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炮制方法与其功用.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69KB,2页)。
滴度, 起到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消除和抑制病毒复制的
作用[ 3 ]。在临床应用中, 克肝新胶囊改善慢性乙型肝炎
症候群方面和对照组具有同样满意的效果, 但对慢性
乙型肝炎的HB sA g、 HBeA g 转阴率远比对照组高, 而
且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总有效率高达 93. 33%。同时
克肝新胶囊具有疏肝利胆的功能, 临床上也可用于治
疗肝囊炎、胆石症和肝癌等疾病, 而且用药后没有明显
的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 中
华传染病杂志, 1995, 13 (9) : 241.
[ 2 ] 骆抗先. 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1997, 98.
[ 3 ] 隋礼丽, 周福元, 骆抗先.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特异性
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细胞的建立[J ]. 第一军医
大学学报, 1999, 19 (3) : 99.
[4 ] 韩聚强, 胡大荣, 胡学玲, 等. 以乙型肝炎病毒为载体的基
因治疗研究[J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11 (4) : 344.
大黄的炮制方法与其功用
纳木恒
(包头市第七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图分类号 R282.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740X (2004) 01- 0063- 02
大黄, 又名黄良、将军、川军等,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
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掌叶大黄主产于甘
肃、青海、西藏, 故又称北大黄; 药用大黄主产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又称南大黄。大黄性寒味苦, 入胃、大
肠、肝经, 其泻下通腑、破积行瘀之功为临床广泛应用。
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对大黄的研究不断深入, 大黄也被
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大黄具有泻下作用的成份, 是
几种葡萄糖甙和甙元, 其中甙是主要的, 其泻下作用常
强于其相应甙元。甙元主要是蒽醌衍生物, 有以下几种
有效成份, 即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
黄素甲醚等。其致泻效力与其中结合性大黄酸含量成
正比, 游离的蒽醌衍生物无泻下作用, 但有抗茵消炎作
用。大黄还含有大黄鞣酸及其相关的物质, 如没盒子
酸、儿茶精和大黄四聚素等, 此等鞣酸及相关物质有止
泻作用, 与蒽醌甙类泻下作用相反。大黄蒽醌类甙不易
溶于冷水, 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及碱性溶液。故大黄
蒽醌类化合物久煎易被破坏, 使蒽醌甙水解成为游离
蒽醌类, 使泻下作用减弱, 了解了大黄所含成份的理化
性质, 对大黄进行合理炮制, 指导大黄临床合理使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大黄的炮制和对主要成份含量的影响
1 . 1 生大黄 将原药材过筛拣去杂质, 大小分档, 用
清水浸泡约六成透, 捞出, 闷润至内外湿度一致时, 切
收稿日期: 2003210220
作者简介: 纳木恒(1964- ) , 女, 学士, 副主任医师。
片成小块, 晾干即可。
1 . 2 酒大黄 取生大黄片于容器内, 用酒均匀喷洒拌
匀, 闷润4 小时, 置锅内文火微炒, 取出晾干 ......
作用[ 3 ]。在临床应用中, 克肝新胶囊改善慢性乙型肝炎
症候群方面和对照组具有同样满意的效果, 但对慢性
乙型肝炎的HB sA g、 HBeA g 转阴率远比对照组高, 而
且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总有效率高达 93. 33%。同时
克肝新胶囊具有疏肝利胆的功能, 临床上也可用于治
疗肝囊炎、胆石症和肝癌等疾病, 而且用药后没有明显
的毒副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 ]. 中
华传染病杂志, 1995, 13 (9) : 241.
[ 2 ] 骆抗先. 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1997, 98.
[ 3 ] 隋礼丽, 周福元, 骆抗先.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特异性
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作用的靶细胞的建立[J ]. 第一军医
大学学报, 1999, 19 (3) : 99.
[4 ] 韩聚强, 胡大荣, 胡学玲, 等. 以乙型肝炎病毒为载体的基
因治疗研究[J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11 (4) : 344.
大黄的炮制方法与其功用
纳木恒
(包头市第七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中图分类号 R282.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 740X (2004) 01- 0063- 02
大黄, 又名黄良、将军、川军等,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
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掌叶大黄主产于甘
肃、青海、西藏, 故又称北大黄; 药用大黄主产于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又称南大黄。大黄性寒味苦, 入胃、大
肠、肝经, 其泻下通腑、破积行瘀之功为临床广泛应用。
近些年来, 随着人们对大黄的研究不断深入, 大黄也被
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大黄具有泻下作用的成份, 是
几种葡萄糖甙和甙元, 其中甙是主要的, 其泻下作用常
强于其相应甙元。甙元主要是蒽醌衍生物, 有以下几种
有效成份, 即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
黄素甲醚等。其致泻效力与其中结合性大黄酸含量成
正比, 游离的蒽醌衍生物无泻下作用, 但有抗茵消炎作
用。大黄还含有大黄鞣酸及其相关的物质, 如没盒子
酸、儿茶精和大黄四聚素等, 此等鞣酸及相关物质有止
泻作用, 与蒽醌甙类泻下作用相反。大黄蒽醌类甙不易
溶于冷水, 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及碱性溶液。故大黄
蒽醌类化合物久煎易被破坏, 使蒽醌甙水解成为游离
蒽醌类, 使泻下作用减弱, 了解了大黄所含成份的理化
性质, 对大黄进行合理炮制, 指导大黄临床合理使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大黄的炮制和对主要成份含量的影响
1 . 1 生大黄 将原药材过筛拣去杂质, 大小分档, 用
清水浸泡约六成透, 捞出, 闷润至内外湿度一致时, 切
收稿日期: 2003210220
作者简介: 纳木恒(1964- ) , 女, 学士, 副主任医师。
片成小块, 晾干即可。
1 . 2 酒大黄 取生大黄片于容器内, 用酒均匀喷洒拌
匀, 闷润4 小时, 置锅内文火微炒, 取出晾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9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