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27016
面对印度反倾销 中国药企进入备战状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1日 中国医药报
     背景新闻:

    1月16日,印度商工部反倾销调查局发布公告,决定对我国出口的青霉素工业盐提起反倾销调查,调查期为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印度起诉方以结构价格作为正常价值计算的倾销幅度为84.92%。

    “如果反倾销调查成立,印度进口商比国内青霉素生产企业损失更大,这样的结果谁都不愿意看到。当然,我们会全力应诉!”2月7日,中国青霉素年产量最大、对印度出口量最多的企业--河南华星制药厂副厂长张全义语气坚决地说。

    此时,不仅华星一家,华北制药、石家庄制药、张家口吉斯特等国内青霉素生产企业也都进入了备战状态,应诉已经成为他们共同的行动。

    此外,哈尔滨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抗医药进出口公司、四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张家口东方医药进出口公司也都成了印度认定的被告企业。此时,共同的利益已经将国内青霉素企业紧紧联系到一起。
, 百拇医药
    风波又起

    其实,早在2004年7月,印度对我国青霉素启动3个月“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条款”的时候,就已经传达出印度有可能“制裁”中国青霉素的讯号。“特保”结束后,国内青霉素生产企业虽然一再表示出口量受其影响微乎其微,但是据天津口岸数据显示,2004年8月天津口岸对印度青霉素是出口下降幅度高达91%。许多企业因惧怕退运、滞报等巨额损失,不敢贸然出口。某制药公司向天津海关预先申报出口青霉素,因受印度“特保”政策影响,与印方签订的12个货柜青霉素出口合同,6个货柜共计13.5吨青霉素遭到退运。

    近年来,随着国内青霉素产量不断放大,中国青霉素在全球贸易中掌握了话语权。然而,以保护本国行业利益为出发点的各种贸易制裁也纷至沓来。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统计,印度是对我医药产品立案最多的国家,从1990年以来,在我国医药类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共43起案件中,有22起是印度提起的,涉案产品均为化学原料药。
, 百拇医药
    据健康网一位原料药研究人员介绍,由于气候、成本等原因,近年来印度已经逐渐淡出发酵领域,印度原有的5家青霉素生产企业到目前仅剩一家。“中国在发酵领域优势突出,印度则在半合成领域领先,印度与中国作为世界原料药两大生产国,在贸易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供需关系。”尽管如此,印度对中国青霉素出口仍有所忌惮。

    国家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一位研究员分析认为,印中市场基础和环境相似,实力相当,已经形成了在制药领域竞争的态势。中国加入WTO后,在全球化公平贸易的框架下,其他国家已经不能在出口数量上设置贸易壁垒,因此只能采取其他贸易制裁手段保护本国利益,反倾销是常用的制裁手段之一。印度之所以频频发起反倾销,正是其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体现。

    2005年,由于原材料、动力、能源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因素影响,我国青霉素出口价格呈上升趋势,每吨在6美元左右。与此同时,国内青霉素企业在经历了第六次价格大战后,开始深刻反省,2004年下半年开始“瘦身行动”--有的企业转产,有的企业则向下游产品发展,企业自行消化原料,河南华星将年产1500吨青霉素的一个大车间改装转产成赖氨酸;石药将一些工业盐生产车间转产7APA(头孢类的中间体);华药也将几条工业盐生产线停产,改装生产青霉素下游产品。尽管如此,中国的青霉素出口价格仍低于印度产品的30%左右。
, http://www.100md.com
    利益博弈

    据印中贸易中心公布的2004年宏观经济参数显示,印度制药行业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大药品生产国,其产量占全球份额的8%,而且,目前印度已经有100多种制剂药获得美国FDA认证。

    “印度和中国从基础条件上看,都具有劳动力充裕、廉价,资源丰富,工业成本低的优势,然而,印度在近十几年间发展步伐快于我国,主要体现在印度制药业由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药品出口占到该国药品制造产量的60%以上,其中成品药出口占到其国内生产总量的15%。印度制药业正在成为世界级的制药大国。”健康网首席研究员吴惠芳说。

    吴惠芳介绍,印度入世后政府承诺,在2005年1月1日后,对1995年以后申报专利的药品,提供为期20年的产品专利保护。因此,印度不少制药企业加快了新药研发的步伐。“由于印度企业将发展重点放在了研发领域,因此将基础原料药的生产和资金转向更为便宜的中国企业,在中国购买青霉素、6-APA、7-ACA中间体,进而生产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等原料药。印度甚至在一项鼓励出口政策上明确,对为了出口而进口的产品实行退税制度。”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在推行农民低保政策中,对药品实行政府限价,印度制药企业必须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料成本,才能获得可观的利润。因此,在中国尽可能低价采购到原料是相当多印度企业共同的目标。

    张全义对此深有体会。他抱怨印度企业太狡猾,曾多次对中国企业表示只要压低青霉素价格,他们就会大量进口,反倾销的事情由他们来解决。, 百拇医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