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大黄 > 正文
编号:10915396
大黄的本草学再考证.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参见附件(77KB,1页)。

    

    大黄的本草学再考证

    Study on rhubarb

    兰州医学院 (730000) 张俊英 沈世林

    大黄是临床上极其常用的中药之一。历代本草学家都

    对其有论述 , 但认为以叶面有裂隙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

    黄、药用大黄为正品。可到底何地产的何种大黄为道地药

    材 , 却有不同的看法。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1 ]

    , 谓“大黄 , 味苦寒 , 主

    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痰食、荡涤肠胃、推陈除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其后有关大

    黄的记载 , 各家本草几乎都有 , 最有影响的有以下几种。

    魏时吴普在《吴普本草》 [2 ]

    记有“…或生蜀郡北部 , 或陇

    西。二月卷生 , 生黄赤叶 , 四四相当 , 黄茎高三尺许 , 三

    月花黄 , 五月实黑” , 这是第一次提到大黄的产地 , 并且对

    大黄的形态作了简单的描述。到了梁代 , 陶弘景在《名医

    别录》 [3 ]

    说“生河西及陇西” ; 在《本草经集注》 [4 ]

    又说“…

    生河西山谷及陇西 , …今采益州 (现四川的成都附近)

    [10 ]

    北部汶山 (今岷山)

    [10 ]

    及西山 (相当于今甘肃与青海交界

    的青藏高原地区[10 ]) 者 , 虽非河西及陇西 , 好者犹作紫地

    锦色 , 味甚苦涩 …” 。他在考证后认为以产在甘肃的河西和

    陇西为名。唐朝苏敬在《新修本草》 [5 ]

    写道“…今出宕州、凉州、西羌、蜀地皆有其 , …陶称蜀地者不及陇西 , 误

    矣” , 认为甘肃、四川产者均为佳。唐朝的另一位医药学家

    陈藏器则从功效上重新认识了大黄 , 在《本草拾遗》 [5 ]

    说:

    “大黄用之当分别其力 , 若取和厚深沉能功病者 , 可用蜀中

    似牛舌片紧硬者; 若取泻泄骏快 , 推陈去热 , 当取河西锦

    文者” , 从主要功效来看当符合“河西锦文者” 。宋代苏颂

    在《图经本草》 [5 ]

    则说: “大黄生河西山谷及陇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