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林场杉木大径材培育试验.pdf
http://www.100md.com
2006年2月23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14KB,3页)。
江西林业科技
官山林场杉木大径材培育试验
陈 康 , 聂 煜, 钟纪生
( 永丰县官山林场, 江西永丰 3 3 1 5 0 6 )
20 04年 第 4期
摘要: 根据杉木中幼林占有比重大的特点, 选择其 中立地条件好的优良种源林或无性 系造林的中幼林分, 通过
抚育间伐以培育成大径林, 经3 a 的检测结果表明, 问伐后林分每公顷立木蓄积年均生长量达到 1 5 m 3 以上。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培育; 抚育间伐
分类号: 7 9 1 . 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一z, ~ o 5 ( 2 o o 4 ) o 4—0 0 1 6—0 3
培育杉木( c l mn 讥 d 施 a n c e o o a( L a m b . ) H o o k ) 大径材
是指在预定主伐期, 林分内立木大径木的相对数量应大于
8 0 %以上。官山林场是一个以杉、 松为主的国家营林林场,近 1 0 a内引进杉木良种已营造杉木种源林 1 6 0 0 h ~ ?, 其中无性
系造林 2 6 7 h ~。
l 试验地的设置
试验地设置在该场重点培育区的东毛坑分场, 地处东经
1 5 0 ~ 3 0 北纬 2 6 ~ 5 4 , 海拔 3 5 0 m, 植被生长丰茂, 土壤为深厚红
壤, 腐殖质厚 1 2 c m, 现有中幼林的地位指数级大都在 1 6以
上, 适宜杉木生长。
2 试验步骤和方法
2 . 1 林分选择
根据当前林分林龄确定地位指数级; 即选择地位指数级
1 6以上, 良种[ 1 , 2 , 3 】 ( 或优良无性系[ 】 ) 造林的林分; 同一山场
( 或同一作业小班) 划定中下部为培育对象。
2 . 2 目标树的选择
在林分选择中, 把是否能够找到足够的目标树作为首选
条件, 所选择的目标树必须符合生产力、 稳定性和质量等方
面的要求; 目标树株数每公顷控制保留木的数量在 1 5 0 0株左
右[ 5 1 。确定保留木时, ①选择在林分中处优势或绝对优势的
立木; ②使9 o %以上保留木 t b ' D值大于平均数; ③在群体选
择中注重单株保留木的质量。此外, 在保证保留木对空间达
到高度相关条件下, 根据培育对象要求, 大多采用下层疏伐,伐去影响目标树生长的树木, 以保证目标树的生长空间
2 . 3 样地设置和样地调查
本试验在确定培育对象后, 在作业区范围, 按不同年龄
段相应设置了0 . 0 6 7 h m 2 调查样地 7个, 其中监测固定样地 2
个, 普通种源的对照样地 1个, 对监测样地的保留木还钉上
了树号牌标志, 样地调查内容包括伐前、 伐后株数、 蓄积、 径
阶分布等。
2 . 4 作业区间伐施工设计
在试验区范围, 已完成间伐作业面积 6. 2 h , 其中9~1 1
龄4 . 6 7 } l I 1 1 2 , 1 2龄 1 . 5 3 h m2 , 为了使施工做到规范有序, 从号树
一
砍伐一山场清理一制材及销售均一次性地确立了相应单
价和奖罚标准, 使各项施工总价统统摊入施工成本, 这样做
的结果不仅提高了工效, 降低了成本, 在保证发包方处低利
润的前题下达到培育的最佳效果。
3 试验结果分析
3 . 1 间伐前样地情况调查
经汇集不同年龄段的 7个样地调查资料( 表 1 ) 表明, 不
同年龄样地内立木径阶分布的趋势是: 大径木( D≥1 2 e r a以
上) 的数量是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小径木( D<1 2 c m) 随年龄增
加而减少, 表 1中优良种源9 a 、 1 l a 、 1 2 a 6~1 0 c m的分别为2 5 9
株( 占样地总株数 8 5 . 8 %) , 9 7株(占 4 5 . 3 %) , 7 8株 ( 占
3 7 %) , 而D≥1 2 c m以上的分别为 4 3株( 占 1 4 . 2 %) 。 1 1 7株
( 占5 4. 7 5 %) , 1 3 3株( 占6 3 %) , 普通种源 1 l a 6~1 0 c m为 2 4 8
株( 占样地株数 7 8 . 5 %) ......
官山林场杉木大径材培育试验
陈 康 , 聂 煜, 钟纪生
( 永丰县官山林场, 江西永丰 3 3 1 5 0 6 )
20 04年 第 4期
摘要: 根据杉木中幼林占有比重大的特点, 选择其 中立地条件好的优良种源林或无性 系造林的中幼林分, 通过
抚育间伐以培育成大径林, 经3 a 的检测结果表明, 问伐后林分每公顷立木蓄积年均生长量达到 1 5 m 3 以上。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培育; 抚育间伐
分类号: 7 9 1 . 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一z, ~ o 5 ( 2 o o 4 ) o 4—0 0 1 6—0 3
培育杉木( c l mn 讥 d 施 a n c e o o a( L a m b . ) H o o k ) 大径材
是指在预定主伐期, 林分内立木大径木的相对数量应大于
8 0 %以上。官山林场是一个以杉、 松为主的国家营林林场,近 1 0 a内引进杉木良种已营造杉木种源林 1 6 0 0 h ~ ?, 其中无性
系造林 2 6 7 h ~。
l 试验地的设置
试验地设置在该场重点培育区的东毛坑分场, 地处东经
1 5 0 ~ 3 0 北纬 2 6 ~ 5 4 , 海拔 3 5 0 m, 植被生长丰茂, 土壤为深厚红
壤, 腐殖质厚 1 2 c m, 现有中幼林的地位指数级大都在 1 6以
上, 适宜杉木生长。
2 试验步骤和方法
2 . 1 林分选择
根据当前林分林龄确定地位指数级; 即选择地位指数级
1 6以上, 良种[ 1 , 2 , 3 】 ( 或优良无性系[ 】 ) 造林的林分; 同一山场
( 或同一作业小班) 划定中下部为培育对象。
2 . 2 目标树的选择
在林分选择中, 把是否能够找到足够的目标树作为首选
条件, 所选择的目标树必须符合生产力、 稳定性和质量等方
面的要求; 目标树株数每公顷控制保留木的数量在 1 5 0 0株左
右[ 5 1 。确定保留木时, ①选择在林分中处优势或绝对优势的
立木; ②使9 o %以上保留木 t b ' D值大于平均数; ③在群体选
择中注重单株保留木的质量。此外, 在保证保留木对空间达
到高度相关条件下, 根据培育对象要求, 大多采用下层疏伐,伐去影响目标树生长的树木, 以保证目标树的生长空间
2 . 3 样地设置和样地调查
本试验在确定培育对象后, 在作业区范围, 按不同年龄
段相应设置了0 . 0 6 7 h m 2 调查样地 7个, 其中监测固定样地 2
个, 普通种源的对照样地 1个, 对监测样地的保留木还钉上
了树号牌标志, 样地调查内容包括伐前、 伐后株数、 蓄积、 径
阶分布等。
2 . 4 作业区间伐施工设计
在试验区范围, 已完成间伐作业面积 6. 2 h , 其中9~1 1
龄4 . 6 7 } l I 1 1 2 , 1 2龄 1 . 5 3 h m2 , 为了使施工做到规范有序, 从号树
一
砍伐一山场清理一制材及销售均一次性地确立了相应单
价和奖罚标准, 使各项施工总价统统摊入施工成本, 这样做
的结果不仅提高了工效, 降低了成本, 在保证发包方处低利
润的前题下达到培育的最佳效果。
3 试验结果分析
3 . 1 间伐前样地情况调查
经汇集不同年龄段的 7个样地调查资料( 表 1 ) 表明, 不
同年龄样地内立木径阶分布的趋势是: 大径木( D≥1 2 e r a以
上) 的数量是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小径木( D<1 2 c m) 随年龄增
加而减少, 表 1中优良种源9 a 、 1 l a 、 1 2 a 6~1 0 c m的分别为2 5 9
株( 占样地总株数 8 5 . 8 %) , 9 7株(占 4 5 . 3 %) , 7 8株 ( 占
3 7 %) , 而D≥1 2 c m以上的分别为 4 3株( 占 1 4 . 2 %) 。 1 1 7株
( 占5 4. 7 5 %) , 1 3 3株( 占6 3 %) , 普通种源 1 l a 6~1 0 c m为 2 4 8
株( 占样地株数 7 8 . 5 %)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4KB,3页)。