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方法.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87KB,2页)。
板蓝根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方法 邰连春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41)
板蓝根又名菘蓝、 北板蓝、 大蓝根及大青根等,为十字
花科大青属植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板蓝根是我国古
老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以根入药,有清热解毒、 凉血的功
能。其叶入药,称大青叶,具有根的同样功效。主治流行
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 急性传染性肝炎、 咽喉肿痛等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
断进步,板蓝根治病防病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其
生产领域和人工栽培地也在不断的扩大。种植出优质高
产的板蓝根,对其生长期间发生病害的防治尤其重要。
1 霜霉病
111 发病规律:霜霉病菌为鞭毛菌亚门、 卵菌纲、 霜霉目、霜霉菌科、 霜霉菌属真菌。孢囊梗1 根至数根,丛生,自气
孔伸出,主梗(轴)较粗壮,基部膨大,叉状分枝 2~6 次,顶
枝(末枝)弯曲,孢子囊卵圆形或椭圆形。
霜霉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病残组织中越冬。在田间
生长的植株病组织越冬的菌丝体,于翌年春季天气转暖后
从病部抽生孢囊梗及孢子囊,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再
次侵染,扩大为害。田间植株发病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
(主要是温、 湿度)下,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通过气流传
播,造成重复侵染。据观察,板蓝根果荚发病严重,且苗期
也经常有霜霉病为害。在新种植区,板蓝根受霜霉病为害
也较严重。
112 田间诊断:发病叶片在叶面出现边缘不甚明显的黄
白色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所限,变成多角形或不规则
形。在相应的背面长有一层灰白色的霜霉状物,即露在寄
主体外的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湿度大时,病情发展迅
速,霜霉集中在叶背,有时叶面也有。后期病斑扩大变成
褐色,叶色变黄,叶片干枯死亡。茎及花梗受害,常肿胀弯
曲成龙头状。茎秆黑色有裂缝,病部亦有灰白色霜霉状
物,严重被害的植株矮化,荚细小弯曲,常未熟先裂或不结
实。
113 防治方法: ① 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 ②收获后处理病
残株,减少越冬菌源; ③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
的作物连作或轮作; ④病害流行期用 1 ∶1 ∶(200~300)
的波尔多液或用65 %代森锌600 倍液喷雾。
11315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应用 5 %百菌清粉尘剂喷
粉,每亩用药量 1kg ,或选用 2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每亩用药
液50~60L ,每7~10 天喷1 次,连喷2~3 次。
2 白锈病
211 发病规律:病原属鞭毛菌亚门、 卵菌纲、 霜霉菌目、 白
锈菌科、 白锈菌属真菌。孢囊梗棍棒状无色,单胞。顶端
自上而下依次形成孢子囊,贯连成串,相互连接处有细小
颈部。孢子囊近球形,无色,单胞。孢子囊萌发时产生游
动孢子。游动孢子圆形或肾形,具有两根鞭毛,从孢子囊
先端游出。经过短期游动后,鞭毛收缩,体形变圆,外部形
成一层胞膜。随后,孢子萌发伸出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
组织。孢子囊萌发最适温度为 10 ℃左右,最高 25 ℃。藏
卵器近球形,无色,多呈空腔。卵孢子近球形,褐色,生于
肿大的茎及果上。外壁有瘤状突起,雄器侧生。
主要以存在于土壤内病残组织上的卵孢子越冬,成为
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生长期病部长出的孢子囊随气流分
散,再次侵染,扩大危害。低温高湿有利发病。4 月中旬
至5 月发生,为害时间较短。
用人工挖卵或锤击产卵刻槽将卵杀死。幼虫孵化后,未进
入木质部前,用螺丝刀将幼虫杀死。幼虫进入木质部后,用钢丝刺坑道,将虫杀死。在成虫羽化期可进行人工捕
捉。在成虫产卵前更多地消灭成虫,减小虫害程度。
415 药剂防治:加强预测预报,适时喷药杀成虫,抓好成
虫期的防治,是减少虫源控制为害的关键,在成虫羽化出孔
盛期,连续喷洒2~3次药液即可在成虫产卵前大量消灭成
虫。第一次喷药适期为刚看到成虫咬产卵槽,一般为 6 月
上旬,并应于6月上旬与8 月上旬再分别喷施 1 次。药剂
可用80 %敌敌畏与40 %氧化乐果以1∶ 1的比例配成1000
倍液 ......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41)
板蓝根又名菘蓝、 北板蓝、 大蓝根及大青根等,为十字
花科大青属植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板蓝根是我国古
老的常用中药材之一,以根入药,有清热解毒、 凉血的功
能。其叶入药,称大青叶,具有根的同样功效。主治流行
感冒、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 急性传染性肝炎、 咽喉肿痛等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
断进步,板蓝根治病防病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其
生产领域和人工栽培地也在不断的扩大。种植出优质高
产的板蓝根,对其生长期间发生病害的防治尤其重要。
1 霜霉病
111 发病规律:霜霉病菌为鞭毛菌亚门、 卵菌纲、 霜霉目、霜霉菌科、 霜霉菌属真菌。孢囊梗1 根至数根,丛生,自气
孔伸出,主梗(轴)较粗壮,基部膨大,叉状分枝 2~6 次,顶
枝(末枝)弯曲,孢子囊卵圆形或椭圆形。
霜霉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病残组织中越冬。在田间
生长的植株病组织越冬的菌丝体,于翌年春季天气转暖后
从病部抽生孢囊梗及孢子囊,主要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再
次侵染,扩大为害。田间植株发病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
(主要是温、 湿度)下,于病部不断产生孢子囊,通过气流传
播,造成重复侵染。据观察,板蓝根果荚发病严重,且苗期
也经常有霜霉病为害。在新种植区,板蓝根受霜霉病为害
也较严重。
112 田间诊断:发病叶片在叶面出现边缘不甚明显的黄
白色病斑,逐渐扩大,并受叶脉所限,变成多角形或不规则
形。在相应的背面长有一层灰白色的霜霉状物,即露在寄
主体外的病菌孢囊梗和孢子囊。湿度大时,病情发展迅
速,霜霉集中在叶背,有时叶面也有。后期病斑扩大变成
褐色,叶色变黄,叶片干枯死亡。茎及花梗受害,常肿胀弯
曲成龙头状。茎秆黑色有裂缝,病部亦有灰白色霜霉状
物,严重被害的植株矮化,荚细小弯曲,常未熟先裂或不结
实。
113 防治方法: ① 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 ②收获后处理病
残株,减少越冬菌源; ③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
的作物连作或轮作; ④病害流行期用 1 ∶1 ∶(200~300)
的波尔多液或用65 %代森锌600 倍液喷雾。
11315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应用 5 %百菌清粉尘剂喷
粉,每亩用药量 1kg ,或选用 2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70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每亩用药
液50~60L ,每7~10 天喷1 次,连喷2~3 次。
2 白锈病
211 发病规律:病原属鞭毛菌亚门、 卵菌纲、 霜霉菌目、 白
锈菌科、 白锈菌属真菌。孢囊梗棍棒状无色,单胞。顶端
自上而下依次形成孢子囊,贯连成串,相互连接处有细小
颈部。孢子囊近球形,无色,单胞。孢子囊萌发时产生游
动孢子。游动孢子圆形或肾形,具有两根鞭毛,从孢子囊
先端游出。经过短期游动后,鞭毛收缩,体形变圆,外部形
成一层胞膜。随后,孢子萌发伸出芽管,从气孔侵入寄主
组织。孢子囊萌发最适温度为 10 ℃左右,最高 25 ℃。藏
卵器近球形,无色,多呈空腔。卵孢子近球形,褐色,生于
肿大的茎及果上。外壁有瘤状突起,雄器侧生。
主要以存在于土壤内病残组织上的卵孢子越冬,成为
翌年的初次侵染源。生长期病部长出的孢子囊随气流分
散,再次侵染,扩大危害。低温高湿有利发病。4 月中旬
至5 月发生,为害时间较短。
用人工挖卵或锤击产卵刻槽将卵杀死。幼虫孵化后,未进
入木质部前,用螺丝刀将幼虫杀死。幼虫进入木质部后,用钢丝刺坑道,将虫杀死。在成虫羽化期可进行人工捕
捉。在成虫产卵前更多地消灭成虫,减小虫害程度。
415 药剂防治:加强预测预报,适时喷药杀成虫,抓好成
虫期的防治,是减少虫源控制为害的关键,在成虫羽化出孔
盛期,连续喷洒2~3次药液即可在成虫产卵前大量消灭成
虫。第一次喷药适期为刚看到成虫咬产卵槽,一般为 6 月
上旬,并应于6月上旬与8 月上旬再分别喷施 1 次。药剂
可用80 %敌敌畏与40 %氧化乐果以1∶ 1的比例配成1000
倍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