环节,严密审视研究起点,充分验证具体细节,最后再付诸于实际。而非其他途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中医研究可以说是紧紧“咬定”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不放松”,从器官到组织,从自由基到神经、体液、免疫,从细胞到神经生物学、到今天的基因、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总之,每当现代生命科学领域出现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哪怕是一个新的观察指标,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被一些善于扑捉战机的学者运用到中医研究当中来。中医学这门古老的科学,竟然演变成了现代最新科学技术的演练场和试验田。但由于缺乏扎实的中医文献研究基础,缺乏对中医学有关学术问题实质内容的正确和全面的理解,缺乏对中医学内在规律的把握和可行性思路,因而其研究成果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均不具有任何的实用价值。
联邦德国中医学会会长波克特(M.Porkert)教授早在1980年为庆祝李约瑟教授80寿辰的论文中,就对我们长期以来“惟西方科学是从”、随意比附的不良学风提出了一针见血的警告:“中国学者在证实中国并不比西方科学落后这一点上,在把中国科学遗产结合到世界科学中去,几十年来未能取得进展;由于迄今缺乏相应的方法学概念,而使中医学以令人惊异的速度从内部腐蚀下来。犯下这种罪行的不是外人,而是中国的医务人员,他们追求时髦,用西方术语,胡乱消灭和模糊中医的信息,从来没有为确定其科学传统的地位进行方法学研究;从十九世纪以来,没有做出决定性的努力,按照中医的本来面目,评价并确立中医的价值。”, 百拇医药(张效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