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88801
社区医院“小治”失眠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0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20期(总第2273期 2006.02.20)
     春节假期,记者在旅游胜地桂林发现了一个新事物——在一家规模不大的社区门诊内,挂出了一块“失眠门诊”的牌子。睡眠障碍门诊(一般简称为睡眠门诊)是前几年才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里出现的新生事物,其诊疗范围是包括呼吸暂停综合征、失眠症、不宁腿综合征等在内的睡眠疾病。而在桂林这个中小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失眠”新门诊,居民到底买不买帐呢?

    日门诊量3~5人

    据这家社区医院里的医生介绍,目前失眠门诊由梁医生一个人独力承担。梁医生告诉记者,失眠门诊从2002年开办到现在已经有3年多了,目前每天的门诊量大概是3~5人,对于这个门诊量,虽然比不上大医院,但他还是觉得相当满意。他说同一个城市还有两家医院开了睡眠门诊,不过大多是呼吸科的医生坐诊。他与他们也没有做过交流。“开办这个门诊主要是病人有需要。现在生活节奏快了,压力很大,失眠的人可不少。”

    据他介绍,病人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种,一是年轻人,工作、学习压力太大,睡眠不好;二是老年人,身体虚弱,睡不着,或者睡着了容易醒。
, http://www.100md.com
    梁医生说,限于条件,医院并没有什么监测睡眠的仪器,主要还是靠望闻问切,开的药也以中药、中成药为主。90%的人吃了药症状都能得到缓解。

    小医院开一个新门诊,医院领导支持吗?梁医生说医院相当支持,“小医院更应该讲特色嘛!”

    记者拨通了医院负责人何毅的电话,何毅告诉记者,开办失眠门诊是因为社区有这个需求,“梁医生是医院的老职工,跟社区周边的居民关系很好,有‘群众基础’,他退休之后就提出开办失眠门诊,于是我们将其返聘到医院,让他一个人开起了这个门诊。”

    不过,何毅否认失眠门诊每天的就诊人数只有三五个,只不过是“相对少一点”,他透露,失眠门诊绝对不会取消,反而打算适当扩大规模,并且以后会通过义诊等活动,在小区里加紧宣传这个特色门诊。

    人员设备难度不小

, 百拇医药     小医院开失眠门诊,大医院的相关科室是怎么看的?广州市脑科医院睡眠障碍科主任江帆说:“我觉得这是必然的,随着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进一步合理,应该有更多的社区医院来关注失眠问题。”

    江帆告诉记者,现在在大医院,开办睡眠门诊并不稀奇。“但是在社区医院开办这样的门诊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主要的障碍一是人员,二是设备。”江帆说,“像我们医院有关于睡眠问题的专项检查设备,比如说可以做睡眠图。这些仪器起了相当大的辅助诊断作用。而购买设备需要很大的投入,对于社区医院来说,难度不小。”

    记者了解到,如果社区医院没有相关的仪器设备,就只能通过量表测评,用一些表格来判定病人的病情。这些表格有一些是业内通用的,有些则要医生自己设计。但是量表测评有其局限性和主观性,会出现一些偏差。

    同时,她也对社区失眠门诊的出现表示担忧,在群众需求比较大,市场开发又比较晚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不排除一些医院看好这个市场,打出一个招牌来,挂一些吸引人的词语,但实际上行卖药之实,这是要警惕的。”
, http://www.100md.com
    江帆认为,作为社区医院的失眠门诊,如果每日稳定有3~5个病人来就诊,应该说已经很难得。因为目前社区医院并不多,仅仅来看失眠的病人能有这样的数量,算是不少了。医生如果能够认认真真看完这三五个病人,就很不容易。另外,对于来看失眠门诊的病人,有一些是躯体疾病引起的,有的则是因为睡眠习惯甚至是对睡眠知识的认识有偏差而造成的,不能单纯靠药物治疗,一定要耐心分析病人失眠的原因,找出其中的症结再对症下药。

    社区医生要当“排雷兵”

    失眠、精神焦虑,这些在城市人身上越来越常见的症状,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疏导和治疗,任其发展下去,就容易引发精神类疾病,在这一方面,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往往起到一个“排雷兵”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正在我国逐步深入。据广州市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主任委员李洁教授介绍,目前广州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行政架构和精神疾病的防治网络已经健全。尤其是“广州市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组”定期举办广州市社区精神病防治医生(简称精防医生)上岗前的规范化培训工作,力求精防医生在社区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神疾病,力求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并且,指导组还不定期地举办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中、高级学习班,邀请国内该领域知名专家讲课,力求将精神卫生服务的新技术、新进展及时传递到社区中。

    李洁教授对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应加大地方财政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投入,同时组建隶属于当地疾病控制中心而不是当地精神病医院的社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病医院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应是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下的并列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这样才能确保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更好、更协调地发展,从而避免精神病医院搞社区服务有可能出现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况。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三终端周刊第8期, 百拇医药(江沂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