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 2006年第2期
编号:10870941
慢性咳嗽的诊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6年第2期
咳嗽,1病因和发病机制,2诊断,3治疗,【参考文献】
     慢性咳嗽(chronic persistent cough,CPC)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主诉之一,是指咳嗽持续超过3周,经检查未能发现明显肺部疾病。由于许多患者仅仅有咳嗽症状,检查难以发现病因方面客观证据,经常延误诊断,自Irwin提出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并经不断完善后,CPC的病因确诊率提高至90%以上,且不断有新的病因发现[1]。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目前比较一致的病因有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等,也有学者把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诱导性咳嗽和心理性咳嗽列在其中。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表明慢性咳嗽32%~82%为单因素,18%~62%为多因素[2]。国外有关文献[3]统计了1258例慢性咳嗽病因分析显示,慢性鼻炎相关性咳嗽占首位34%,其中包括部分副鼻窦炎在内,其次为不典型哮喘25%,食管病变20%。

    1.1 PNDS

    通常指鼻和鼻窦分泌物后滴,反复吸入、刺激咽喉局部反射引起慢性咳嗽,包括各种病因,如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因此并非独立性疾病,而称为鼻后滴漏综合征。鼻黏膜可具有同下呼吸道相似的炎症反应,它的感觉神经末梢含有刺激气道感觉神经,增加咳嗽反射敏感性、产生咳嗽的神经肽和神经递质,可能是明显或潜在的鼻、鼻炎分泌物滴入喉或呼吸道,刺激该处的咳嗽感受器或通过神经反射机制使咳嗽反射敏感化[4]。

    1.2 CVA

    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哮喘的潜在形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常伴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表现,或经抗生素较长时间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发作缓解。感染因素、遗传因素、环境与理化因素、某些触发因素包括各种过敏源和物理变化如花粉、尘螨、化学物刺激烟雾、冷空气刺激或运动等[5,6],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气道改变表现为炎症,即炎性细胞浸润,小血管充血、渗出,支气管黏膜下肥大细胞活化,引起嗜酸粒细胞聚集和支气管黏膜上皮损伤,上皮损伤后上皮细胞脱落,部分基膜增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2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