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术白绢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70KB,2页)。
苍术白绢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的初步研究
黄俊斌1
, 赵雪坤1
, 李建洪1
, 王 沫1
, 詹亚华2
, 康家树3
(1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 21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 ,湖北 武汉 430071 ;
31瑞士先正达农药公司武汉办事处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要:根据在湖北省孝昌、英山等地的调查研究 ,报道了苍术白绢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的培养特性、病
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苍术;白绢病;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51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 - 8114(2003) 03 - 0070 - 01
苍术( A t ractylodes lances ( Thunb) DC)是我省
重要药材 ,随着苍术野生转家种 ,其病害问题越来越
突出 ,成为限制该药材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中
苍术白绢病是发生普遍且严重的病害之一[1 ,2 ]。我
们对孝昌县和英山县苍术白绢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
调查 ,现将该病调查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以期指导
苍术生产。
1 症状
白绢病在苍术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根茎
和茎基部 ,发病部位变褐腐烂成烂麻状 ,仅剩下纤维
束 ,无异味 ,易从地表拔起 ,并长有白色菌丝。湿度
大时菌丝穿透土表 ,在病株基部及病株周围的土表、落叶间生长 ,并形成米黄色至红褐色油菜子状的菌
核。发病初期地上部植株并不表现症状 ,随病情加
重 ,叶片逐渐萎蔫 ,直至枯死 ,叶片不易脱落 ,发病
严重的田块 ,植株发病率达到 30 %~40 %。
2 病原物
此病由半知菌亚门齐整小菌核菌( Sclerot inia
rol f si i)引起 ,菌丝白色 ,疏松或集结成线形紧贴于
基物上 ,形成菌核。菌核表生 ,球形或椭圆形 ,油菜
子状 ,直径 014~112 mm ,初为乳白色 ,逐渐变成米
黄色、黄褐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 ,在 PDA 上培养 ,菌
丝白色 ,绢丝状 ,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扩展 ,形成菌
核 ,直径为 015~117 mm。
3 发病规律
311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也能以菌丝体
收稿日期:2002 - 12 - 28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黄俊斌(1963~) ,男,湖北武穴人,博士,副教授
在种苗或病残体上越冬 ,在条件适宜时 ,菌核萌发产
生菌丝体 ,侵染苍术根茎及茎基部 ,形成初次侵染。
病株上的菌丝不断产生菌核 ,随水流、土壤移动形成
再侵染 ,菌丝也能沿土壤缝隙或地表蔓延侵染邻近
植株 ,带病种苗移栽也可引起发病。
312 发病因素
31211 气候因素 温、湿度是影响该病发生发展的
重要因素。白绢病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 ,在气温为
30~35 ℃、潮湿的环境下 ,病菌生长极快 ,在 6 月上
旬至 8 月中旬 ,天气时晴时雨 ,最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发展 ......
黄俊斌1
, 赵雪坤1
, 李建洪1
, 王 沫1
, 詹亚华2
, 康家树3
(1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 21湖北中医学院药学系 ,湖北 武汉 430071 ;
31瑞士先正达农药公司武汉办事处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要:根据在湖北省孝昌、英山等地的调查研究 ,报道了苍术白绢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的培养特性、病
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苍术;白绢病;发病规律;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4351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 - 8114(2003) 03 - 0070 - 01
苍术( A t ractylodes lances ( Thunb) DC)是我省
重要药材 ,随着苍术野生转家种 ,其病害问题越来越
突出 ,成为限制该药材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中
苍术白绢病是发生普遍且严重的病害之一[1 ,2 ]。我
们对孝昌县和英山县苍术白绢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
调查 ,现将该病调查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以期指导
苍术生产。
1 症状
白绢病在苍术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根茎
和茎基部 ,发病部位变褐腐烂成烂麻状 ,仅剩下纤维
束 ,无异味 ,易从地表拔起 ,并长有白色菌丝。湿度
大时菌丝穿透土表 ,在病株基部及病株周围的土表、落叶间生长 ,并形成米黄色至红褐色油菜子状的菌
核。发病初期地上部植株并不表现症状 ,随病情加
重 ,叶片逐渐萎蔫 ,直至枯死 ,叶片不易脱落 ,发病
严重的田块 ,植株发病率达到 30 %~40 %。
2 病原物
此病由半知菌亚门齐整小菌核菌( Sclerot inia
rol f si i)引起 ,菌丝白色 ,疏松或集结成线形紧贴于
基物上 ,形成菌核。菌核表生 ,球形或椭圆形 ,油菜
子状 ,直径 014~112 mm ,初为乳白色 ,逐渐变成米
黄色、黄褐色 ,最后变成红褐色 ,在 PDA 上培养 ,菌
丝白色 ,绢丝状 ,从中心向四周辐射状扩展 ,形成菌
核 ,直径为 015~117 mm。
3 发病规律
311 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也能以菌丝体
收稿日期:2002 - 12 - 28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黄俊斌(1963~) ,男,湖北武穴人,博士,副教授
在种苗或病残体上越冬 ,在条件适宜时 ,菌核萌发产
生菌丝体 ,侵染苍术根茎及茎基部 ,形成初次侵染。
病株上的菌丝不断产生菌核 ,随水流、土壤移动形成
再侵染 ,菌丝也能沿土壤缝隙或地表蔓延侵染邻近
植株 ,带病种苗移栽也可引起发病。
312 发病因素
31211 气候因素 温、湿度是影响该病发生发展的
重要因素。白绢病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 ,在气温为
30~35 ℃、潮湿的环境下 ,病菌生长极快 ,在 6 月上
旬至 8 月中旬 ,天气时晴时雨 ,最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